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順之年的成語解釋

學識都 人氣:6.71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成語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耳順之年的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分享。

耳順之年的成語解釋

【漢字書寫】:耳順之年

【漢語注音】:ér shùn zhī nián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爲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六十歲。

【耳順之年的意思】: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六十歲的代稱。

【耳順之年的近義詞】:花甲之年

【耳順之年的反義詞】:無

【耳順之年的故事】

語出自《論語.爲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上文可譯作: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學有所成);四十歲時遇到事就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清楚理解聽到的話);到了七十歲能達到順着心願做事,而不會超越社會所認同的規矩。

【耳順之年例句】

東漢.班固《漢書.蕭望之傳》:“至乎耳順之年,履折衝之位,號至將軍。”

哲夫《中國檔案.高層決策寫真》八:“維納已過耳順之年,精力似有不濟,聽別人報告時,鼾聲大作,數分鐘後輪他上臺做評論,只得王顧左右而言他。”

【耳順之年造句】

1、她萎靡不振,白髮蒼蒼的樣子,無論誰只要隨便瞧看一眼,就會斷定她必然超過耳順之年。

2、一個耳順之年,坐領退休金生活的人,對一切事物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來面對是見怪不怪的。

3、而現在,耳順之年的他們更傾向清淨的生活。

4、寫作之於張潔,已成爲人到耳順之年自我靜觀默照的一種方式。

5、在中國文化中,六十大壽是吉慶的。人在六十歲時即到耳順之年。

6、已過“耳順之年”的王國春精神矍鑠,說話時更是擲地有聲。

7、已經到了耳順之年的老王,還經常關心國家大事。

8、而我爺爺不僅過了耳順之年,還穩穩當當的踏上了奔七的路程。

9、已到耳順之年的.他,此時卻不得不頑固不靈。

10、可我父親他老人家今年剛好耳順之年,我見您風采不凡,青春正茂,足具不愁不悔之態。

11、老軍門已過耳順之年,花白的鬍子稀稀疏疏的垂在下巴上,懊惱之情溢於言表。

12、耳順之年能有這樣的體力,這樣的心境,整個清風鎮也找不出幾個。

13、渡戾大師剛過耳順之年,留長髯,舉手投足滿是精幹,主持修武的他正在武學大進的時候,威風凜凜。

14、那是一個巨大的籠子,裏面大的已達耳順之年,小的方纔十歲。

15、青春是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懦,進取壓倒苟安;如此銳氣,弱冠後生有之,耳順之年,則亦多見,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16、年老時,你能想像最炫的謀生方式是?南韓的潛水婦女在耳順之年,仍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海里尋找食物。

17、此刻天下豪傑賞臉都大駕寒舍,我李某人萬分榮幸,想着在下已經到了耳順之年,很多事情已經是力不從心,莊上事情都已經交代下去讓榮恆去做了。

18、伴隨着一陣中氣十足的爽朗笑聲,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從內間走了出來,看摸樣怕是已經進入耳順之年,卻不顯老邁姿態,步履輕盈、面色紅潤。

19、乾隆的眸子炯炯有神,身板挺的筆直,面上榮光煥發,哪裏像是個奔着耳順之年去的老者,益發顯得英武不凡。

20、不平散人與追魂散人對視一眼,兩人霜鬢斑白,一晃眼,見面時雙雙已過六十耳順之年,頓感韶華易逝,彈指一揮間,已是半百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