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山西介休綿山導遊詞

學識都 人氣:1.59W

遊客朋友們:

山西介休綿山導遊詞

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人間仙景 山西介休綿山觀光旅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年期在每年公曆四月五日前後。這時,萬物沉睡的嚴冬過 去,萬象更新的春天來到。到處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的清明景象。禁火寒食(一種舊俗,時間在清明 節的前一天或兩天。據說這一風俗是爲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賢臣介子推。)

“火焚綿山”的故事許多人都聽說過,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事。據《左傳》和《史記》記載:春秋 時,晉國有個人名叫介子推,他爲人正直,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在晉國公子重耳被趕出國門在外避難時 ,介子推忠心耿耿隨重耳在外漂泊了十九年。一次重耳途經衛國,飢不能行,衆臣爭採野菜煮食,重耳 難以下嚥,這時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動不已,誇介子推有“ 割股奉君”之功。重耳結束流亡生活,到國內當上晉文公之後,流亡時跟隨他的羣臣爭相邀賞,惟獨介 子推悄然離去,他說:“我寧願終生貧困,也不願貪天功爲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進入綿山隱居 起來。此事不久便被晉文公得知,立即前往綿山,但介子推死活不肯出來相見。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 子,決定舉火焚林,他認爲這樣一來,介子推爲保全老母性命,一定會背母親逃出山中。結果介子推寧 死不出山,和老母相抱,被熊熊烈火燒死在山中。晉文公見狀,痛哭不已。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封 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 節。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 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後人爲紀念介子推,每逢此日都不忍舉火,冷食一日,“寒食節”從此便 流傳下來了。

我們現已到達綿山的第一個重要景區龍頭寺。龍頭寺是綿山入口處的咽喉,地勢十分險要 ,從這裏向南可直插綿山腹地。寺分爲上下兩層,上爲龍頭寺,。下爲關帝廟。從龍頭寺出來,沿途兩 山對峙,怪石磷響,風景絕佳。小路像一條飄帶盤繞山腰。朋友們請繼續向上爬。在這個險要處,有一 個巨石壘堡當道而立,高約7米,寬4米,在堡門裏有屋子,供人看守。門前是一條很深的溝,設有門板 吊橋。從上面的瞭望孔口能看見進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將吊橋放下,待來人通過後,便又將吊橋扯起。 門的左右是深淵絕壁,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繼續前行,不遠處就可看到一高數十米,寬三四餘米的凹崖,崖根處 有數十個碧綠的石乳倒掛在石壁之上,被稱作“石乳泉”,據說此水可療痼疾。過了石乳泉,山勢愈加 險要,沿途羣峯環繞、煙雲縹緲、兩山對峙,不知腳下的路在何方。其實“綿山十里山水畫卷”這纔開 始。首先看到的是建於懸崖絕壁處的白雲洞,洞內有團團白雲不斷涌出,據說還能預測陰雨。過了白雲 洞,來到一座木橋上,橋上怪石嶙峋,橋下萬丈絕澗,行人都必須貼壁而行,萬分小心,可見橋之險要 。傳說綿山山主田志超最初來綿山時,前有斷崖擋路,後有猛虎追趕,幸有鹿兔以蹄相搭,方纔通過。 所以這座橋就被後人稱之爲“兔橋”,前面1公里處的另一座橋被命名爲“鹿橋”。

過“免橋”、“鹿橋”,再攀127級石級便是綿山的主要風景區 抱腹巖。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就深藏於這一巨大的巖洞之中,除抱腹寺外,此處還有空王殿、千 佛殿、介推祠、石佛殿和五龍殿等建築,這些建築都深藏在抱腹巖的腹中,雨雪無法侵入,這種清幽險 絕的景象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