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村官創業致富夢

學識都 人氣:1.25W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再多苦,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穫。即使需要面對種種困難與挫折但只要秉持着‘只要不放棄,激情滿懷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相信今天面對的殘酷將會換來明天的美好。”面對創業這個話題,利川市東城街道辦事處土橋村主任助理覃越這樣回答。

女大學生村官創業致富夢

在利川,提起“隆源柴火竈”,的士師傅們都知道,他們會經常載客去這裏品嚐“柴火竈”的特色。

3月11日下午5點30分左右,記者慕名來到利川市名興北巷“隆源柴火竈”。當見到“隆源柴火竈”的主人覃越時,她正好匆匆地從東城街道辦事處土橋村趕回來。覃越帶着一副黑色的眼鏡,見到記者後顯得有些靦腆。在“隆源柴火竈”,覃越就創業這個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走進“隆源柴火竈”,一股撲鼻的香氣襲來,讓人不禁流出口水,想去嚐嚐這美味。“王哥,您好久沒有來吃飯了,歡迎歡迎啊,今天想吃點什麼菜?”快速進去換了圍裙後的覃越走出來,與客人一一打招呼。

客人們圍坐在一張“竈桌”旁,竈的中間放有一口直徑70釐米左右的大鍋,地上堆着乾柴,鍋下面是一個小竈。

“我們就是把農村用的竈安裝到桌子上,用柴火竈現場煮飯菜,做出的`飯菜就很香、很好吃。”覃越簡單的向客人介紹了一下柴火竈的特色。“我點了2斤臘排骨,1斤土雞肉,還有一些素菜。”客人王俊說,他經常帶自己的朋友來“隆源柴火竈”吃飯,覺得這裏的飯菜很有特色。

下午6點剛過,店裏的8張桌子就已經全坐滿了客人,覃越笑着說:“晚上來我們這裏吃飯,一般要提前預定,因爲工序較慢,晚上每桌只開一次餐”。看着因沒有座位而離去的客人,覃越只能解釋“不好意思,歡迎下次再來。”

客人們已經點好菜,只見覃越將木柴燒燃,拿起鍋鏟,炒起了菜。覃越邊做別給客人介紹,她們主要是把肉炒幹後,然後往裏面加上大骨湯,燉上半個小時。

“我們的客人來不僅是吃飯,更多是一起交流,所以在我們燉菜的時間裏,他們就可以聊天交流。”覃越說,而且這時的菜香還可以徹底激發客人的食慾。

  一次偶然的旅行點燃創業夢

說起覃越的創業夢,她總是緬甸的說:“我沒有想過那麼多,只是國家政策好。”覃越2012年大學畢業,畢業前夕,她和幾個朋友去了河南旅遊放鬆。

在河南鄭州,覃越在一個朋友帶領下去了當地一家有名的餐館吃飯。而這頓飯,吃的正是柴火竈煮的飯,覃越看到餐館客人絡繹不絕時,她就想自己的老家利川以前不也是用柴火煮飯嗎?

2012年8月,覃越選擇回到利川東城街道辦事處土橋村當一名村官,從此邁開了人生旅途的第一步。

既然選擇了做村官,覃越就在內心深處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有所作爲。這時,在河南看到的柴火竈餐館又浮現在了覃越眼前,一股創業的衝動涌上了她心頭。

經過對市場的調查,她發現,利川還沒有柴火竈類型的餐飲,加上近年來恩施旅遊人數的增多,覃越說通了家人,2012年7月25日,“隆源柴火竈”應運而生,成爲了利川首家以柴火竈作爲特色的“農家樂”。

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剛開業時,門庭冷清。只要有空閒,覃越就虛心向周圍大型農家樂請教,和店裏廚師們一起鑽研土家菜餚的特色。創業過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支持,從資金、技術上悉心關照。一個個難題,一個個考驗,一道道難關,她都從容面對,全力化解。2012年底算總賬時,除去員工工資、水電費等開銷,開業半年農家樂淨賺了20多萬元。

如今,柴火竈平均每天就餐人數超過100人次,每個月的純收入都在4萬元以上。覃越所創辦的“隆源柴火竈”,不僅成爲了一個自主創業比較成功的例子,而且發展起以土家柴火煮飯爲主要特色的餐飲服務,將“隆源柴火竈”打造成爲了利川市的一張美食名片。

“我們都很感謝覃越,家裏有老有小,外出務工不現實,在家裏又掙不到錢。”正在忙碌的肖大姐說,她是餐館裏的一名服務員,兒子上小學,父親70多歲,都需要照顧,以前和丈夫都在外面打工,不能照顧到家裏。自從覃越創業後,她就一直在家門口上班,這樣既賺錢又顧家。目前,覃越的餐館裏共有7名服務員,家都住在附近,能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

“模式新只是新一時,關鍵還是要味道好。”面對如今餐飲行業激烈的競爭,覃越明白,“隆源柴火竈”還是要從味道上下大工夫。

覃越收穫的不僅僅是財富,更重要的是她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今年2月25日,她被州委、州政府表彰爲“十大創業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