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創業者事蹟材料

學識都 人氣:2.38W

隨着社會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選擇自主創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十佳創業者事蹟材料,歡迎閱讀參考。

十佳創業者事蹟材料

十佳創業者事蹟材料【1】

希望在不斷的尋找中失去;憧憬在不斷的失去中再現。

心隨夢動,一切皆有可能。

——題記

從一個山裏娃,一名曾經的下崗工人,到陽新縣“十佳創業青年”, 一個如今擁有三個電腦專業賣場,麾下統領一支40人的計算機專業技術團隊,一個佔全縣IT行業市場份額近80%的陽新聯創科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38歲的胡智,在創業風雨歷程中,一路揮灑青春的汗水與激情,自強不息,真實地演繹了一曲“心若在,夢就在”、不懈尋夢,追求實現人生理想與價值的動人樂章。

最初的心願:捧上一隻“鐵飯碗”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藏河,丫吉山,偏僻的陽新三溪鎮這方名不見傳的山水,以其靈秀滋潤出了胡智童年早慧的心。出生在家大口闊的普通農家,排行老玄的胡智,從貧困家庭的生活中,早早地體味到了生活的艱辛。從邁進校門的那一天起,他小小的心靈就懷揣着父母的期望,生出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好好上學,考上大學,跳出農門,捧上一隻“鐵飯碗”, 光耀門楣。

可是,就在他一心上學,以優異成績考上初中,正欲展開夢想的羽翼時,家庭的貧困卻不得使他在念初三那年含淚離開了校園,那一年他十六歲。在惆悵、無奈與苦悶中,他告別了溫暖的家,離開了那方故土,步入了社會,從此開始了自已人生的尋夢之旅。

1987年冬,適逢縣水泥廠招工,幾經周折,他被招進了縣水泥廠供銷科。此時的水泥廠是縣內數得着的幾家國營企業,能進廠當一名工人,在村裏人看來無疑是捧上了 “鐵飯碗”。幸福彷彿觸手可及,然而現實的困惑又接踵而至,終日混跡在廠裏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間,按部就班的生活,時間長了,讓他陡生出一種莫名的空虛感。

隨着,在供銷科裏跟老供銷員們外出的跑業務次數多了,看着外面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一波高過一波經濟改革浪潮,讓他敏感地意識到內地中小型國營企業所謂的“鐵飯碗”,遲早會被打破,象他這樣農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識,學會一身本領,纔是立身之本。於是他開始了重新籌劃自已的人生,以強烈遠求知慾望報名參加了湖北大學文祕專業自修學習,並開始關注與用心地鑽研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用知識充實自已,來排解空虛無聊的工廠生活。

1997年,當他曾經預感的事情,終不期而至,縣水泥廠在脫困無門時,實行了企業改制,栽員增效,胡智和衆多工人一道下崗了。就這樣他兒時夢想捧上的那隻“鐵飯碗”,被現實無情地打破了,然而生活還得繼續。

“天生我才必有用”,1998年春節剛過,懷惴着一個新的夢想,一顆狂野年輕的心,這一次他決然離開了陽新,如一匹脫繮的野馬,同鎮上許多年輕人一道奔向了南方更廣闊的天空,闖進了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帶——沿海的廣東深圳、東莞等地,他要去證明自已,沒有“鐵飯碗”照樣生存,照樣能活出個人樣。

曾經的夢想:就當一個“小老闆”

誠如一句名言,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憑着在工廠期間所學的文祕知識兼平時悉心鑽研掌握的計算機專業技術,還有農村孩子一貫吃苦耐勞、踏實勤奮的品性,胡智很快就從衆多的“打工仔”中脫穎而出,獲得了老闆的青睞,不久就被提升任爲企業的行政主管。

其後,他又爲多家企業老總相中,被高薪聘用。輾轉漂泊的打工生活,不僅豐富他的人生閱歷,更開闊了他的視野,看着年輕同事有的辭去得來不易高薪水和待遇優豫的職位而回歸故里,開工廠,看着沿海一帶很多和自已年紀相仿的年輕人,拚命努力自已創實業的幹勁,他在心裏也萌生了一個新的夢想,想自已也能回鄉當一個“小老闆”,作自已事業的主人。

心隨夢動。爲着這個願望,在此後打工期間,他除了認真的搞好自已崗位工作外,還謙虛地向那些經營管理方面的行家學習管理經驗,並留意市場行業動態,結合自身的專長考慮,最終他心中認定了計算機信息這個富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他認爲在內地不久的將來必定有着無限廣闊的市場前景。

1999年初,在利用回鄉過春節的時機,他來到縣城細心地考察了這一行業的發展情況,他發現當時諾大的縣城,竟然只有兩家門庭冷落,不到二十平米的電腦經銷商,與沿海一帶這一行業生機勃發的氣息絕然相反。實地考察的結果,讓他更堅定自已的內心的選擇,他認爲這是一種內地與沿海行業發展的時間差的體現,誰能在陽新捷足先登,誰就能贏得電腦信息行業的主動。

時不我待,1999年冬,在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後,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斷然辭職,謝絕老總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到了陽新,自籌資金——萬元,在縣城註冊開辦了集銷售、維修、計算機操作培訓爲一體的“新長城電腦經營部”,第一次當起了“小老闆”,開始了人生的創業之旅。

然而,現實與夢想之間總有着不小的差距。起初,小縣城信息化的浪潮並不象他想象中的那樣迅猛,店裏每天只有零星顧客光臨,前來接受培訓的人也不多,而行業本身的高投入與電腦技術設備迅速更新換代,卻要求他一方面不斷的追加投入,一方面緊跟發展形勢加強自已的技術培訓,既要多方籌資,又要做市場營銷,還要加強自身專業素質,這讓他感受到了當 “小老闆”的艱辛。

但是,他早已沒有退路,爲了打開局面,站穩腳跟,他除了向親朋好友藉資,或說服他們參與投資以緩解資金短缺的難題外,更是拚了命,沒日沒夜地工作,從進貨、銷售、到培訓和售後服務,他都一人幹,只要客戶需要,哪怕是再苦再累,他都咬牙堅持力爭在第一時間爲客戶解決問題。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胡智的新長城電腦經營部歷經兩年的市場磨鍊,漸在陽新聲名雀起,他開辦的計算機與網絡培訓班也紅紅火火。就在他剛嚐到了一點作“小老闆”的可心滋味時,然而信息市場發展瞬息萬變,風雲突起的形勢,又讓他陷入新的困惑。進入二00二年,由於在品牌、規模及人才隊伍上與省、市外地電腦經營商存在着差距,這使得空有地利與人和的他,在縣政府與機關部門的信息招標工程中一次次空手而歸,眼看着當一個“小老闆”美夢又將化爲泡影。

這使得胡智又一次開始用心來尋思未來的路該怎樣走?2003年他七赴省城,三赴京城學習與考察IT行業的發展形勢,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最終他認定只有走依託著名品牌,走規模經營的道路,同步建設一流營銷與技術團隊,才能在IT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贏得生存與發展。

如今的追求:作創業的“領頭雁”

失敗是成功之母。在深刻的反思與汲取過去創業成敗的經驗後,2004年6月,胡智大膽地邁出了他人生創業之旅最關鍵的一步,打出了三張牌:一與縣教育局技術裝備站聯合創辦股份制企業“陽新聯創科教有限公司”,籌資200萬元,租下興國大道縣菸草局營業面積達兩百四十平方米黃金門面,建起了陽新最大電腦專業賣場;二與北京聯想集團簽約,加入其營銷商,成爲聯想電腦這一國際品牌在陽新唯一指定經銷商;三與武漢有關高校建立長期電腦信息人才培訓與用人合作關係。胡智打出這三張牌,破解了當時陽新縣城所有的電腦經銷商受規模、品牌與人才的制約而無法與外地同行相抗衡,從而徘徊不前、發展無力、了無生機的難題。

雖說商場與戰場,然胡智心裏知道,一招先,未必能步步贏。雖說從聯創科教公司成立起,他開始逐漸佔據了縣域電腦信息行業發展的制高點,但是過去學習與創業的經驗告訴他一個成功企業,光有品牌、規模與人才等硬件還不夠,還得有良好的信譽、有科學的管理、有社會責任感與企業的精神與文化等軟件作內核支撐,否則他一樣經受不住市場風雨的洗禮與考驗。

圍繞強化企業的軟件建設,他對外推行誠信至上,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把讓顧客“買得放心,用得舒心”作爲公司的經營宗旨,把“替客戶作想,爲用戶負責”作爲服務準則,實行隨叫隨到的24小時售後服務,用心去贏取百姓對企業信任與肯定;對內則實行科學化與規範化的管理制度,堅持重用人才,嚴格按照《勞動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書》,爲他們按期繳納勞動、醫療等“五險”,實行員工生日與重大節慶聯歡慰問制度,鼓動員工大膽創新、積極學習,保障員工工資高於陽新同行業平均工資水準,用人性化的管理贏取員工對企業的認同與愛心。

與此同時,胡智還堅持把商業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的企業發展思路。一手堅持緊抓機遇,大力拓展業務範圍,拓展網點佈局。短短三年間,使聯創科教公司成爲了我縣IT行業唯一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法人企業,躋身我縣政府指定採購協議供應商,並先後榮獲省級消費者滿意單位、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以及省家電與網絡信息產品服務行業百家示範點光榮稱號。形成了主營業務涵蓋電腦及其配件、耗材、數碼器材、辦公設備、安防監控報警等電子產品銷售、電腦網絡與監控和KTV工程設計安裝及維護、軟件開發、銷售等於一體專業化、綜合性的公司,業務網點遍及全縣14個鄉鎮,市場覆蓋率達到全縣IT行業的80%。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胡智的聯創公司仍創造出了一個業界奇蹟:全年實現銷售收入——萬元,上繳國家利稅——元,2009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萬元,安排大專生就業人數達40人。顯著成績,贏得北京聯想集團中南區主管的關注,確定把該公司列入縣級旗艦店重點建設。

而另一面他則不忘飲水思源,積極回報社會,肩起應盡社會責任。今年爲紀念五四運動90週年,公司出資贊助舉辦了全縣中學生紅歌會,讓年輕的學子在嘹亮紅色經典歌曲聲中得到了教育、純潔了思想;而四年來,在他的帶動下他和公司的員工們爲支援山區的教育事業,支助貧困學子先後四度捐款捐物,摺合人民幣近兩萬元。

付出就有回報。在今年五四青年節中他被評爲全縣“十佳創業青年”, 這無疑是社會對胡智在人生創業路上優異表現的一種肯定與褒獎,然而在他看來這更是一種鞭策,他說:現在的夢想就是願作一名創業的.“領頭雁”,爲身邊有志創業青年當活的教材,作好的示範,因爲有所作爲纔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十佳創業者事蹟材料【2】

我叫XXX,系金貴鎮聯星村人,1973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90年初中畢業後,進入社會,開始創業。先後從事過道路工程、信息網絡、餐飲服務等工作。

1990年,初次走入社會的我,經親戚介紹,進入了一家大型公路工程公司,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憑藉着自己的勤奮努力和細緻認真,從一名名不見經傳的資料員幹起,一步一步走上了技術員的崗位,先後參與了石中高速等自治區重點公路工程建設。在工作中我起早貪黑,頂烈日冒酷暑,兢兢業業,掌握了大量修建公路的技術,成了工程隊的一名技術骨幹,並且可以獨立指揮工程。爲了提高自身素質,更好的開展工作,我還利用工作之餘參加了自治區建築學校的公路工程函授學習,通過學習,達到了助理工程師的文化程度。通過幾年的摸爬滾打,我掌握了一定的技術技能,不再滿足現有工作,想向更大的方向發展,想獨立成立工程隊,承包工程,但是因爲資金不足,最終作罷。

後來又涉足了運輸等行業,但是由於業主拖欠料款等因素,我最終脫離運輸業。

1999年,爲了照顧年老體弱的父母,我回到了家鄉金貴鎮。在照顧父母的同時,當看到周圍的鄉鄰常常因購買到假種子假化肥造成欠收,他們那悲痛欲絕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我,發誓要爲鄉親提供優質服務,確保鄉鄰購買到優質化肥和優質種子。我心裏又慢慢燃燒起了創業的激情,通過東拼西借,籌措了幾萬元,開辦了一家農資店。幾年來,我恪守誠信,嚴把質量關,親自到正規廠家進貨,購買優質籽種,爲老百姓服務。有時,農民因手頭緊,沒有現錢,我就佘給他,有的生活實在困難,無錢購買,我就主動送給他,因此博得了周邊羣衆的一致好評,並連續多年被工商局>稅務局評爲誠信納稅戶。幾年來由於我誠信經營,農資店的生意一直紅紅活活,我自己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在金貴街上蓋起了兩層小樓。

2001年,當我看到金貴鎮羣衆因信息閉塞,文化生活單調而思想意識落後的情況後,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在金貴鎮開辦了第一家網吧,爲當地羣衆提供了巨大的信息來源,使許多羣衆得到了致富的信息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周邊許多農村青年農民在農閒時也經常到我的網吧裏上網學習娛樂,不再打架滋事,喝酒賭博,使他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005年,爲了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更好的創業,我拋家舍業,隻身來到了廣東中山市,投入50多萬元,在廣東中山市開辦了一家清真餐廳,通過我認真打理,餐廳經營的有聲有色,並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於故土難離,思鄉情結作祟,2008年在賀蘭縣開展全民創業活動的感召下,我捨棄了自己在廣東的事業,毅然回到了金貴鎮,充分利用自家閒置的房屋,開了一家有特色清真餐廳,和妻子一起認認真真經營,吸納8名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平均月工資800元左右。目前生意紅紅火火,年繳稅金近萬元,還解決周邊了部分困難羣衆的生計問題。

幾年來,儘管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通過我努力打拼,不斷的實現了我的自身價值,不斷提高了我的家庭生活水平,爲社會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十佳創業者事蹟材料【3】

現年36歲的XXX是個農村退伍軍人,在岐山經營着一家看似不大的餐館,但是隻要認識他的人都會說:小夥子腦子靈活,能吃苦,不服輸,是個能人。說到岐山大家都會想起岐山擀麪皮,就是這個人,把岐山幾百年來的特色小吃--------岐山擀麪皮做的有聲有色,他的連鎖加盟店已經在全國有136家,最遠的加盟店已經開到了美國,加拿大,臺灣等地。3年來培訓全國各地的學員600多名,直接帶動1000多人就業,簡接產生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每年銷售的辣面,調料,3000多噸,機器設備400多臺,爲岐山本地企業的發展和帶動地方就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記得岐山縣一位副縣長曾經說過:趙恩強企業不大,但是他是個產業鏈的連接中心,有了他才使岐山擀麪皮這個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聯成一條龍,擰成一股繩,做大做強,做出實力,做出品牌。

悟道,得道,行道,傳道。--------他是一個傳道者。

大家都知道做小吃吃苦耐勞是最基本的,起早貪黑也是必須的,正是他在部隊練就的軍人本色爲他從事小吃行業打下了基礎,從2008年創業以來,他都每天凌晨3點起牀,帶領學員和員工做麪皮,到6點前都必須送到每個店裏,3年來,他都風雨無阻,騎着三輪摩托送貨,冬天,凍得手腳都腫的穿不上鞋了,2008年他在無意中看到西安的張軍擀麪皮,河南的二胖擀麪皮,苗老太擀麪皮在全國大量開店,招收學員,甚至好多人只知道河南擀麪皮而不知道岐山擀麪皮,他很痛心,自己從小吃擀麪皮長大的,祖祖輩輩吃擀麪皮,在岐山本地從事擀麪皮加工生產的農戶有上千家,大多是祖傳的,然而由於農戶大多都是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才使岐山擀麪皮這個金字招牌沒有給本地人帶來可觀的效益,反而使得河南人看到了商機,做出了名堂。經過在全國多地的考察,他發現岐山擀麪皮在全國尤其是北方適應性強,推廣方便,複製簡單,經濟效益可觀,所以決定大力發展岐山擀麪皮。2008年11月,他貸款3萬元投資擀麪皮機器設備,廠房,先後拜訪岐山各地的麪皮老藝人,學習技術,建網站,註冊:御京粉,商標,開始批發擀麪皮,在批發過程中培訓學員,改進機器,統一配方和製作工藝,3年來,從麪皮批發,零售,培訓,到機器設計,改進,銷售,到技術輸出,連鎖加盟,走出了一條以岐山擀麪皮爲主,其他岐山小吃爲輔的康莊大道,從一個看到小吃行業的悟道者,到精通技術的得道者,再到發展推廣的行道者,最後成爲一個思己利人的傳道者。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飛越,完成了鳳凰涅盤的成功。成爲岐山歷史民俗文化,岐山小吃文化的傳播者。

誠信無非是言而有信,對企業家而言,欠債還錢是檢驗一個人做人的標準。

XXX有一句口頭禪:活着不欠死人的錢,死了不欠活人的錢。在08年金融危機中趙恩強不但虧光了100多萬的積蓄,還把朋友,親戚的錢也虧在了股市裏,他欲哭無淚,頭髮成片成片的脫落,好幾次在河邊打算自盡。當他看到自己的親戚朋友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時,他堅持了下來,給好多當時讓他代炒股票的親戚朋友打了借條,挨個給人家保證不管十年八年都會把錢還完,揹着60多萬的債務,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3年來,就開着自己那輛三輪摩托送貨,好幾次幾個朋友都勸他買輛二手面包車吧,最起碼冬天不冷,他說:我還沒還完帳,咋能這樣做呢,省吃儉用,給每個債主還賬成了他辦企業,賺錢的最大心願。到現在債務基本還清,他自信的說:再有一年,等還完債我就好好大展手腳,把岐山小吃做的更好,更快。

2011年他加入了岐山縣餐飲商會,岐山縣工商聯鳳鳴商會,岐山縣文學聯合會,還成功的開辦了以宣傳岐山民俗文化和小吃文化的企業內部刊物《西岐周刊》。 趙 恩強 用自己的睿智與毅力,一路艱辛,一路風雨,打造了人生與事業的又一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