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

學識都 人氣:1.59W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

班超(字仲升),東漢時期扶風郡安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人。他在明帝(劉莊)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時,跟隨奉車都尉竇固與匈奴打仗,立下功績。接着被派遣到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肅邊沿一部分和蔥嶺以西中亞一部分地區)進行聯絡工作。他先到了都善。國王早已知曉他這個人,對他非常敬重。但是隔了一段時間,突然變得冷淡了。班超召集一起去的三十六人說:“你們感覺到都善國王最近對我們很冷淡了嗎?這必定是北方匈奴也派遣人來聯絡他,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道究竟應該順從哪一邊

的緣故。聰明的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就能發現出來,何況現在事情己經很明朗了。”

經過打聽,情況果然就是這樣。於是班超約集一起去的人飲酒,並且問:“你們與我如今都處在危險的境地。匈奴派來的人才到幾天,都善國王就對我們很冷淡。假如讓都善國王把我們綁起來送給匈奴,豺狼就會把大家連骸骨一起吃掉。你們說,怎麼辦?”大家堅決地同聲回答:“不管是死是活,我們都聽從你的安排。”班超激動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惟一的辦法,就是在今天夜裏用火攻擊匈奴派來的人,把他們一齊消滅。只有這樣,都善國王纔會誠心歸順漢朝,我們也就大功告成了。”

這天夜裏,由於班超的智勇,和同去的三十六人的奮力死戰,最終用少數的人力戰勝了多數的匈奴人,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焉:怎麼。後來人們就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來比喻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怕艱險、敢於鬥爭,才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2

【釋義】:

比喻爲不經歷險境就難以取得最後的成功。

【故事】:

公元73年,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帶了三十六名勇士,先來到鄯善國。國王開始時對他們很尊敬,可是沒過幾天就變得冷淡起來,班超一行人認爲,一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來到這裏威脅引誘國王,使得國王搖擺不定,不知究竟應歸向哪一方。於是他們喚來了接待匈奴的胡人嚴加拷問,果然不出所料。於是班超把這胡人禁閉起來,然後將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來喝酒,伺機行事。酒正酣時,班超下決心說:“不進老虎洞是不能捉到小老虎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下唯一的辦法是趁着天黑,用火攻擊匈奴派來的人,讓其猝不及防,然後將這些人全部消滅。消滅了敵人,國王就會嚇破膽,我們便可大功告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3

公元73年,東漢明帝的高級侍從官竇固奉命征伐匈奴,41歲的班超被任命爲假司馬。在這次征戰中,班超立了戰功深受竇固賞識。不久,竇固派他和軍中的高級參謀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帶了36名勇士,首先來到鄯(shàn)善國。國王開始對他們很尊敬,但過了幾天忽然變得冷淡起來。班超與手下判斷認爲,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來了,國王態度搖擺不定,吃不準服從哪一方的緣故。於是把接待他們的胡人叫來,威脅說:“匈奴使者來了幾天,此刻在哪裏?”

那胡人很惶恐,招認了實際情況。班超把胡人禁閉起來,然後把36名勇士全部集合起來喝酒,喝得暢快的時候,班超激怒大家說:“你們和我都在這極遠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貴。現在匈奴使者來到這裏才幾天,國王對我們的'禮節和敬意就終止了。如果他逮捕我們,把我們送給匈奴,那我們連屍骨都會被豺狼吃掉。你們看,這事怎麼辦?”

他的下屬表示了同一個意願:“現在處於危急關頭,願聽從您的命令。”

班超下決心說:“好,不進入老虎洞,不能抓到小老虎。眼前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趁着黑夜,用火攻擊匈奴派來的人。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驚,這樣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消滅。消滅了這些敵人,國王就會嚇破膽,我們大功告成,事業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動計劃。當天夜裏正颳大風,班超帶領勇士們悄悄來到匈奴使者的駐地。他佈置10個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後,並跟他們約定,見火燒起來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餘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門兩側。不一會兒,班超順着風勢把火燒起來,頃刻間戰鼓齊鳴,殺聲四起。匈奴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班超親手殺死3個敵人,勇士們殺了匈奴使者和隨從30多人,還有100多人被燒死。

接着,班超去見鄯善國王,並把匈奴使者的頭顱拿給他看。國王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對他作了解釋,並且加以撫慰。這樣,國王終於決定靠向漢朝一邊,並且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去做人質。

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由此而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4

[釋義]不進老虎洞,怎麼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不從事實踐活動,就難以獲得真知。

[出處]南朝·宋·範譁《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是東漢名將,有一次,他奉漢明帝的派遣出使西域。公元73年,他帶了36個隨從,首先到達鄯善國(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淖爾西北)。

當時,鄯善國正受到匈奴的欺負,每年都要給匈奴進貢。這次聽說班超作爲漢朝使者前來,當然十分高興,對班超等人的接待很隆重,並安排他們在使館住下。

過了幾天,鄯善國的人對班超他們忽然冷淡下來。班超分析,肯定是匈奴派的使者也到了,挑撥鄯善國與漢朝的關係,鄯善國王不知該親近哪邊,纔對漢使改變了態度。

於是,班超找來鄯善國負責接待他們的官員,證實了他的判斷,並且瞭解到了匈奴使者的人數、住處等情況。班超把自己的隨從人員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現在情況很緊急,鄯善國對我們的態度已不太好,還有可能迫於匈奴使者的壓力,把我們抓起來交給匈奴。”

大家聽了班超的話,都表示一定聽從班超的指揮。班超又說:“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麼能抓到小老虎呢?我們現在的惟一辦法就是殺掉匈奴的使者,消滅了他們,鄯善國就只有與我們合作,我們也就大功告成了。”然後班超就與隨從們商量好了具體的辦法,作了具體的分工,就等晚上行動。

到了晚上,正好颳起了大風,班超帶領隨從們來到匈奴使者住的地方,佈置好了以後,班超在前門放起火來。一時間,有的擊鼓吶喊,有的衝進去砍殺,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班超他們終於把匈奴的使者和隨從們都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向鄯善國王說明情況,揭露匈奴的陰謀,鄯善國王知道了這一消息,嚇得臉色都變了,趕緊同意與漢朝永結友好,共同對付匈奴,班超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