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烏鎮導遊詞15篇

學識都 人氣:1.88W

作爲一名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導遊詞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鎮導遊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烏鎮導遊詞15篇

烏鎮導遊詞1

石佛寺位於烏鎮西柵放生橋南面,昭明書館遺蹟西面,原來有一座古寺,叫石佛寺,又名福田寺。寺中供有三尊古佛,每尊石佛有一丈六尺多高,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鐫鑿工巧,造型生動,堪稱石雕藝術佳品。古人來此遊覽,曾留下這樣讚美的詩句: 鼎立同根丈六軀, 斫山工匠世應無, 不知他日飛來意,較比鴻毛重幾銖。 這寺中的石佛從何而來,遊人當然“不知他日飛來意”但烏鎮民間卻有人知道這幾尊石佛是怎麼來的。

據傳,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人間有蘇杭二州,風景旄旎,勝似天堂,決定在這兩處各建行宮一座,以便遊玩作樂。一天,他從杭州派出四個石佛,前往蘇州實地察看。四個石佛變成四個凡人,乘坐了一隻從杭州開往蘇州的燒香船。船搖到烏鎮這個地方的時候,四個石佛從船艙裏望出去一看,只見這裏溪塘交叉,綠樹成行;桃紅李熟,風光秀麗。四個石佛以爲蘇州已經到了,打算先派一個上岸去在看一看。

船到烏鎮西柵日暉橋附近,四個石佛中的一個對搖船的說:“船伕,我要上岸小解,請行個方便,在此停靠片刻。”船伕一中答應,立即扳梢靠船,撐篙搭跳,讓客人上岸。誰知這個客人剛一跨上岸,只覺得那船,如釋重負,陡然向上一升,浮高了好幾寸。船伕驚廳地說:“這位乘客真重,好象個石菩薩!”船伕話音剛落,岸上那個人好似用了定身法似的,立在那裏一動也不動了。

船上那三個,見上岸的那個石佛真相已被船家點穿,忙推說要去拜訪一個朋友,也急忙離船登岸,匆匆朝南面走去。這時,燒香船更浮高了不少,船上的得客都議論紛紛地猜測,說這四個人一定是神仙,是石菩薩。不久,日暉橋遠景堍岸上的那個人,果然變成了一尊石佛立在那裏。還有那三個,直到方生橋附近,也顯了原形,變成了三尊石佛。消息傳開以後,人們都說,佛落仙地,烏鎮這地方風水好。

人們爲了保住這塊仙地,就在日暈橋堍給先上岸的那尊石像造了個小廟堂。又在方生橋南面,給三尊石佛造了個大寺廟,取名石佛寺,還在寺內掛上了一場面匾,上面寫着“水上浮來”四個大字。

烏鎮導遊詞2

大家好!

桐鄉烏鎮是聞名江南的歷史文化名鎮。據《烏青鎮志》記載,唐鹹通年間始正式稱鎮,據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偉大的革命文學家茅盾就誕生在這裏。烏鎮位於杭嘉湖平原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衝,古處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

古人稱它爲姑蘇留都之前戶,嘉湖浙甸之後屏。烏鎮原以車溪(今市河)爲界,分烏青二鎮,河西爲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爲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直到1959年,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烏鎮名稱從何而來?據傳,古代有一姓烏的將軍,爲討伐叛臣力戰死於車溪河畔,後葬於此。

人們爲紀念這爲烏將軍,就將這裏取名烏鎮。當然,這只是傳說。但烏鎮的歷史確實比較古老,據考證,烏鎮東柵譚家灣(新春村),爲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馬家浜文化,距今已有6千多年曆史。

烏鎮素以水鄉集鎮著稱。全鎮市區河道如網,水街相依。縱橫的溪塘,穿街傍市。溪上衆橋飛跨,塘畔綠樹成蔭;河中舟楫不絕,市上笑語陣陣,這一切給水鄉烏鎮增添了詩情畫意。烏鎮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蹟甚多,市河西岸的唐代銀杏,相傳爲埋葬烏將軍時所樹,自唐迄今,歷時已有一千佘年。十景塘邊的昭明太子讀書處,爲樑朝遺蹟。

市河東觀前街上的修真觀戲臺,始建於乾隆十四年(1749),是浙北水鄉集鎮保存下來僅有的古戲臺。烏鎮自南宋以來,名園巨宅代有所建,如今鎮上還留下不少有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古老民居。其中西柵的朱家樓別具一格。此樓建於民國元年(1912),青磚灰瓦,雕門畫窗。樓上樓下全部方磚鋪地,形成上下兩座廳堂,人稱廳上廳。鎮西的兩座古石橋,也是遐邇聞名。這兩座石拱橋,均建於明代,兩橋成直角相連,任你站立哪一座橋邊,均可透過橋洞看到另一座橋,故有橋裏橋之美稱。

烏鎮不僅攬古老之勝,水鄉之美,還由於它的名字跟文學巨匠茅盾聯繫在一起,固而更添生色。如今,它已成爲浙北著名的旅遊之地。

浙江烏鎮導遊詞四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就隸屬蘇州府。唐鹹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爲界分爲烏、青兩鎮。河西爲烏鎮隸屬於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爲青鎮隸屬於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才正式合併,統稱爲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今天。

烏鎮景區是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個開發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現在景區裏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並沒有因爲旅遊開發而把他們全部搬走,他們原來怎麼生活現在幾乎仍然怎麼生活,烏鎮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鎮!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爲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着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爲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於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後,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隻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爲了區別於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爲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模雖然小於杭州的胡慶餘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餘創建的,並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裏,在櫃檯四周約有300多隻藥材櫃。

看完藥店接着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纔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爲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後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爲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爲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爲財神。

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着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非常整齊乾淨,因爲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在兩旁人家家裏都是有水也有電的,並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裏了,因此旅遊的開發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境。

烏鎮導遊詞3

鎮西柵放生橋南面,昭明書館遺蹟西面,原來有一座古寺,叫石佛寺,又名福田寺。寺中供有三尊石佛,每尊石佛有一丈六尺多高,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鐫鑿工巧,造型生動,堪稱石雕藝術佳品。古人來此遊覽,曾留下這樣的讚美詩句:

鼎立同根丈六軀, 斫山工匠世應無;

不知他日飛來意, 較比鴻毛重幾銖。

這寺中的石佛從何而來?遊人當然“不知他日飛來意。”但烏鎮民間卻有人知道這幾尊石佛的來歷。

據傳,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人間有蘇杭二州,風景旖旎,勝似天堂,決定在這兩處各建行宮一座,以便遊玩作樂。一天,他從杭州派出四位石佛,前往蘇州實地察看。四位石佛變爲四個凡人,乘坐一隻從杭州開往蘇州的燒香船。當船搖到烏鎮這個地方的時候,四位石佛從船艙裏往外一望,只見這裏溪塘交叉,綠樹成行;桃紅柳綠,風光秀麗。四位石佛以爲蘇州到了,打算先派一位上岸去看看。船到烏鎮西柵日暉橋邊,一位石佛對搖船的說:“船老大,我要上岸小解,請行個方便,在此停靠片刻。”船伕一口答應,立即扳艄靠船,撐篙搭跳,讓客人上岸。誰知這個客人剛一跨上岸,船上的人只覺得船身如釋重負,徒然向上一升,浮高了好幾寸。船伕驚奇地說:“這位乘客真重,好象個石菩薩。”

船伕話音剛落,岸上那位客人就象中了定身法一樣,立在那裏一動也不動了。留在船上的那三位,見上岸的石佛真相已被船家點穿,忙推說要去拜訪朋友,也急忙離船登岸,匆匆往南而去。這時燒香船更是浮高了一大截,船上的香客議論紛紛地猜測,說這四個人莫非是神仙,是石菩薩。不久,日暉橋堍的那一位,果然變成了一尊石佛立在那裏。其他三位,走到放生橋附近,也顯了原形,變成了三尊石佛。消息傳開後,人們都說,佛落仙地,烏鎮這地方風水好。人們爲了保住這塊仙地,就在日暉橋堍給先上岸的那位石佛建了一座小廟堂,又在放生橋南面,給三尊石佛造了座大寺廟,取名“石佛寺”。還在寺內掛了一塊匾額,上面寫着“水上浮來”四個大字。

從此每年春天香市季節,總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寺內頂禮膜拜。特別是從杭州燒香回來的那些蘇州、常州香客們,路過烏鎮時,總要靠船上岸,到石佛寺去燒“回頭香”,據說這是爲了向幾位石佛致歉。可惜,這座古寺連同裏面的三尊石佛,在十年動亂中毀於一旦,茅盾先生得知石佛寺等烏鎮古蹟被毀的情況後,曾在給故鄉的一首詞中寫道:“往昔風流嗟式微,歷史經驗記取。”表示了對遭毀古蹟的痛惜之情。

烏鎮導遊詞4

朋友們,歡迎來到烏鎮。我是你們的導遊,你們叫我王導就可以了。請大家跟緊我,注意安全,時刻注意周圍的環境哦!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六千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一九九一年,烏鎮被評爲“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現已被評爲“國際五A級風景區”,是全國二十個黃金週預報景點之一。怎麼樣,烏鎮在各種景點的地位夠高的吧?我們作爲中國人應該感到自豪!

大家停一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爲東市河,水深有三米,整條河裏的水都是活水,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活着的水鄉古鎮。

現在我們走的這座橋叫“逢源雙橋”,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這座橋也被稱爲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於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財神灣。以前,這兒不叫財神灣,叫作轉船灣。爲什麼呢?因爲烏鎮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形,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隻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居民把這裏叫作轉船灣。後來人們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爲了與其它地方不同,便借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爲財神灣。

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財神堂。在烏鎮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西南北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因爲官正直,比干被人們奉爲財神。

朋友們,歡樂的旅行即將結束,我們相逢是緣,希望以後還能給你們當導遊。

烏鎮導遊詞5

江南百牀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牀的博物館,位於烏鎮東大街210號,當地人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牀精品。從富商大賈到極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牀無不具備,從一牀一室到一牀多室(牀內備有化妝間、衛生間、僕人間等)。既有貴胄們的奢華,也有普通百姓的儉樸,此展覽是中國牀文化的集大成者。

館內展示了:清代拔步千工牀、小姐牀、雙龍足雕花架子牀、明·馬蹄大筆管式架子牀和雙喜、如意、帶鏡紅木雕花牀、嵌骨架子牀等,數十張明、清及近代的古牀精品。

這些牀雕工精美、風格獨特、裝飾華麗、豪華氣派,無一不是江南古牀中的精品。它們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超工藝和豐富的藝術創造力。

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牀等,採用木架構造形式,造型簡潔、樸素,比例均衡,並強調傢俱形體的線條形象,體現了明快的藝術風格,同時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澤和紋理特點,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渾然天成;

清拔步千工牀等牀,這批牀材質優良,工藝複雜,製作精良,是木雕牀中的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牀被譽爲“鎮館之牀”,用料爲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 高292公分,前後共有三疊,此牀歷時3年方纔雕成,用工千餘,故有其名。

這些雕工精美、歷史悠久的古牀在江南百牀館裏可謂目不暇接,它們有的雕工精湛、風格獨特,有的裝飾華麗、豪華氣派,無一不是江南木牀中的精品。不由人不由衷地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它們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超工藝,對藝術的感悟及對結構造型的豐富想象力。

看百牀館,並不在於窮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數量,而在於細細品味那一張張牀上所加載的豐厚歷史與生活內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

當牀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時候,人一定是平和與幸福的,這就是古老中國人的心境。

烏鎮導遊詞6

作爲中國人心中NO.1避暑勝地,烏鎮的秀美風景,自不在話下。任賢齊的《外婆橋》在烏鎮拍MV,李少紅的《紅樓夢》在烏鎮取景,還有黃磊的《年華似水》,以及後來的劉若英也在這裏做了廣告,那種幽靜和落寞深深的吸引着每位遊客。小橋流水,江南水鄉,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和祥和。處處無敵江南水鄉美景,還真是未老莫還鄉,還鄉需斷腸!

烏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烏墩和青墩。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烏鎮被評爲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烏鎮已被評爲國家AAAAA級景區,是全國20個黃金週預報景點之一。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樑、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裏。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彷彿都在提示着一種情致,一種氛圍。

烏鎮是個水鄉古鎮,鎮上有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景點,西柵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羣之一。烏鎮又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里。鎮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現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側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讀書處,現闢爲茅盾紀念館。

烏鎮導遊詞7

各位遊客: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烏鎮遊玩,我是導遊劉淑雅。好了,我們馬上進入烏鎮了,大家排好隊跟緊我。

大家應該知道烏鎮很出名,既然烏鎮這麼出名,想必大家對烏鎮的來歷也一定非常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現在鎮中的車溪爲界分爲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烏鎮屬於湖州府,河東的青鎮屬於湖興府。關於:“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小故事:傳說在唐朝時,漸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這位吳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的李琦的部隊節節敗退。最後烏贊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阱裏。當場被人射死。烏贊忠君愛國的精神感動了所有百姓。大家爲了紀念他,就用它的姓氏來作爲鎮名。

接下來去參觀矛盾故居,書院跟故居只有一牆之隔。矛盾故居在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桔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矛盾的曾祖父購買的,稱“老屋”。先買的稱“新屋”。1933年,矛盾回家爲祖母守靈,決定用剛收到《子夜》的稿費親自畫了親房草圖,請人督造。1934年秋,新屋告在成,矛盾從上海趕來觀看,並在小徑旁親手載植了一顆棕櫚和一顆天竹。

好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你們,可以自己拍拍相,留下美好的記憶吧!

烏鎮導遊詞8

各位遊客:

江南百牀館位於浙江省嘉興桐鄉市烏鎮,是一家專門收藏和展覽江南古牀的博物館,現已收藏了多張明清、近現代具有代表性的古牀,如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牀、小姐牀、羅漢牀等。

江南百牀館主要分爲三個展廳,第一展廳陳列木架構造形式的牀,第二展廳展示工藝複雜、製作精良的木雕牀,第三展廳展示休閒實用型的牀。

江南百牀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牀的博物館,位於烏鎮東大街210號,當地人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牀精品。從富商大賈到極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牀無不具備,從一牀一室到一牀多室(牀內備有化妝間、衛生間、僕人間等)。既有貴胄們的奢華,也有普通百姓的儉樸,此展覽是中國牀文化的集大成者。

館內展示了:清代拔步千工牀、小姐牀、雙龍足雕花架子牀、明·馬蹄大筆管式架子牀和雙喜、如意、帶鏡紅木雕花牀、嵌骨架子牀等,數十張明、清及近代的古牀精品。這些牀雕工精美、風格獨特、裝飾華麗、豪華氣派,無一不是江南古牀中的精品。它們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超工藝和豐富的藝術創造力。

第一展廳陳列的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牀等,採用木架構造形式,造型簡潔、樸素,比例均衡,並強調傢俱形體的線條形象,體現了明快的藝術風格,同時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澤和紋理特點,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渾然天成;

第二展廳的有清拔步千工牀等牀,這批牀材質優良,工藝複雜,製作精良,是木雕牀中的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牀被譽爲" 鎮館之牀",用料爲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 高292公分,前後共有三疊,此牀歷時3年方纔雕成,用工千餘,故有其名。

烏鎮導遊詞9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水鄉古鎮——烏鎮,今天就允許我作爲一個地道的小烏鎮人帶您遊一回我們美麗的烏鎮吧!

走進烏鎮,您會驚訝地發現,這裏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與衆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牀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我想水上城市威尼斯也不及如此吧。走在那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你會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鄉民,親切至極。要是您來我們烏鎮正是那多雨的春季,那晰晰瀝瀝的雨絲從藏青的瓦楞裏成串成串地往下滴,在石板路上發出叮叮咚咚的清脆響聲,亦景亦畫,讓您恍若隔世。

說到烏鎮的景點,除了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雙橋等,我得向您隆重的介紹一下茅盾故居了。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是我國的文學巨匠。此處房屋是他成名後用稿費自行建造的一個住所,茅盾故居是迄今中國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老屋臨街靠西的一間房是茅盾曾讀過書的家塾,故屆內部的佈置簡單,卻散發着沈家世代書香特有靜雅之氣。

對了,帶您逛了這麼一大圈,您的肚子也該餓了吧。別急,下面我就向你介紹一下我們烏鎮的美食吧。在烏鎮,您隨處可以看到烏鎮的特產,如:姑嫂餅、烏鎮羊肉、薰豆茶、三白酒等,其中尤以“姑嫂餅”最爲出名。關於“姑嫂餅”這個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典故呢。據說在一百多年前,烏鎮方家名叫“方天順”的夫妻茶食店,祖上學得一手製作酥糖的好手藝。只可惜這手藝只傳媳不傳女,日子久了,自家姑娘不免會產生嫉恨,故將一包鹽抖進了製作餅的麪粉缸內,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尷尬。誰知第二天此餅味道鹹甜適口,更得顧客的喜愛,由此得名“姑嫂餅”,並一直流傳至今,是遊人必嘗的烏鎮美味。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一起去參觀遊覽吧!

老師:朱牧謠同學可真是一位出色的小導遊,把水鄉古鎮枕水人家的結構特色描寫得淋漓盡致。我們說旅遊少不了吃,小朱導遊還不忘通過故事向大家介紹烏鎮的美味——姑嫂餅,真不錯!

同學季雅柔:讀了朱牧謠的習作,讓我對水鄉古鎮——烏鎮有了更深的瞭解。

烏鎮導遊詞10

烏鎮隸屬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地處江南水鄉。

烏鎮原以市河爲界,分爲烏青二鎮,河西爲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爲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全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陸上交通有貫穿鎮區的縣級公路姚震線,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銜接。

烏鎮是典型的中國江南地區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烏鎮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週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1991年被評爲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賀歲拜年,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舊稱“過年”,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稱“大年夜”,閤家團聚吃“年夜飯”。新婦盛服向尊長獻鞋履,名“辭歲”,尊長給錢與新婦及孩童,名“壓歲錢”。當晚並有拜利事、接竈神等活動。初一晨起,開門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長幼循拜,然後會親朋、賀新歲,統稱“拜年”。近代已逐漸簡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會客,出門走“喜神方”,初二起親友互訪,至元宵乃罷。

元宵走橋,農曆正月十五爲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烏鎮人有走橋的習俗,入夜三五結伴出遊,途中要走十座橋,路線不可重複,此俗源於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爲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當時婦女們梳妝後各帶一隻平時煎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認爲這樣可保在新的一年裏無病無災。

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唐代以後與寒食節合而爲一。祭祖掃墓、洗頭插花、踏青賞春,各地皆然。而烏鎮更有許多與養蠶相關的習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團、裹糉子、設祭“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弓矢,以祈蠶,煮螺螄,以針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日起四鄉蠶農齊赴普靜寺燒香祈蠶,名“香市”。

端午吃糉,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亦稱“天中節”,家家裹糉子,親友互相饋贈,相傳此俗源於對屈原的紀念,古人都以“重五”爲“毒氣橫溢,鬼魅活躍”的“惡日”。於是掛鐘馗圖、貼天師符,門前懸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黃魚、飲雄黃酒,乃至啖蛇蟲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飾,婦女剖繒爲囊貯雄黃佩之以示強健。正午用蒼樹、白芷、鱉甲、芸香“打蚊煙”,牆邊屋角噴雄黃酒、撒生石灰水以驅蟲豸,凡此種種都帶有禳解的性質。

烏鎮導遊詞11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要一起遊覽半個烏鎮,是烏鎮的一級景區,也是它的精華所在,叫東柵。

誰知道這裏爲什麼叫烏鎮呢?大家的猜測都很有道理,因爲這裏有很多歷史傳說。剛纔有的遊客說這兒古代烏鴉多,有的遊客說這裏的人喜歡吃烏雞白鳳丸。其實呢,你仔細想想,“烏”很顯然就是黑的意思。因爲唐代這裏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大家看,周圍房子頂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這地方就取名“烏鎮”了烏鎮旅遊景點導遊詞烏鎮旅遊景點導遊詞。

烏鎮這個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比較適合拍電視劇,像《似水年華》《天下糧倉》等都是在這裏取景拍攝的。眼前的這一條河,叫做“東市河”,深四米。它不僅連接着烏鎮的東柵和西柵,還跟世界第一運河――京杭大運河是直接通着的。

大家看一下河的對面,對面的房子叫做水閣,就是水上的閣樓,這是江南六大水鄉中烏鎮特有的民居建築。你走近點看,那個水閣的下面的石柱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有什麼不同?對,它是方的,而不是圓的。爲什麼呢?因爲水裏會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來,怎麼樣?設計很獨特吧?

東柵 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 旅遊勝地。景區遊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佔地面積約爲0.9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西柵景區,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 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 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爲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 商務旅遊、休閒度假爲主

西柵景區佔地3.4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爲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餘。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溼地。

江南百牀館,江南百牀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牀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牀精品。館內第一展廳陳列的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牀等,採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傢俱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的有清·拔步千工牀等牀,用料爲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後共有三疊,此牀歷時3年方纔雕成,用工千餘,故有其名。

好了,烏鎮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帶上行李跟我下車。

烏鎮導遊詞12

在烏鎮石佛寺內,新近發現有一寺碑。該碑長1。8米,寬爲1。22米,厚度約0。35米,碑文上方雕有龍的圖案。據寺內主持釋惟光介紹,當時此碑搬移時不慎掉地破損一角,今後擬築碑亭予以陳列保護起來。

這塊質地爲石灰岩的寺碑,爲清康熙年間所立,碑文《重修壽聖禪寺序》由進士徐汝嶧所撰。碑文爲陰刻,楷書,字體工整清秀。因久經風化,此前又曾作爲建築拌灰料之用,故碑面水泥結塊,又因遭爆竹炸後黑跡瀰漫,故字跡已模糊難認。但結尾處的碑刻文字尚能辨別:“傳臨正宗二十三世卓巖匯禪師立石。賜進士出身提督河南學政里人徐汝嶧和南謹撰。賜進士內閣中書舍人里人孔傳忠合年書丹。康熙五十二年四月。”

從碑文看,這塊《重修壽聖禪寺序》碑是由壽聖寺主持卓匯(《烏鎮鎮志》載爲“超匯”)於清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所立,距今已有290餘年的歷史。

據方誌考,撰寫碑序的里人徐汝嶧,字泗瞻、號桐同,烏鎮人。康熙十一年舉人,初任夏澤縣令,二十一年進士,任戶部主事、三十九年晉戶部員外郎,後任河南學政,年八十卒。着有《一枝萋詩集》、《擁膝齋筆談》、《夢遊草》等書行世。

楷書碑文的另一位“里人”,烏鎮鎮志“人物傳”也有載:孔傳忠,字貫原,號恕甫。康熙四十四年舉人,授知盂縣,四十八年中進士,署平定州事,至雍正三年,巡撫力薦擢任解州知州。前後歷官十年,情操爲人所稱。

儘管《重修壽聖禪寺序》全文尚未譯出,但此碑不僅僅是近三百年來烏鎮歷史上的石刻文物,而是傳承着自南朝梁代以來相關壽聖塔院的人文歷史。筆者建議應及時加以保護,筆者在細譯碑文時曾有寺僧、信衆反映,今春已有6個盜偷文物之徒光顧該寺,奈因石碑體大而重又被及時發現才未得手,特此呼籲有關主管部門立即予以收存,以防遭竊。

烏鎮導遊詞1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蘇,你們可以叫我蘇導。今天由我帶你們去遊覽烏鎮東柵。注意,請大家不在在景點裏亂扔垃圾。

到景點了,請大家下車時注意安全。現在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烏鎮古時候稱爲烏墩,春秋時此地爲吳疆越界,到唐代鹹通年間始稱烏鎮。好了,咱們廢話不說,走,我們要進去了。

這裏是大染坊,染坊裏有許多布,這裏的藍印花布製造起來有一步,第一步是織布,第二步是拷花,所謂的拷花就是把不需要染色的地方上漿,第三步是染色,第四步是曬乾,等四步都好了就開始第五步刮漿,一條藍印花布就這樣產生。接下來請大家在此景點內自由活動一下,等一會我們要在外邊集合了。

接下來我們去看皮影戲,皮影戲就是表演的人在布幕後面,操控皮影,使它的影子被照在布幕上,觀衆就能看到活靈活現的人物了,現在大家自由觀看,看完這場後在外邊集合。

下個景點審百牀館,百牀館裏有上百個木牀,都是很老舊得了……

今天的遊程結束了,我們要乘車回賓館休息了,明天還要繼續遊覽其它的景點了,那麼咱們明天見了嘍。

烏鎮水閣

江南古鎮的民居都是沿河,沿溪而建。臨水的一側,往往用一些木柱或石柱打在河牀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就是所謂的“人家盡枕河”。

烏鎮水閣起源於何時已無從考查了,早在1936年的上海《申報》上,便已登載過《烏鎮水閣》的照片,可見在當時就是一首獨特的風景。

藍印花布染店作坊

藍印花布俗稱“石灰拷蘭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它始於漢代,發展於宋元。早在明清時代就已在桐鄉民間流傳。此布以靛藍印染而成,故名藍印花布。它的原料土布來自鄉村,圖案也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舊時,在浙江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使用它作窗簾、頭巾、圍裙、帳子、檯布等。整個工藝流程也全部採用手工操作,制-作-工-藝十分簡單,但往往簡單的東西更能顯示製作者的靈氣和悟性。你在此作坊,可親自觀摩體驗一下製作藍印花布的艱苦和樂趣。

米酒作坊

烏鎮人自古就有自釀米酒的習俗,稱此酒爲“三白酒”,何謂三白?據《烏青鎮志》記載:“以白米、白麪、白水成之,故有其名。”

三白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在烏鎮民間,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謠雲“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此酒的魅力可見一斑。你在此作坊不僅能觀賞到整個釀酒過程,還可自釀自飲,此樂無窮也!

夜景

烏鎮1.3公里景觀線內,裝設了近百盞外型獨特的路燈。每到了黃昏,這一些路燈使長長的石板老街顯得更加幽深、古樸。彷彿使人回到了民-國初年的江南小鎮。

從修真觀到了應家橋一帶,水中和廣場上裝置了幾十盞漫射燈。入夜之後,這些燈使古鎮一派流光溢彩,富麗堂皇,尤其是在應家橋,水底的燈光使其化爲一輪滿月,漂浮於東市河上。香山堂藥店

位於東柵財神灣入口處,距今已經是有120年曆史,由寧波藥商陸慶餘創建。早先開設在“王恆滷紙馬原址,後由其長子陸辛甫搬至“金家廳”對面。此後又由其孫陸渠清搬至財神灣開業經營。雖幾經搬遷,其陳設格局、加工用具都未曾改變。

桐鄉花鼓戲

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屬小戲。因其題材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短小精悍,曲調流暢活潑,且以方言演唱幫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修真觀前的古戲臺是上演花鼓戲的主要舞臺。目前上演的都是一些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傳聞舊事爲原型的地方戲劇,如《烏鎮北柵頭》、《陸雅臣賣妻》、《尼姑庵裏賣草藥》等。

皮影戲及烏鎮拳船

皮影稱爲30-40年代的動畫片。它是用牛皮、羊皮做成各種人物、動物造型。表演的時候,在臺前豎一塊白布,打上特製的燈光,配上鑼、鼓等伴奏。使人物、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拳船就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表演形式,是江南一帶所獨有的。它是在此船上搭上木板,邊行船邊武拳的娛樂活動。一九九一年國慶時,曾舉行過拳船表演活動。

我的介紹完畢,接下來請大家盡情的遊玩,謝謝。

烏鎮導遊詞14

大家好,歡迎來到浙江烏鎮!我叫小韓,大家叫我“韓導”就可以了。我今天負責向大家烏鎮的具體情況。在開始之前我先宣佈幾項注意事項:一是不要在車上抽菸;二是愛護環境;三是時間較緊,一定聽從韓導的安排;四是大家有啥要求一定要向我提出。預祝今天遊玩愉快。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爲二省三市交界之處,從杭州出發走高速公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乘坐高鐵則只要22分鐘,相當便捷。烏鎮歷史悠久,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裏。烏鎮的名人大家數不勝數,自古名人薈萃學子輩出,而這其中近代最著名的恐怕當屬文學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文化部長,其小說如《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是“五四”以來優秀文學的典範。

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樑、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爲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與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彷彿夢境。傍晚,夕陽西照,遊人散盡,一個生活着的烏鎮出現於眼前。

烏鎮景美人更美,希望通過一天的瀏覽給大家留下美好印象,也希望下次再來。

烏鎮導遊詞15

烏鎮位於浙江省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衝,俗稱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

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爲來界,分爲烏青二鎮,河西爲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爲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清朝文人施曾錫所作《雙溪竹枝詞》:“苕溪清遠秀溪長,帶水盈盈匯野礦,兩岸一橋相隔住,烏程對過是桐鄉。”正是源當時烏青二鎮地勢的形象寫照。據烏青鎮志記載,春秋時此地爲吳疆越界,秦漢爲烏程由拳分境,唐鹹通年間始正式稱鎮,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爲界分爲兩鎮,解放zd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

如今,烏鎮不僅是浙江有名的水鄉集鎮,而且成了國內外研究茅盾著作的專家學者嚮往的地方。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烏鎮經過整修建設,將更添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