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語故事作文10篇

學識都 人氣:4.9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成語故事作文10篇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今晨,起了個大早。

天氣晴好,久違的陽光,今天一定會如約而至。

想到今天將有兩場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久鬱的激情就要釋放,心裏已是陽光明媚。

可是,一個人的早飯後,久等沒有信息。給負責人打手機,竟然是“關機”。昨天與跟班的工作人員見了一面,也未留她的聯繫方式。

七點半了,負責人才開機。他說:“今天的演講全部取消了。因爲擔心今天會下雨。小李沒給你打電話嗎?”

出門已經五天了。只有昨天上午進行了一場演講,聽衆還在雨中零落。其他的時間,只能是閒居。

最近一段時間,單位裏忙碌異常:三年級學生實習、二年級學生上課、新生報到、新生開學典禮、新生軍訓,而我卻困居於南陽油田!

此時的心境,竟如羝羊觸藩。

羝羊觸藩:

拼音:dīyángchùfān。

解釋: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用角抵撞籬笆,角被卡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周易·大壯》:“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用羝羊觸藩來形容我今天的心境,竟是駝背掉到坑裏,貼切!

看來,今天的時間,我也只好用來溫習“羝羊觸藩”這個成語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一天早上,我吃完早飯來到了學校。當我走到班級門口時,我驚喜地發現地上有一張5元的紙幣。我心想:如果我撿了把它交給老師,找到失主後,老師一定會表揚我的。可是,當我彎腰撿錢時,又走來了一個我們班最調皮的學生。我知道,肯定要開始一場大戰了。

我正想着,那個調皮學生已經走到我的面前了,他看了看我,問:“你在幹什麼?”我吞吞吐吐地說:“沒……沒幹什麼?”

他往地上看了一看,發現了地上的5元錢,假裝怒氣衝衝地說:“好呀,發現了錢居然不和我分享!”說着,就彎下了腰去撿錢了。

我見了,心裏着急了起來,心裏想:如果錢被他搶走,他肯定不會交給老師,只會拿去買吃的東西。這樣,我就不會被老師表揚了。想到這裏,我鼓足了勇氣,上去一把抓住了他,想去把他手裏的錢搶過來,可是,他一下子就把我摔倒在地上。我踉踉蹌蹌地爬了起來,又衝上去抱住了他,就這樣,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混戰。

過了一會兒,我和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我和他的心頭一震,原來是班長。

班長疾步走了過來問道:“這錢是誰的?”我和他說:“是……是撿的。”班長一聽,一把將5塊錢拿了過去。

剛巧老師來了,班長就把5塊錢交給了老師,老師知道是她拾到的,大大地表揚了她一番——班長就是班長,拾金不昧美名揚。

我和那調皮同學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了。

哎,這真是同學相爭班長得利呀!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羣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鏡面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佈什麼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着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面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麼模樣的!”

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聖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隻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隨後,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後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後,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聖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

一羣盲人分成了幾夥,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着衆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牀,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瞭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牀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爲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爲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爲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爲,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大家都聽說坐井觀天這個成語吧,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新編的坐井觀天。

自從青蛙和小鳥聊過天,聽小鳥說外面的天地很大,心裏半信半疑,直到有一天,那隻鳥又落到井邊喝水,青蛙忍不住問道,“小鳥小鳥,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是真的嗎?”,小鳥翻翻白眼,沒好氣的嗯了一聲。青蛙就躍躍欲試的說,“要不我出去,你帶我去看看好嗎?”小鳥說,“沒問題!”於是,青蛙離開了曾經自豪的井底。

看到外面寬闊無邊的天空,看到高高的大樹,輕輕的小草,一棟棟房子,別提多興奮了,小鳥責驕傲的說,“走吧,帶你我常去的農夫家先美餐一頓。”到了農夫家,看到了那麼多的美食,青蛙覺得外面的世界太美好了,自顧自的享受起來,正在這時,農夫回來了,看到了吃的肚子鼓鼓的肥青蛙,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哈哈……今天有肉吃啦!”青蛙聽到農夫的話,嚇了一大跳,剛想逃走,可農夫已把門和窗戶關的一隻蚊子也飛不出去,青蛙絕望了。

青蛙心想,外面的世界時很美好,但危機四伏,享受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成語故事大賽現在開始”。主持人嘹亮的聲音在教室上空迴盪着。接着,魯老師說:“下面請第一組選手上臺。”我是第一組的成員,便和大家一起上臺抽籤。

輪到我了,經過我的精挑細選,終於抽中一張。媽呀,這竟是我最不會說的一條成語故事?“閉門思過”。我心想:蒼天呀,這也太不公平了吧!沒辦法,我只好翻開成語書,臨時抱佛腳嘍。時間飛快如流,不一會就到了我,看着別人的慘敗,我心想:算了,豁出去了,人必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我還是“死”得“重”一點吧。這時,我的心中如有隻小鹿在蹦,老平靜不下來,可一想起他們的慘敗,我感到責任更重了,也更緊張了。我邁着沉重的步伐走上講臺,鞠了一個躬,便說了起來:“話說古時候……”只見我不但不緊張了,反而越來越自信了,還時而擺擺頭,時而皺皺眉,加上了一些動作。故事說完了,一看分數,竟是滿分,我笑得合不攏嘴。這時,只見觀衆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們真倒黴,只一人加了分。”還有人說“這算不了什麼……”

不一會兒,就到了三小組,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他們組任珂男了。只見她扎着個馬尾辮,穿着件白色的短袖衣,胸有成竹地上講臺。看她時而點點頭,時而睜大眼睛,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奇的東西,不一會兒,她講完了,我心想:她講得真好,可真是強勁的對手哇!臺下,有人點點頭,還有人豎起了大姆指……

隨着大家的議論聲,成語大賽結束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將李廣。他精於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爲“飛將軍”。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着一隻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爲老虎一定中箭身亡,於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麼大的力氣,於是想再試一試。他往後退了幾步,張弓搭箭,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疑惑不解,於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明目張膽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韋仁約,字思謙。因“仁約”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矱之名偕音,爲了避諱,他就廢名用字,稱韋思謙。他爲人剛正,敢於直言。

唐高宗時,韋思謙擔任監察御史,負責對各級官吏的政績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瞭解到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他人土地一事。雖然褚遂良當時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韋思謙毫不畏懼,仗義執言,上書彈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書令的職務,貶爲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懷恨在心。

時隔幾年,褚遂良官復原職,重新擔任中書令。他利用職權對韋思謙打擊報復,把韋思謙貶到外地當一個七品小縣官。

大家對韋思謙的遭遇很同情,勸他以後要圓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權貴了。但是,韋思謙態度堅決地說:“大丈夫要敢於直言,敢作敢爲,遇到損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就決不放過,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豈能碌碌無爲,只圖保全妻子兒女呢!”

【釋讀】明目:睜開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形容有膽識,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後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出處】《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爲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在《中華成語故事》中,這個成語——“程門立雪”是一個值得大家去深刻體會的成語之一。宋朝時,有一位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敬,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學習的一段小故事。楊時在青年時代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爲老師,學到不少知識。四年後,程顥逝世了,爲了繼續學習,他有拜程頤爲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四十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一天,天空濃雲密佈,眼看一場大雪要到。午飯後,楊時爲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一起去程頤家。守門人說程頤正在睡覺。他們不願打擾,便在門口守着。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的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口守着。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他們在門完雪地裏等了很久,便。趕快叫他們進去。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厚了。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讚。這個成語所表達的意義已經非產明顯,就是要讓人們知道——學習的優異,需要汗水的付出,纔有回報。然而,現在的這個時代,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這種刻苦努力的精神,越來越少,希望通過這個成語,能讓大家找會這種精神。

成語故事作文 篇10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裏養了許多隻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爲七顆。

於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約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爲怎麼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爲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羣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量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爲自己取得了勝利。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