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南京方山風景區導遊詞優秀範文

學識都 人氣:9.51K

方山位於壽陽縣境,總面積3580.3公頃,風景旅遊區面積1125.1公頃。山峻石奇,林茂泉清,寺觀樓閣,支霧繚繞,氣候宜人,是天然的旅遊勝地和避暑山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京方山風景區導遊詞優秀範文,歡迎閱讀。

南京方山風景區導遊詞優秀範文

各位遊客,歡迎來到方山風景區參觀遊覽。方山風景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的中部,總面積約6.5平方公里,海拔209米。從遠處看,方山風景區山體呈方形,山頂平坦,所以被稱爲方山。

在古代,方山也被稱爲天印山。方山由於四角方正,四四方方,就像一枚玉印從天而降,所以也叫“天印山”。關於“天印山”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閒暇無事,正在無意識地把玩自己的金印。誰知一不小心,金印掉到腳下,未等彎腰拾起,金印又骨碌碌落下凡塵,不偏不倚正掉在今方山這個方位上,化爲一座大山。玉帝本想派天兵天將將這顆金印收回,但轉念一想,自己貴爲天帝而丟了大印,若傳了出去,豈不惹人笑話?他於是將錯就錯,傳下聖旨說:“而今天下太平,金印閒置無用,朕賜金印下凡,爲水鄉澤國增添一個山景吧。”同時,他又派殿前侍衛青龍、黃龍下凡看守,防止金印被人偷去。金印下凡形成天印山,雙龍下凡使天印山上長出一個圓圓印紐,紐上盤着兩條龍,一南一北,昂首窺視着過往行人。而山外四周仍是水鄉澤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龍藏浦,也就是今天的秦淮河,再說這天印山以外的大片土地都是黑泥灰土,唯有這山腳周圍卻是紅色土壤。據說那就是粘在印底下的紅印泥。

南京周邊多山,但像方山這樣孤立地立於平地之上,且如此正正方方的'卻是絕無僅有。傳說方山的形成和秦始皇有關,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途徑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發現這裏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具有帝王之氣,爲了防止南京誕生帝王威脅到自己的帝位,秦始皇決定鑿方山,斷長隴,引淮水以破帝王之氣,於是抽出腰間的神鞭,對準方山,使勁攔腰猛抽了一鞭。只聽轟隆一聲巨響,驚天動地,飛沙走石。只見方山齊腰斷裂。上半截向東南飛去30多華里,落一大湖之中,因山通體赤色,後人叫作“赤山”。說來也怪,鞭後的方山頂上平平整整、四四方方,就像一沖田,可以栽茶種糧。那赤山腳與方山頂正好一樣大小,正是鞭飛出去的上半截方山以及頂上的龜形印紐。而且在方山與赤山這兩個紅土山之間,黑肥田土中還有一條若斷若續的紅土帶,那正是當時順鞭灑落下來的。 再說秦始皇回鞭時,鞭梢上又帶回一些土石,較大一塊落在方山西北約10華里外,成爲今

天東山街道的“土山”;較小一塊就成了今東山街道南邊的“竹山”。在秦始皇鞭山之際,盤在印紐上的青龍、黃龍一開始就被嚇得喪魂落魄,糊里糊塗地跟着印紐落到了赤山湖中。二龍在湖中亂竄尋找出路,最後衝出湖面直向西北方狂奔逃命,沿途山崩地裂,湖水溢瀉,形成了九曲十八彎的溪流,彙集爲後來的秦淮河。二龍見闖禍,不敢再回天庭,便在長江邊興風作浪,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過瓦棺閣,淹沒街市,禍害生靈。天上王母娘娘發現後,扔下一顆金珠。二龍立即拼死搶奪金珠,不知廝打多久後,分別化作青龍山、黃龍山。二山之間,嵌着一個滾瓜溜圓的在湯山墳頭村附近的珠山。經過一番拼搶腸鬥,青龍腰斷了,那青龍山最高峯如同斷成兩截,俗稱“半邊山”;青龍眼也傷了,一直流淌着滾熱的淚水,這就是湯山溫泉。

方山與其它地區的山地風景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南京地區著名的死火山之一,也是華東地區著名的火山地貌區之一。據地質部門考證,約在距今300萬至1000萬年之間的上新世紀時期,方山發生過兩次火山噴發,岩漿冷卻凝固形成山體。此後數百萬年來就一直沒有再噴發過,但是獨特的火山地質景觀和珍貴的第三紀杏仁狀玄武岩和火山角礫岩,不但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也同樣具有鮮明的審美價值。

方山風景秀麗,以其獨特的火山地貌留下了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山腳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組成了集山、水、林、寺爲一體的迷人風光帶。從三千年前泰伯奔吳、兩千年前秦始皇鎮金陵王氣,到六朝繁華舊事,方山凝聚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明代大詩人許谷所作的《登方山絕頂》對方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概括,“天印山高四遙望,振衣同上興飄蕭。深巖芨草秋仍茂,絕頂清池旱不消。”在清代,方山勝景就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即“天印樵歌”。

今天的方山風景區在原有美景的基礎上修復擴建百餘處景點,相信這次方山之行一定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