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融資模式最討投資人喜歡?

學識都 人氣:1.12W

就像商品交易的買方市場通常發生的現象一樣,主動權在買方手中,基本交易規則由買方確立,但是市場戰略和銷售策略則需要賣方策劃。也就是說,象棋中“馬走日象走田”的基本規則由買方確立,但是實施“沉底炮”的戰略策劃出自賣方之手。

哪個融資模式最討投資人喜歡?

注:內源融資好處:無需支付利息或股息,不發生直接的融資費用;不足:所籌資金有限。外源融資好處:融資規模大;不足:要負擔融資成本,受融資環境限制。

股權融資優點:(1)資金使用期限長,(2)無定期償付的財務壓力,財務風險小,(3)增強企業的資信和實力;

缺點:(1)面臨控制權分散和失去控制權的風險,(2)與債權融資相比,資本成本較高。

債權融資優點:(1)控制權不受影響,(2)融資成本相對較低,(3)可獲取財務槓桿效益;

缺點:(1)面臨定期的還本付息壓力,(2)財務風險較大,(3)資金用途受限。

混合融資:優先股、可轉債、附認股權債。兼有負債融資與股權融資的優點,對資本結構的影響具有緩衝作用。

(1)外部股權融資,即用企業的股權去交換外部資金。例如引進新股東增資擴股,上市發行新股公募資金等。

(2)外部債權融資,即用企業的信用借貸外部資金。例如對外發行企業債券,銀行長期借貸,其他形式的外部借貸等。

(3)內部股權融資,即用企業的股權換取內部資金。例如股東放棄分紅權益,將利潤轉爲資本公積金繼續投入企業運營;現有股東根據自己的股權比例追加資本金,增資配股。

(4)內部債權融資,即企業在內部拆借或挪用資金。例如折舊資金理論上應該用於固定資產更新,現被挪用於其他新項目;或者向內部股東借貸資金,還本付息。

企業家大多首選第一象限——外部股權融資,尤其是直接上市發行股票。事實上,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答案:

若以融資成本作爲標準,上述優選原則應該是:先內後外,先債後股,選擇順序依次是IV,III,II,I象限。這也是MBA教科書的標準答案。意思是說,企業如果缺錢首先考慮內部解決,能在內部解決的不求外援,形式上能發行債券解決的不用股權交換,實在非要割股交換的,能私募解決的就不用公募(除非提供資金的新股東提出把上市作爲條件).

第IV象限內部舉債,雖然風險最大,但是融資成本最低。你左手借了右手的錢,總不至於左手和右手算利息吧?可是第I象限的外部公募資金,雖然抗風險能力最強,但是成本也最高,你在股市上融資一個億,真正落到企業口袋的只有8 500萬元左右,剩下的1 500萬元都被中間的各類中介機構給瓜分了。

若以分散風險作爲標準,上述優選原則卻剛好反過來:先股後債,先外後內,順序依次是 I,II,III,IV象限。第一象限增資擴股,企業吸收的外部股東越多,抗風險的能力越強,反正天塌了大家的肩膀扛着,石頭掉下來砸的是大家的腳,疼痛被分散了,誰也痛不到哪裏去。可是在第四象限內部債權融資,你身上的風險和負擔倍增,卻沒有人能替你分擔,只能自己扛着。

因此,成本越高的融資方式,其對應分散企業風險的能力也越強。當我們對比不同的事物時,若採用不同的指標體系去分析,結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二、股權融資:砍腿換車

按照募集對象,股權融資基本上分爲公募、私募、合資三種模式(如3-2所示):

(1)所謂公募資金,一般來說只有一種合法的方式,就是公開發行股票(IPO、SEO再融資),用自己企業的股權交換千百萬股民手中的資金。用學術語言來定義,公募資金就是非定向募集資金。非定向意味着募集資金的對象沒有確定的目標和範圍。好比你在大馬路上擺個攤,在公共網站上設個站點,向來往的路人或網民募集資金就屬於公募。公募資金往往很容易捲入詐騙案件,因此需要政府批准,否則就成了非法集資。

(2)私募資金的範圍比較寬,可以說凡不屬於公募的方式都可劃入私募。用學術語言定義,私募資金就是定向募集資金,也就是說在某一個限定範圍之內,或者有比較明確目標的資金募集行爲。私募資金的模式和方法五花八門,甚至成百上千,最基本的方法是增資擴股。在後面我們介紹的大部分融資模式,都屬於私募範疇。

(3)合資經營(合併)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股權融資,融入的不是資金,而直接是資源。說到底,融入資金並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錢只是一個商品交換的媒介,即使你融到了錢,仍舊需要用它來購買你所需要的資源。

那麼當你發現了一個潛在的合作者,他的企業手中有你需要的資源,而你的企業手中也恰恰有他所需要的資源,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合資經營。雙方結婚,資源互補,把兩家合起來一起幹。這種模式與增資擴股的道理是一樣的,雙方割讓的都是各自的股權,只不過增進來的不是資金而是資源。

上述無論何種模式,其實質就是用股權交換資金,換句話說就是砍了腿換汽車。市場經濟中沒有免費午餐,什麼東西都需要交換。你看着別人乘車眼紅也想上車?對不起,拿什麼資產來交換?如果你什麼資產也沒有,那麼只有一個辦法,砍骨頭割肉來換。

這不但是資產與資金的交換,同時也是風險與利益的權衡。哪個企業不是企業家一手帶大的親骨肉?砍腿換車,企業發展快了,系統風險小了,但是企業家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砍斷骨頭連着筋,肉疼心更疼。

砍腿換車往往是企業家的最後選擇。因爲割股砍腿的那種痛,沒當過企業家的人是無法理解的。以前我在當職業經理人的時候,僅僅從理論上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直到有了自己的企業之後,才能親身體會到這種痛楚。

三、債權融資:寅吃卯糧

如果把股權融資比做砍腿換車,那麼債權融資就是寅吃卯糧。債權融資的優點在於你使用了別人的錢,但是用不着與別人分享公司的權益,投資方也不會干涉你企業的經營。一般來說,如果當投資方除了資金不會提供其他特殊資源的時候,那麼債權融資比股權融資更有利於企業家。

但債權融資的缺點是經營風險比較大,融資槓桿加大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同時也爲企業經營增加了壓力。萬一企業經營失敗,在股權融資的情況下,石頭掉下來砸的是衆股東的腳,疼痛的風險被分散了;但是在債權融資的情況下,石頭掉下砸到的只有企業家的腳,而且還是塊重量加倍的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