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俞敏洪:不特別鼓勵大學生創業

學識都 人氣:7.9K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擔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

專訪俞敏洪:不特別鼓勵大學生創業

昨日(6月28日),成都商報“我看未來20年”大型公益演講迎來第十八位演講嘉賓——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相比談教育和創業,當談起新東方的發展,俞敏洪顯得不那麼輕鬆。但在迴應新東方迴歸A股的問題時,他也不忘用擇偶標準的段子來活躍氣氛。作爲外界稱道的勵志導師、創業導師、教育學者、企業家,俞敏洪最新的稱呼是充滿江湖俠氣的“洪哥”,他認爲這樣更能拉近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與新東方一同成長起來的教育培訓市場如今已是一片紅海。對俞敏洪來說,新東方已經站在了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時代變化帶來的挑戰讓俞敏洪的壓力比創業時更大。俞敏洪想要“求變”也要“求穩”,還要在迷霧中明辨方向,比如是否要回歸A股。“新東方至少有一部分應該在國內上市。”6月28日,俞敏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透露。他還詳解了新東方目前面臨的市場挑戰和應對策略,並對時下熱門的中概股迴歸、全通教育的高估值、創業泡沫等問題首次吐露觀點。

談規劃

“把新東方變成火車頭”

NBD:近年來,教育培訓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新東方淨利潤相比此前有些回落,您怎麼看待業績變化?

俞敏洪:新東方淨利潤下降其實很正常,新東方去年的研發費用是兩億元,我把這兩億元去掉,不做研發的話,淨利潤提高的速度非常快。明年的研發預算是3億元,淨利潤會進一步下降。你說這錢要不要花?一定要花。

其實,現在把利潤全部做沒了都不用擔心,因爲新東方的現金儲備絕對是一流水平,就是連續5年一分錢利潤都沒有,照樣能夠非常健康的生存。但是我不敢這麼做,否則新東方的股價就會變成零,還要一天到晚跟投資人解釋。做大企業不容易,做上市公司更不容易。

NBD:你之前說後悔新東方上市,還算數嗎?未來的發展有何規劃?

俞敏洪:還算數,爲什麼呢?因爲你面對一家上市公司,有很多本來你不應該付出的精力和時間都得付出,但又不能算。上市畢竟是迎合發展潮流的事情。

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應該變得更加靈活。比如,以新東方的產品輸出、系統輸出、平臺輸出爲前提,由新東方投資控股或參股企業組成教育領域的一個綜合體公司,可能是我們未來的發展前景。

公司體量越大身上揹負的東西越多。我們的目的是把新東方變成一個火車頭,後面跟着新東方品牌和研發成果,一起來跑,新東方只是告訴大家往什麼方向走。

此外,前幾年新東方擴張強調對收入和利潤的考覈,但今年這些指標全部取消,變爲教學質量、客戶滿意度、企業的文化氛圍等指標。

談迴歸“部分業務應在國內上市”

NBD:現在新東方面臨很大競爭,您作爲董事長壓力大嗎?

俞敏洪:壓力是很大的,因爲除了教育領域的競爭以外,還有時代變革和技術革命都會帶來衝擊。但首先要有一個良好心態,你要想辦法怎麼樣去求變。在求變中還要求穩,因爲作爲一個現代化大機構,3萬名員工,幾百萬個學生,如果一旦你變錯了,對所有人會帶來損失。

另外還要明辨是非,比如很多人勸我把新東方從美國撤回到國內上市,這隻有我一個人能決策,諮詢任何人都不管用。

NBD:中概股迴歸最近很熱,對於新東方的選擇,您怎麼考慮?

俞敏洪:這已經變成商業機密了,不能隨便說。但是我想,新東方至少有一部分應該在國內上市,因爲資本市場的這種興旺和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本身就有推動作用。一部分回來上市的話,就意味着對中國經濟的一種推動,也顯示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NBD:要分拆上市?是新東方在線這塊業務嗎?

俞敏洪:我只要把其中一部分變爲國內公司,在國內上市就可以了。新東方在線有一定可能性,但也不全是。

留在海外還是在國內上市,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爲這決定了新東方後面20年的發展方向,沒有什麼比方向更重要。

NBD:您覺得新東方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俞敏洪:現在最大的挑戰還是時代的挑戰。比如,移動互聯時代帶來的教育領域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式的變革。什麼東西是你該追隨,甚至去引領的,什麼東西不能碰,需要謹慎判斷。

老師和學生直接對接起來的所謂C2C平臺模式現在有很多。有的一融資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新東方爲什麼不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爲呢?因爲我們有對商業模式的判斷。很多人認爲教育可以去線下化,新東方還在線下開,這是對還是不對?只有三年五年以後才知道。

談創業

“不特別鼓勵大學生創業”

NBD:您認爲現在新東方的戰略是對的,你的依據是什麼?

俞敏洪:在我看來它肯定必須正確,依據就是商業判斷、直覺和對客戶的深入研究。其實所有企業家的直覺並不是沒有依據,直覺來自天天對業務和對環境的琢磨。

線下一定是新東方的重要業務之一,但是新東方的線上部分一定會越來越多。線上和線下教育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是顛覆概念,而是互補概念,這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未來教育最重要的`模式就是O2O模式,互相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提升學生針對性。

教育是一個混合型領域,不是一個單向性領域。舉個例子,網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算是一種真正的體驗。你會發現很多菜市場非常熱鬧,爲什麼?菜市場是一種體驗。我到菜市場以後會看菜新鮮不新鮮,這是很好玩的事情,它就是一種生活體驗。教育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寧可這兩年捱罵,也不隨便做。

NBD:在創業過程中,您有沒有覺得哪些時候最難?

俞敏洪:那就挺多,現在就最難,做事業最怕站在“十字路口”。你根本搞不清這條路最終會通向什麼地方。對我們來說,要有明確目標。

一個人最怕的是,判斷一件事情發展方向自以爲是對的,但實際上是錯的。我現在怕的是,每天忙十多個小時,結果發現自己做的事情,最後歷史評價說是錯的,那就要命了。

NBD:在A股市場,與新東方同業的全通教育股價一度高居首位,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俞敏洪: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理性的市場應該是不管翻多少倍,都應依據公司的業績來進行配比,衡量標準是其現在的收益或未來收益。

全通教育現在的市值大概是220多億元,曾超過500億元,這種狀態儘管跟股市波動有關係,但我認爲這背後也存在估值不理性帶來的結果。基於這些判斷,我也在想新東方要不要回來,擔心回來以後,可能今天市值達到1000億元,明天又變成500億元,到時我會有丟了多少錢的感覺。

NBD:您認爲現在的創業熱潮存在泡沫嗎?

俞敏洪:任何東西都會有泡沫,其實我不是特別鼓勵大學生創業,除非你有特別好的項目、特別成熟的個性以及能拿到投資公司的錢。能拿到投資公司的錢,意味着有像我們這樣成熟商業團隊在幫你做判斷。但實際上,我們洪泰基金成立以後,看了5000個項目,但到現在也只投了50個。如果沒有人給你投資,千萬別用父母的錢創業,老老實實把書讀完再說。

俞敏洪演講精彩觀點

培養創新能力很重要,未來中國經濟繁榮必須靠才能。真正的教育是先培養素質,一個沒有道德基礎的人,想培養成世界上偉大的人是不可能的。創業者的三個基礎:理想、思想和創想。創業者需具備的四個要素:認清自己、積累經驗、要成爲領袖和善於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