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土雞的妞” :從城市回鄉村的創業故事

學識都 人氣:1.97W

互聯網時代,傳統農業也迸發出新的活力。越來越多的人看好農業的發展前景,開始投身到“互聯網+農業”創業中。

“養土雞的妞” :從城市回鄉村的創業故事

2013年,楊定勇和王芬夫婦毅然辭去了杭州的工作,回到安徽廣德老家養起了土雞。這兩位由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又回到了家鄉,開啓了互聯網賣雞蛋的創業之路。從300只漸漸發展到如今的幾千只,“養土雞的妞”也漸漸在廣德乃至更遠的地方打出了名聲。他們的土雞和土雞蛋也賣到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從零開始辭職養雞

王芬之前從事的是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而楊定勇則是做軟件開發,兩人的年薪加起來差不多20萬元。本可在杭州過得不錯,但是創業的想法不經意間萌發了。王芬發現每次從老家回來帶的土特產,周圍的朋友都很喜歡,覺得既健康又安全。楊定勇在電商工作,對互聯網這方面瞭解的比較多,對於農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於是兩人決定回老家創業。

“我們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陪女兒。回老家創業,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女兒,爲她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外工作,與父母聚少離多,回家創業的話也可以多陪陪他們了。”王芬的初衷是這樣的,然而家人卻不理解他們的這種行爲。

王芬表示:“父母經常會說,早知道你們這樣,還不如不讓你們讀書。”但是王芬和丈夫則是堅定信念,開始了養土雞的事業。沒有家人的幫忙,他們夫妻二人就任勞任怨地幹着。養雞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真正做起來才知道其中的艱辛。

“因爲我們沒有經驗,只能一點點學起。買專業的有關養雞的書籍,在網上查找別人的經驗介紹,或者直接去其他的養雞場考察學習。”王芬說道,“幸運的是,最開始養了300只雞,除了被車軋死一隻外,其他全部存活。”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創業的信心。

楊定勇細心、謹慎、可靠,是養雞場的掌舵人。他主要負責品質把關、網站平臺的搭建和養雞技術的研究等工作。王芬則發揮自己的所學及專長,負責對外的溝通以及產品的銷售。隨着他們的事業漸漸有氣色,在加上心疼自己的兒女,父母也開始幫他們分擔一些工作。比如說,種小雞吃的青菜、南瓜,給小雞餵食,一些比較簡單的雞舍的修繕工作等。

困難重重各個擊破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養殖土雞對於王芬和楊定勇他們來說着實不易。

雞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一樣的成長環境,並且要注意防疫、保溫等各種問題。“在防疫方面,我們會按時給小雞打疫苗。同時做好科學防範工作,定期消毒,保證雞舍的環境衛生。本身土雞的抵抗力就比較強,所以未曾因爲雞瘟、病毒感染而受到什麼影響。”這一點,王芬覺得做得比較好。

然而有一次因爲保溫的事差點發生火災。“2014年春天,天氣還很冷,所以小雞要做好保暖措施。於是決定用地暖,結果不知道是因爲保溫板質量差還是線路的問題,雞舍起火了,小雞們在裏面叫着。幸好我當時就在那,發現後及時用旁邊的一桶水將火給撲滅了。”鑑於這次事故,後來王芬夫婦在雞舍安全方面是慎之又慎,儘量地考慮周全。還特意去周邊其他的養雞場請教,那些人覺得這對年輕人很有魄力,都很樂意傳授經驗。

遇到的困難很多,其中有一件事讓王芬印象十分深刻。“2014年4月,也是春天。那時候小雞需要更多的活動空間。當時,這些雞舍關在村裏比較小的雞舍裏。小雞們躁動不安,啄自己身上的毛。這樣下去小雞就會生病。於是我們決定“轉羣”。因爲白天抓不到,便趁着晚上將這些雞轉移到離村子很遠的山上雞舍。我們不睡覺花了三個多晚上,終於把小雞全部轉移。那天下着雨,又沒有其他人幫忙,也缺少必要的工具,就我們兩夫妻在崎嶇的山路山,用紙箱裝着小雞不斷的運送着。中間還要經過一個非常陡的山坡,那幾個晚上真是辛苦。”說起這件事,王芬依然覺得驚險萬分。

現在養殖不是難題了,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那便是渠道和銷售。王芬表示“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我們不怕,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各個擊破。”

創業之路艱難跋涉

爲了養殖土雞,他們前期投入了全部的積蓄近四十萬元。王芬一再表示,雖然農業的.前景不錯,但是沒有智慧、勇氣和財力也是不行的。如今,靠着他們的努力,家庭養殖場已有幾千只雞,收益基本能夠維持。畢竟屬於創業的初期,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

“因爲規模比較小,有時候很難滿足一些大的訂單需求。但是擴充規模,人力成本則會加大,且很難找到人。所以現在主要是我們和家人在做這些事。”王芬表示,“希望通過土雞這個口碑產品慢慢發展一些其他的農產品。自己的電商平臺已經搭建好,通過這個平臺展示產品並售賣,逐漸將工作的重心由單純的生產產品向提供服務轉移,希望能找到可靠的渠道商,保證產品的質量,讓消費者提供受惠。”

王芬很看重產品的質量,堅持賣出去的每一枚蛋,每一隻雞,都是自己小孩願意吃的。廣德有的養雞場,會把產蛋高峯期的蛋放在凍庫保存,等到產蛋低峯期來賣。但是王芬堅決不做這樣的事,她覺得要對的起消費者。同時,她也很反感爲了迎合消費心理在產品中添加色素。

她很感激政府在他們創業期間給予的支持。他們成功申請到了8萬元的“巾幗創業貸款”,這對於資金不足的他們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創業之路漫漫,還需艱難跋涉。“雖然現在每天都很累,但那只是在身體上,在心裏我們覺得很有奔頭。當然也會有壓力,當初他們是村裏僅有的兩個大學生,不做出成績來,有負家人的期望。”正是在壓力和動力的雙重激勵下,王芬和楊定勇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未來,他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