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失敗者才能更好地激勵創業者

學識都 人氣:2.79W

我們應該設立一個“中國創業者日”,褒揚成功者,致敬失敗者。通過這個日子,向每一個勇於冒險、挑戰、擔當的創業開拓者,送上我們的敬意,向這種精神致敬。

致敬失敗者才能更好地激勵創業者

坐在我桌子對面的老同學A,比一年前蒼老了太多。

一年前,A從一家體制內單位辭職,信心滿滿,拿出準備買房子的幾十萬元,又從親戚那裏借了幾十萬元,開了一家小公司,招了11個人,做一款服務於本地創業者、投資者的應用平臺。從當初的志在必得,到後來市場打不開時的焦躁迷茫,“錢都進去了,事兒還沒起色”,實在扛不住了,只好把業務關閉不做了。僱傭的11名兄弟風流雲散,還有4人暫無去處,跟着他四處籌措,希望再找新的出路。

身處領固定工資的工薪階層,老實說,我聽着A講述艱辛經歷的時候,有那麼一刻,心頭還有一點點說不上來的“幸災樂禍”——讓你自討苦吃,放着穩定的日子不過,跑出去折騰,創業哪是那麼簡單——但隨即又對自己這一刻的想法感到幾分臉紅:我怎麼會這樣想?我爲什麼會這樣想?

A同學或許只是萬千創業暫時失敗者的縮影。A股、O2O,P2P,拆VIE……諸多充滿誘惑的元素,讓創業者愈發狂熱。毋庸諱言,很多初創公司正遭遇一個嚴峻的時刻。創業,是一場艱苦的修行,並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麼容易。這兩天網上流傳一份創業失敗公司的名單,很長很長,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求索、奮鬥又難免失意的創業故事。

媒體不厭其煩地講述成功者的每一個細節故事,卻容易忽略實際生活中,更多存在的是創業失敗者,或者說是暫時的創業失敗者。究竟應該怎麼評價他們?

在中國人的傳統意識當中,突破體制去冒險並不被鼓勵。這或許也是我內心尋求安穩、對別人的“折騰”缺乏敬意的.根源所在。我們這種骨子深處的潛意識,並不適應這個“萬衆創業、大衆創新”的時代。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最近說,“雙創時代要容忍失敗”——“容忍”別人的失敗,表達的還不夠,別人的失敗何須你我的容忍?更進一步的說法,應該是向創業失敗者滿懷善意與敬意。

這絕非虛僞。創業者的貢獻,通常是被我們低估了的。

在互聯網技術帶來顛覆性革命的當下,唯有一批敢於挑戰、敢於冒險的先行者,揹負着隨時可能偃旗息鼓的巨大代價,纔可能快速推進技術革命,從而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更多家庭的收入增長,乃至整個社會創新機能的提高……馬雲與阿里巴巴的故事,已然講述了這一點。而在硬幣的另一面,如果冒險失敗,在見到後天的陽光之前,死在了明天的晚上,一切苦果,則很可能統統由創業者獨自嚥下。

發明了“黑天鵝”概念的美國學者塔勒布,在其新書《反脆弱》中曾建議,美國應該設立一個“創業者日”,專門向鼓勵冒險的創業精神致敬。竊以爲,在“萬衆創業、大衆創新”成爲社會主旋律的當下,我們應該更進一步,設立一個“中國創業者日”,褒揚成功者,致敬失敗者。通過這個日子,向每一個勇於冒險、挑戰、擔當的創業開拓者,送上我們的敬意,向這種精神致敬。

成功者自有其接受致敬的渠道,所以唯有致敬失敗者,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勵創業者。套用塔勒布的關鍵詞彙,我們可以在“創業者日”這一天,向每一個勇敢挑戰自我的人,寫下如下的“致敬詞”:

你們中的大多數人,或將遭受失敗、輕慢甚至貧困,但不管你是醞釀者、實踐者、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我們都要向每一個心底跳躍着開拓慾望的創業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