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臺灣導遊詞15篇

學識都 人氣:6.37K

作爲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臺灣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臺灣導遊詞15篇

臺灣導遊詞1

赤嵌樓位於民族路、赤嵌街交叉口,列屬一級古蹟。明永曆7年(1653年),荷蘭人於此興建普羅民遮城,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以此爲承天府署。入清後,經多次修繕,始成今貌。

回溯赤嵌樓的歷史,荷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目前僅剩城堡大門和文昌閣旁的砲座遺蹟可供憑弔。清朝重建,包含文昌閣、海神廟、五子祠、蓬壺書院、大士殿五棟建物。

現今的赤嵌樓周長爲45丈3尺,高3丈6尺,共分三層,雕欄凌空,軒豁四達;內部則陳列文史資料及相關文物,除了歷年修護情況及建物變遷相關圖文外,原爲蓬壺書院一部分的文昌閣,還奉祀着一尊魁星爺,據說這尊原供書院師生參拜以求金榜題名的魁星爺極爲靈驗。

臺灣導遊詞2

如果說,玉山是臺灣人眼裏自我惕勵的聖山,那麼平易近人、凸顯着異國風情的阿里山,就是外人眼中臺灣的代名詞。僅僅今年3月,面積1,400公頃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涌進了近80萬名內外遊客,外客有人驚豔、有人失落,而我們面對此情此景,則有着同樣複雜的情緒。

在做個稱職的好主人、爲來客介紹這座臺灣名山前,不妨先打開雙眼,搜索塵封的記憶,順着阿里山森鐵軌道盤山巡禮。或許,我們重新看見的,將不僅是阿里山,也是臺灣山林的美麗與驕傲,以及這塊土地上人民的辛酸與成就。

阿里山「五奇」──日出、雲海、晚霞、森林、高山火車──名聞遐邇,然而,「屬於自然景觀的前三奇,可以千年不變,但森林與火車雖然造就了阿里山的美麗,卻也製造了哀愁。」

阿里山土生土長的作家陳月霞,感嘆家鄉多舛的命運:「從茂盛的原始林,到機械蒸騰的伐木戰場,到櫻花淨美的人間情境,到人去樓空的蕭條沒落,再到鋼筋水泥的觀光俗豔,真可謂滄海桑田,瞬息萬變!」

阿里山的開發由林業始,也因林業開發而打造了高山鐵路。這條開通已近百年的阿里山森鐵,堪稱是送往迎來、縱橫阿里山的靈魂,但長年以來卻有如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女,不曾得到應有的珍視。

跟着這條年近百歲的森鐵軌跡往上探詢,也就踏出了重新看見阿里山的第一步。

阿里山雲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于晴朗天氣。層層雲霧波浪起伏,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峯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我們置身其間,真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時間過得真快,一日的遊程就要結束了,希望旖旎的風光能在你的腦海裏留下美好的記憶。不知各位知道阿里山的櫻花否?阿里山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三四月間,櫻花幾乎開遍整個山區,奼紫嫣紅,豔麗多嬌,煞是迷人。歡迎朋友們屆時再來此地遊覽!

臺灣導遊詞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早上咱們將要觀賞的是阿里山的日出雲海。阿里山的日出馳名中外,多年來,爲數衆多的遊客,不辭早起,摸黑上路,只爲等候光輝乍現與太陽蹦出的剎那喜悅。“阿里山雲海”爲臺灣八景之一,其雲層翻滾,波詭濤譎,極具神祕快感,在氣象乾冷的秋冬晨昏,最易見著。

看完日出,我們將進入阿里山的森林。阿里山爲臺灣三大林場之一,因地形、天氣的影響,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熱、暖、溫三帶垂直散佈,林相清楚可辨,資源富而不竭。其中最明顯的,要數神木了!在阿里山蓊鬱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是阿里山的地標。因爲其骨幹蒼勁挺立,枝椏凸起有力,加上樹型精美,始終深受衆人的愛好。然而,神木慘遭雷劈而成爲枯木,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羣,多達20餘株,樹齡從數百年至數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的名木尚有以奇著稱的三代木、象鼻木,跟僅次於舊神木的小一號神木――千歲檜、光武檜。

阿里山素以花卉著名,百花鬥麗中又以櫻花稱冠,早年即贏得“櫻都”雅號。3月中旬至4月中旬則有成片櫻海盛開,稱爲阿里山花季。4、5月,當地特產的一葉蘭及森氏杜鵑、牡丹、芍藥、紫藤、金雀兒、毛地黃陸續報到,外貌像風鈴成串的毛地黃,有紫、黃、白三種色彩,因造型討喜,常惹人親熱,但請遊客門留神,他們其身含劇毒,碰觸不得。

好了,下面請遊客友人們自行賞花,但請您在12點之前務必回來,否則,你將欣賞不到“眠月石猴”的異景哦!

臺灣導遊詞4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高度爲2216米,座標爲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峯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和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平均氣溫爲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峯相望。羣峯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里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爲感念他便以其名爲此地命名。瞭解真實的阿里山文化歷史就應深入到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裏面,在阿里山鄒族的文化園區,相信可以讓你更認識鄒族這個英勇的原住民族。

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曆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尤其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驗;祝山是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要到祝山可坐火車或從電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階而去,穿過森林大約40分即可到達。

主峯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峯玉山。一般俗稱的阿里山,正確的說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涵蓋了阿里山山脈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來說,阿里山山脈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裏仙溪和玉山羣峯區隔。阿里山又是一個緋豔絢麗的櫻林。這裏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爲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嶽隔着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峯,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峯。阿里山涵蓋範圍雖大,但一般所指爲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旅遊景區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日出、雲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爲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

日出

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爲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於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雲海

阿里山雲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於天氣晴朗、浮雲遍佈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雲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遊樂區內的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高山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爲轉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遊列車。園區內現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爲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遊客搭乘:“眠月線”爲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遊憩區:“神木線”則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潢成風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讓遊客住宿與觀賞。

森林美景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着山勢攀升,景緻變換成屬於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臺灣扁柏、華山鬆、臺灣杉與紅檜等。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爲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後來纔開發爲森林遊樂區。每年一到花開季節,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繽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晚霞

因高山地區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也就更豔麗。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對高嶽、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古老火車頭展示場、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爲重要歷史遺蹟。區內有如此豐富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提供人們做爲心靈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給後代子孫最純淨的樂土。

姊妹潭、受鎮宮

姊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佔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佔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姊妹潭;姐潭湖區還設有一座以檜木爲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邊更設有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可讓遊客遊覽全湖是觀賞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爲滿水期,冬季則爲枯水期。

受鎮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隻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週後就不見蹤影,傳爲神蹟;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後榮,重覆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其他景點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雲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

臺灣導遊詞5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最大的島嶼,其中包括臺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鉤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臺灣本島面積爲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臺灣地區還包括靠近大陸的金門與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爲36006平方公里,爲中國的“多島之省”。

臺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狹。南北最長達394公里、東西最寬爲144公里,呈紡錘形。

臺灣的觀光資源十分豐富,從海底世界到高山森林都可以在島上找到,每個月都有各式各樣的展覽、音樂節和傳統節慶,而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富有人文風情、濃厚歷史的古城臺南、鹿港、大溪等地都聚集了很高的人氣;熱鬧繁華應有盡有的臺北、臺中、高雄是臺灣的城市風貌,充滿度假風情、閒度時光的臺東、墾丁則是臺灣的淺淺微笑。

不同地方、不同玩法,豐富的自然資源,魅力十足。

臺灣導遊詞6

從有常茶園上阿里山的時候,已是上午10點50分了。阿里山海拔約2216米,坐大巴上阿里山需一個多小時,全是盤山公路,顛簸是難免的。導遊說,從山下到山上溫差大,還得帶上外套。主要問題是對暈車的人來說,要上一趟山就很困難。於是,出發前,導遊徵求大家的意見,對不上山的人則還需籤一個協議類的文書,表明是自願放棄遊這一景點的。最終有興致上山的只有13人,其他人因暈車、不想爬山等原因自願留在了山下。

大巴車開始在山路上盤旋起來,不停地起伏搖晃,讓人不敢離開座位。導遊反覆對我們說,開車的師傅是最棒的,言下之意,一方面向讓我們放心坐車,另一方面也是對師傅的鼓勵。師傅年輕,穩重,那技術還真沒得說。不過想上山的我們,並沒有被難行的山路所嚇倒,大家一邊看着車載電視《張學良》,聆聽那一段歷史,一邊談笑着,看着沿途的風景,好像沒有感到有何不適。車向上走着,山峯相錯,雄姿巍然,山坡上擯榔樹、修竹連成一片,使阿里山充滿着勃勃生機。看着阿里山的美景,我不想錯過,顧不得東轉西上的搖搖晃晃,還是拿起相機對着窗外的風景不停地按下快門,收藏着青山、茂林和野趣天熱的美景時不時地爲大自然的造化驚奇、叫好。

不知轉過了多少彎,爬過了多少坡,只覺車越往上走天越藍。挺拔的山峯、茂密的森林,還有沿途的翠綠的茶樹,都有一種想讓我下車去走一走的衝動。其實,對於阿里山的感知,最早還是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高山青》,那讓人耳熟能詳的歌詞莫過於“高山青,澗水長,阿里山的姑娘美於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也因爲這首歌,激發了我們對阿里山的嚮往。之前,導遊曾介紹說,阿里山的姑娘是否美如水,那是仁者見仁了。但上了阿里山,那裏的小火車、雲海、日出、晚霞、森林(神木)“五奇”纔是阿里山真正的美之所在。當然,只有住在山上才能看到這“五奇”景觀。我們這次能夠看到幾奇呢?

大巴終於開到了山頂,這時,已到中午,藍藍的天空如洗過一般。明媚的陽光照射到山的每個角落,似乎也格外青睞我們這些來自大陸的遊客,站在山上,迎面撲來的是清新的空氣和微微的涼意,而豔陽卻帶給了我們一絲溫暖。步行了一段路程,在一個路邊樹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作:“阿里山空氣品質淨區”。並標識了禁行的車輛及處罰的要求。穿過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門牌,導遊阿鳳領我們到了一個空場地,讓我們稍等一下,她則去爲我們聯繫安排就餐的事去了。到山上來的遊客很多,而餐館有限,就只能輪着進餐了。約莫過了半小時,在肚子開始咕咕叫的時候,終於輪到我們進餐了。也許與登上高山有關吧,那一頓好像吃得特別香。午飯後,我們將乘坐阿里山特有的小火車去看森林裏的各種神木。

阿里山火車站就建在高山下,候車室全是用木材建築的,連地板也是木質的,廣場上還有幾座木雕,造型也很精美。走進站臺,火車軌道交錯向深山裏延伸着。1點時分,火車進站了,紅色的車頭,看上去很嬌小,七八節車廂在這時格外醒目。我們坐在最後一節車廂,相對的兩排座椅,就如公交車一樣,中間是寬寬的通道,可以站人的。這會進山的人可能不多,坐在裏面就很寬鬆了。1點10分,火車啓動了,沿途盡是高大的樹木,各種植被十分繁茂。經過7分鐘車程,火車抵達神木觀賞區。下車便看到成片的參天大樹,挺拔而蔥翠。導遊先帶我們觀賞了放到在鐵路旁的一棵千年神樹,被稱爲“阿里山神木遺蹟”。倒放在地上的神木看上去很粗壯,約有一人高,樹木全裂開了,形成空洞,有些地方已腐壞。在橫躺的神木旁立有一塊宣傳牌,上面用中、日、英文字分別對神木作了簡介:“西元(公元)1920__年11月,日治時期發現紅檜巨木,樹高50公尺,胸高周圍25公尺,推測樹齡3020__年以上,敬之爲神木。1920__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通車,其中阿里山神木與行駛而過的森林小火車之景象幾乎就是阿里山的精神之象徵,併成爲聞名中外的臺灣地標。”據稱,1953年這棵神木遭受雷擊元氣大傷。1956年6月7日,再遭雷劈,樹幹內起火,神木終至焚燒身亡。1997年6月,因山區持續暴雨,神木因水份負荷過重及土質鬆動,於7月1日10時5分,終至不堪崩裂。其中三分之一樹身傾倒在鐵路上,另三分之二仍留在原地。1998年6月,在臺灣各界對神木不捨的目光聚焦下,當局對神木的安放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後,進行了最終放到,讓神木迴歸大自然懷抱。當日並在原地種植紅檜樹苗,以傳承象徵阿里山神木生生不息之精神。聽完這神奇的故事,加深了我對阿里山神木的瞭解,讓我對眼前這棵躺倒的神木肅然起敬,更爲臺灣人民崇尚大自然、保護物種的精神所感動。

臺灣導遊詞7

阿烏瀑布又稱大津瀑布,地處三地門、高樹兩鄉之界,是一處雄偉、秀麗兼具的瀑布,全境縱深而廣,景緻絕佳;由於步道設施完善,爲熱門的賞瀑去處。

阿烏瀑布共分五層,以第二層可及性最高,瀑水高長而涓細,非常勻稱、秀氣,順着陡高的岸壁衝下,水勢強勁,聲勢宏壯,時有遊人衝入瀑布下方,享受瀑水當頭衝下的刺激與暢快。瀑水下墜之後先蓄積爲一泓深潭,再潺潺注入溪谷,溪谷中大石錯落,兩岸綠蔭濃密,更增添靜謐幽深。

循着步道上行,在將抵瀑布之前有一處涼亭,由此處眺望,盡是一片綠野平疇,尤其夕陽西下時,老濃溪映着斜暉,波光粼粼,景色最是醉人。

乘車風向標:自屏東火車站旁搭往大津的屏東客運,在尾寮站下車,右轉社區道路行約1。8公里至慈津寶宮,由廟後步徑上行,約15分鐘可抵。

臺灣導遊詞8

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長繁盛。

大尖山:正式名稱爲"大石尖"爲墾丁地標之一,爲一整塊岩石凸起於草原上,爲墾丁半島區最高點。上山須由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牌樓門口進入,穿越墾丁牧場,沿棱線設有登山索可供攀爬。山頂可俯瞰恆春半島全境,景觀優美,上山下山全程約需3—4小時。但是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8款對於國家公園區內之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墾丁公園是臺灣在戰後最早成立的公園,全境位於屏東縣、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18084公頃,海域面積15185公頃,海陸域合計共33269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爲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墾丁公園的主要景點有鵝鑾鼻、大尖山、龍鑾潭、貓鼻頭、白沙灣、南仁湖、龍坑自然生態保護區、風吹沙、龍磐公園等。墾丁公園不僅自然景觀美麗怡人,而且氣候溫暖、資源珍貴豐富。由於爲熱帶性氣候,植物種類繁多,在如此豐富的植物環境中蘊育了墾丁多樣化的野生動物。湛麗的海洋、晶藍的蒼穹、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資源以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使得墾丁公園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國民休閒旅遊的怡情勝地。

臺灣導遊詞9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塞上石林自然風景區觀光旅遊!

塞上石林自然風景區坐落在烏拉特中旗遼闊的同和太草原上。這裏地勢平坦,綠草如茵,風光秀麗,伴生有馬藺、山丹花、針茅草等200餘種野生植物,棲息着野雞、野兔、石雞等30多種野生動物。然而,同和太草原上最爲神奇的當屬我們腳下的這片石林。它東西長約4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佔地12平方公里,是由千千萬萬天然奇石組成的。

石林有“三奇”,故被世人譽爲“塞上奇石林” 。一奇:地理位置奇特。石林只應水鄉有,草原難得見一回。而同和太石林坐落在遼闊草原上,它北依烏拉特中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流圖鎮,並直通中蒙邊境甘其毛道口岸和中蒙184公里邊境線;東與德嶺山水庫蒙古大營相接,南臨陰山山脈和抗戰聖地烏不浪口烈士陵園;西靠海——五公路,黑色路面連通110國道和京包、包蘭鐵路線,交通十分便利。二奇:自然景觀奇特。石林中的石頭純屬天然形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酷似各種動物,簡直就是一座“石頭動物園”。每塊石頭隨着光線的變化和觀賞的角度不同,形態也各不相同。它還是《文成公主》、《白馬飛飛》、《鐵騎》等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

三奇:形成過程奇特。據初步推斷,這片石林大約形成於第二冰川期,距今已有二億多年的歷史了,詳細的形成過程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民間傳說,這片石林的總體形狀很像天上的銀河,是遠古時代女媧補天時五彩石跌落而成,從而賦予了石林神奇的色彩。當我們看到這片石林時,會很容易地想到雲南的石林。坐落在草原上的'這片石林雖然沒有云南石林那樣秀美,但它卻有北國獨有的遼闊、蒼茫和壯美,這是雲南石林所不可比擬的。

而更爲神奇的是這些成千上萬的石頭,形態各異,各具特色。有的像靜臥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爬行的烏龜,有的像欲奔的青蛙,有的像張開的佛手,形象惟妙惟肖,並且在早、午、晚隨着光線的變化和角度的不同,形態各不相同。每一塊石頭到底像什麼,下面就請各位展開豐富的想象,去仔細地觀賞品評吧!

臺灣導遊詞10

墾丁國家公園是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陸地範圍包括龜山至紅柴臺地崖與海濱地帶、龍鑾潭、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等區域;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海域等區域。墾丁國家公園分爲植物景觀與人工建築融合的遊賞區域、特有的地形景觀和植物景觀、原始珊瑚礁雨林帶等三區域,其中原始珊瑚礁雨林帶並未對外開放,遊客切勿自行闖入。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臺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的海域。

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長繁盛。

墾丁公園是臺灣在戰後最早成立的公園,全境位於屏東縣、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18084公頃,海域面積15185公頃,海陸域合計共33269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爲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墾丁公園的主要景點有鵝鑾鼻、大尖山、龍鑾潭、貓鼻頭、白沙灣、南仁湖、龍坑自然生態保護區、風吹沙、龍磐公園等。墾丁公園不僅自然景觀美麗怡人,而且氣候溫暖、資源珍貴豐富。由於爲熱帶性氣候,植物種類繁多,在如此豐富的植物環境中蘊育了墾丁多樣化的野生動物。湛麗的海洋、晶藍的蒼穹、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資源以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使得墾丁公園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國民休閒旅遊的怡情勝地。

臺灣導遊詞11

親愛的旅客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導,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臺寶島灣。

臺灣位於我國東南海面上,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臨太平洋。臺灣自古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國古籍中稱島夷,漢晉南北朝時稱夷洲,南宋時澎湖已屬福建省,元明設巡檢司,明末鄭成功驅逐侵略者,收復臺灣,清初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臺灣建省。1895年爲日本侵佔,1945年抗日勝利後歸還中國。現設7市、16縣,全省面積3。6萬平方千米,人口2172萬(1950年256萬)。有漢、高山等民族。

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及澎湖列島、蘭嶼、綠島、彭佳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島嶼。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島。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峯。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長達7—10個月。年降水量約2000毫米。冬風強勁,夏秋多臺風暴雨。

臺灣是祖國美麗富饒的寶島。水熱條件優越,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有稻米、甘蔗、茶葉及水果香蕉、菠蘿、龍眼、荔枝、木瓜、柑桔、橄欖等。森林覆蓋率達55%,盛產樟木、紅檜、臺灣杉等。特產天然樟腦、香茅油。近海和遠洋漁業發達。盛產珊瑚。禽畜飼養向企業化發展。

臺灣石油、金等礦產及水力資源豐富。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爲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闢有高雄、臺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去了臺灣,何不能去日月潭?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着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爲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着又長又粗的竹竿,帶着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着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臺灣島的日出,更是讓人如癡如醉!清晨,當你睜開眼睛時,會立刻跳起牀,觀看臺灣的日出。太陽緩緩向上升起,黃色的光散發出來,如同金子一般。慢慢地,橘黃色的太陽升起,讓你感覺到無比的溫暖。

我的介紹完畢,希望大家好好遊玩!不要放過每一個景點!

臺灣導遊詞12

五分埔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範圍爲忠孝東路五段、松仁路以東、中坡北路一帶的永吉里;在中國古代清朝時,五分埔是臺灣原住民平埔族麻裏錫口社的活動範圍,在清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時福建安溪縣,祖籍福建安溪縣的何、周、沈、杜、李五姓人家,向平埔族人買下這塊地開墾,並以五分埔爲莊名。

在臺灣,到臺北的演藝明星也經常要忙裏偷閒來此一遊,因爲松山火車站對面,永吉路兩邊的巷、弄裏,深藏着一千多家服裝飾品攤檔,只要走進這個街區,無論站在哪個角度,擡眼都是望不到邊的服裝。

有人說城市的建築、藝術活動或歷史纔是城市的氣質與靈魂,然而五分埔卻也濃縮了這個城市百姓從貧困到日夜趕工、從富裕到面臨困境的發展寫照。共購外銷成衣餘下的零碎或滯銷布料,簡單加工接綴成內衣褲、童裝或粗製的工作服供路邊攤及零售店販賣模式,五分埔成衣加工區的名號漸漸拓散出去。一九八零年代以後,由於勞工成本提高,許多加工廠紛紛外移到人工低廉的地區,五分埔的成衣也由生產兼批發,改爲以批發爲主,商店亦會由大陸等地進口成衣。至今,有將近一千家的成衣業者在此聚集,五分埔已成爲臺北最大的成衣批發市場,貨源來自全省及港、泰、韓、新等各地,流行且物美價廉的服飾批發、零售,吸引不少年輕族羣前來血拼。因爲款式衆多、流行,價錢又便宜,依照個人風格隨意搭配,創造最引人目光的時尚流行。當購物慾望心血來潮時候的你,想狂瞎拼卻又不想荷包失血的你,最適合去的地方非五分埔不可,這裏有包羅萬象的是各種衣褲鞋帽。

聰明的五分埔掉頭從製衣改爲賣衣,將五分埔的服裝世界守到現在。

這裏的小老闆們都是“空中飛人”,有的每週要乘飛機到韓國、祖國大陸和香港等市場進貨,把五分埔裝點成臺灣的時尚前沿和淘貨聖地。明星們會在此走街串巷,成團的旅遊者被帶到這兒購物,而每週六、週日這裏只接待批發客商,概不零售。除了新潮,批發價格也是這兒的招牌,但不能試穿、退貨,有人覺得那就算了,也有人覺得一模一樣的衣服能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仍然愛來。中午時分的五分埔市場,只有零零落落的幾家店鋪在開門,愈夜愈美麗的五分埔仍處在夜間經營後的休息之中。開門的店鋪有的先把財神請到門口,上香上供,店主虔誠合掌;有的在門前燒起火盆,取生意紅火的好彩頭,也透露出五分埔人對生意的認真與期待。如果您有機會到臺北,到五分埔服飾市場逛逛,即使空手而回,您也是臺北老到的客人了。

臺灣導遊詞13

小琉球位於高屏溪口之南,東港港口西南約15公里處,是臺灣省附近14屬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隸屬屏東縣琉球鄉。整個島嶼北寬南狹,周圍12公里,面積約6.8平方公里,地勢略向東北緩斜,沿岸有因海水侵蝕所形成的珊瑚礁奇巖,南部多懸崖,西部沿岸略有沙灘分佈,表面上覆蓋珊瑚礁石灰岩,目前屬於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的一部分。全世界超過6平方公里珊瑚礁島,只有7個。小琉球島嶼完全由珊瑚礁組成,珊瑚礁成長的非常非常緩慢,它可以凝結成一個大的陸地讓遊客坐車可以瀏覽,這個真的是蠻不簡單的事情。

小琉球沒有過度開發的工業,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從珍貴的綠蠵(xi西)龜到海星、海蠣,都可以在小琉球清澈的海水與美麗的海灘中找到。從屏東縣的東港碼頭上船隻要30分鐘就可抵達小琉球,開啓新的海島生活。小琉球晚霞風景在清代時就已列入南臺灣八景之一,其風光均由島上的環島公路串連成一線,依地理形態區分有北線環島公路上的花瓶巖、靈山寺、美人洞、山豬溝、烏鬼洞,多珊瑚礁地形、斷崖、銀合歡景觀;南線環島公路上的小琉球海底動物園、倩女臺、龍蝦洞等,以礫石、沙灘、瓊麻爲主要景觀;此外內陸公路沿線以廟宇爲主,有三隆宮、碧雲寺可供賞遊。島上的三隆宮俗稱王爺廟,供奉朱府、池府、吳府三姓王爺,俗稱三府千歲;清乾隆初年福建省城有一叫陳明山的,攜帶供奉的三千歲王爺,乘一小船平安抵達小琉球並搭建草廟一間,是爲三隆宮之始,以三隆宮爲主的三年一科的迎王,是地方最大的盛事,屆時遷居各地的鄉民都扶老攜幼而回,男人不分階級都是大輦的轎班,婦女則負責煮點心供應轎班、香客午餐,沿路都有飲料可供自由取用,繞境沿途也有辦案、封神之事,皆爲本地迎王最大特色。

靈山寺位於小琉球北方山崖上,當乘坐交通船可以看見由叄座殿宇相連而成的靈山寺,寺廟由陳乃等仕紳募資興建,並有臺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叄總隊、海軍實踐隊大力幫助,從民國四十六年開始耗費叄年完成。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祖、臨水夫人陳靖姑以及前殿的五府千歲大殿。

位於小琉球西南部的烏鬼洞,是島上最有名的景點。傳說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臺灣,荷蘭人留下的少數黑奴潛居洞中。幾年後,有英軍小艇登陸觀景,黑奴乘隙搶物燒船,並殺盡英軍。英-隊爲此上岸搜查,將黑奴全部燒死洞中,“烏鬼洞”的名稱就此留傳。洞口低狹如裂縫,遊人要匍匐而入,裏面潮溼陰暗,曲折深遠,洞內先後發現有石牀、石桌、石鑼、石鼓等物。

臺灣導遊詞14

親愛的朋友,舉世聞名的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爾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爲一座民族的豐碑,記載着蒙古民族滄桑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成吉思汗陵,人們往往簡稱之爲成陵。不過,這裏要強調一下,成吉思汗的“汗”要讀作hán,可不能念成hàn喲。他是蒙古國的可汗(kè hán)、大汗(hán),相當於中原王朝的皇帝。

中國古代,從北魏時期活躍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族首領稱可汗起,以後北方遊牧民族的最高首領便跟着稱可汗、大汗了。成吉思汗(1162-1227)活了66虛歲。成吉思汗,蒙古語含義爲“賴長生天之力而擁有四海的可汗(大汗)”。傳說,成吉思汗在率軍徵西夏時,路過鄂爾多斯。他目睹這裏水草豐美,花鹿出沒,是一塊風水寶地,被美麗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失手將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自語道:這裏是“梅花鹿兒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並對左右囑咐道:“我死後可葬於此處”。成吉思汗去世後,運送其靈柩的靈車行至鄂爾多斯時,車輪突然陷進沼澤地裏,套上很多牛馬都拽不出來。護送靈車的將領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經說過的話,於是將其“氈包、身穿的衫子和一隻襪子”安放在這裏,並進行供奉。

成吉思汗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景區和“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以陵宮爲核心,由“三區”、“兩道”、“八景”組成。“三區”,即“文物保護觀光遊覽區”,以陵宮爲核心,佔地10平方公里;“生態恢復保護區”,在覈心區的外層,圍繞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圍的樑地爲界,佔地20平方公里,在這個區域內真正實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外圍爲“視覺景觀控制區”,佔地50平方公里。“兩道”,即從“氣壯山河”入口門景到成吉思汗陵宮的4公里長的“成吉思汗聖道”和環繞巴音昌呼格草原並連接各景點的16公里長的“風景道”。

臺灣導遊詞15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北平故宮等地存藏的珍寶南遷。在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下,經過挑選、造冊、編號、裝箱,遷走故宮博物院古物約20萬件,《溪山行旅圖》亦包括在內。

南遷古物暫存上海,抗戰前夕運到四川,抗戰勝利後又遷回南京,1948年又從南京遷往臺灣。幸運的是當時雖然兵荒馬亂,烽火連天,文物的遷運過程時日綿長、道路艱險,卻無損毀丟失,確實是奇蹟。

故宮博物院,位於外雙溪,佔地20甲,啓建於1962年,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形式,採中國宮廷式設計,外觀雄偉壯麗,揹負青山,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菁華所在。

進入故宮廣場前,即見六根石柱所組成的牌坊,坊上題有孫中山手跡“天下爲公”,拾級而上,可見刻有“博愛”二字的銅鼎。

臺灣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爲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琅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按照展品每三個月五千件、每年兩萬件計算,這裏的藏品70萬件,要一次不落,35年才能看全。這是一般博物館的收藏都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