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學識都 人氣:2.73W

兒童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兒童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從前,有個人買了一堆水果,有梨兒,也有棗兒,坐在路邊上吃。有個老頭兒看見了,對他說:“小夥子,梨兒可不能多吃呀。它雖然對牙齒有好處,可是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青年人就問:“棗兒吃多了呢?”老頭兒說:“棗兒對身體是好的`,可吃多了對牙齒不好,也不能多吃。”青年人看了看梨兒,又看了看棗兒,想了一會兒,說:“哈哈,我想出了個好辦法!我吃梨兒就只用牙齒嚼,不吞到肚子裏去。吃棗兒,我就把它整個兒吞下去,不用牙齒嚼。”說完話,他就拿起一個棗兒放在嘴裏,直接吞了下去。沒想到,他一下子就被棗兒噎住了。

“囫圇吞棗”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囫圇”就是完整的,整個兒的意思。有人唸書只顧死記硬背,或者含糊了事,不去理解書裏所說的內容,可以說他是“囫圇吞棗”。

【成語】: 囫圇吞棗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解釋】: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 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舉例造句】: 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看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朱自清《論詩學門徑》�

【近義詞】: 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反義詞】: 含英咀華、細嚼慢嚥、融會貫通

【歇後語】: 吃棗子不吐核

燈謎】: 吃棗子不吐核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真

【英文】: bo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