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前全面取消檔案費

學識都 人氣:1.41W

據新華社報道,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高達數十億元。其中,北京每年收取的檔案費超過了1億,這些費用“攤”在個人身上,每人存一份檔案的年費則是120元。按照規定,除了國家機關公務員、部分退役軍人、失業者等人,其餘所有人都需要繳納檔案保管費。這也意味着,大多數公民那薄薄的幾頁檔案,都需要繳一筆安“家”費。

北京2016年前全面取消檔案費

對此,北京市發改委迴應稱,北京市將進一步研究人事關係及檔案保管的減免費政策,最晚將於2016年取消。

檔案費收入大於保管成本

對於存放薄薄幾頁紙的人事檔案,到底需要多少成本?據一位區縣職介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按檔案數的一定配比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的`人工成本之外,檔案管理的最大的成本在於檔案庫。檔案的存放要購買專業的檔案密集櫃以及檔案盒,同時檔案庫還要做到六防:防潮、防溼、防火、防蟲、防盜和防塵。要做到六防,則需要種種設備的保障,如門窗必須加防塵橡膠條密封,並加防火防盜門;燈要加裝防爆燈,防止用電時間過長髮生失火;同時,檔案室的溫度、溼度都有限定,溫度要控制在14℃至24℃之間,相對溼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得超過±5%等,還要配備吸塵器等等。

不過,這名負責人也坦言,存檔費屬於財政收入,必須一分錢不留地上交,而每年所需的人工成本、檔案管理的維護費用,則每年都要進行申請,列入預算,之後再由上級財政進行撥付,“總體來講,拔付的費用應該比上繳的費用要少。”

北京市2016年前取消檔案費

但是在各種檔案託管羣體中,公務員則享受免費,國企職工則由單位付費。這意味着,收入穩定的人羣享受免費檔案託管服務,而流動人員則要爲自己的檔案向管理機構付費,不免讓人覺得有失公平。

對於公務員存檔不收費問題,市人力社保局解釋說,目前人事檔案的管理方式爲分散管理,有人事檔案管理權的單位由單位自行管理人事檔案,而沒有相應權限的單位則需委託公共存檔機構存檔。其中,國家事業單位、國家行政機關、國企具有人事檔案管理權,可以自行接收、管理、存放檔案,自然不會向自己單位的人員收取存檔費,但像流動就業人員的檔案存放在各區縣人才或職介中心,而失業人員和社會化管理的退休人員檔案則存放在各街道社保所。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人事關係及檔案保管費是國家設立的收費項目,本市可以根據本地區的情況做出減免的規定。下一步本市將在對9類人員免費存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人事關係及檔案保管的減免費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本市將全面取消檔案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