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5.84K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精選6篇)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1

活動目的:

1.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珍惜別人的關愛和幫助,樹立回報意識和奉獻意識。

2. 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3. 培養學生感恩的價值觀,真正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的發展,激發學生的自我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入(5)

樹木爲了感激春的到來吐露新芽;鮮花爲了感激夏的到來競相開放;碩果爲了感激秋的到來掛滿枝頭;雪花爲了感激冬的到來把大地母親銀裝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我們更應具有感恩之心。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學會感恩 教師板書

我們沐浴着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着人間的真情長大,在我們的身邊每時每刻都有那麼多的人在幫助着我們。你最想感恩誰呢?指名說

二、感恩父母(15)

(1)感受父母的愛

是的,最能激起我們心底的感恩的就是“父母”了。當你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費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係扣子....教你洗臉,教你梳頭髮.教你擦鼻涕,擦屁股.教你做人的道理.你是否記的他們教會你的的第一首兒歌?你是否記的曾經經常逼問他們自己是哪裏來的?你是否還記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指名回答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的愛一直伴隨着我們成長,不論我們走到哪裏,不論我們有多大年紀,在父母的心中,我們永遠都是最需要被保護的孩子。我們一直不斷的索取,父母一直不斷的奉獻。

可是面對父母那沉甸甸的愛,我們平時又是怎樣對待的?指名說

(過度)這樣的抱怨,你是不是已經習以爲常?

(2)我們卻 對愛 視而不見

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的一輩子恩情“視而不見”。

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麪攤,香噴噴熱騰騰,她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麪攤的主人是一位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邊就問: “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麪?” “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沒關係,我請你吃。” 麪攤主人很熱心的說:“來,你坐下,我下碗混沌給你吃。” 很快,老婆婆端來一碗混沌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忽然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裏。 “你怎麼了 ?”老婆婆關切的問。 “我沒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淚水,對面攤主人說:“我們又不認識,而你就對我這麼好,願意煮混沌給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了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聽了,平靜的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一碗混沌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媽媽煮了十多年飯給你吃,你怎麼不會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混沌,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站在路口張望…… 母親馬上就看到了她,臉上立即就露出了喜色:“你這個淘氣包,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趕快回來吃,菜都涼了。” 這時,她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這個故事又告訴你什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可是我們卻對父母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3)用語言讚美來感恩父母

我們成長的每一步滲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體現着父母深沉的愛。我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掛念着你們,祝福着我們,今天讓我們一起用最真摯的心去讚美他們!

是您將我帶到人間

教會我在成長中如何走過溝溝坎坎

是您領我認識世界

天寒地凍時將我雙手放入懷中溫暖

您用愛心穿引的線

那一針一線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風箏您就是拉動風箏的線

如果我是一條船您就是燈塔是港灣

這就是父親的愛這就是父親的情

她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變桑田

但父母的愛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

(4)用行動踐行來感恩父母

傾聽了同學們的心聲,我感受到了你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我想:你一定已經準備好了,要用行動來感恩陪伴我們走過一生的父母,我們只要怎麼做,他們的心就會很溫暖呢?

我要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爲我的操心;

我搶着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

我經常哼哼小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

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我們正在背誦的《弟子規》的入則孝部分,對於我們該怎麼做,給予了很好的指導,誰願意給大家背一下?父母呼……

三、感恩一切

其實我們不僅僅應該對父母始終抱有感恩之心,還有我們的師長、我們的朋友……

與那些殘疾人相比,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我們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世界上,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讓我們一起感激一切使我成長的人:

感激生育我的人,因爲他們使我體驗生命;

感激撫養我的人,因爲他們使我不斷成長。

感激幫助我的人,因爲他們使我度過難關。

感激關懷我的人,因爲他們給我溫暖。

感激鼓勵我的人,因爲他們給我力量。

感激教育我的人,因爲他們開化我的矇昧。

感激傷害我的人,因爲他磨鍊了我的心志;

感激絆倒我的人,因爲他強化了我的雙腿;

感激欺騙我的人,因爲他增進了我的智慧;

感激藐視我的人,因爲他覺醒了我的自尊;

感激遺棄我的人,因爲他教會了我該獨立

四、教師總結

我們有太多值得感恩的理由。願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學會感恩!讓我們同唱一首《感恩的心》,結束我們的班會。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2

一、 活動主題:學會感恩

二、 活動目的:通過這次活動,隊員們瞭解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感恩意識,激發感恩之情,同時付諸行動。

三、 活動準備:

1. 收集有關感恩的資料。

2. 閱讀有關感恩的故事。

3. 全體隊員積極準備活動。

四、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中隊“學會感恩”主題中隊活動現在開始。

1.全體起立,出旗,敬禮。

2.唱隊歌。

3.全體坐下。

(二)主持人:同學們,你們讀過這首詩嗎?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知道這是一首什麼詩嗎?知道它的意思嗎?通過我們今天的主題中隊活動,你就會知道它的內涵啦!下面請欣賞我們的節目!、

(三)1. 詩歌朗誦:《母親》

母親,母親像冬天的太陽一樣,在我遇到挫折時,他會鼓勵我、安慰我,溫暖我的心。

母親,母親像黑夜裏的一盞明燈,在我迷失方向時,她會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

母親,母親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獨、無助時,她會陪伴我、支持我,給我充滿信心。

母親,她一天到晚爲了我而忙碌,不辭辛勞,無怨無悔, 所以,我要說,媽媽感謝您!我愛您!

2、遊戲:體驗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讓每個學生在腹部綁上一個特製沙袋,沙袋就象徵着肚子裏的寶寶,然後走下樓梯,拿書再走上樓梯、過獨木橋,最後再把書放在書架上坐回原位,從而讓學生們通過遊戲感悟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和痛苦。

3.話題討論:由遊戲延伸出:爲什麼要感謝父母?

4.女生獨唱:《燭光裏的媽媽》

5.折千紙鶴:發給每一個同學一張紙,讓同學們在紙上寫上最想對父母說話,最後折成千紙鶴。

6.集體合唱:《感恩的心》

(四)主持人:同學們,知道一開始我讀的那首詩是什麼了嗎?對啦,就是《遊子吟》。而這首詩又有什麼含義呢?是的,就是告訴我們要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五)老師總結:學會感恩,就是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親身感受父母的艱辛、父母的愛,心靈深處受到感動,懂得理解、寬容、體貼、關愛,懂得孝敬父母是爲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樂生活之源,讓每個人的心中充滿愛心,使學習更有動力、生活更有意義。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3

活動目的:

感恩,來自於心理的滿足,來自於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於一種回報他人和社會的良好心態。對父母心存感恩,因爲他們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他們的一次次牽扶,讓我們在遠離父母的時候,放飛理想。對老師心存感恩,因爲他們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讓我拋卻愚昧,懂得思考,在學習的歷程中實現自我。對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爲他們讓我在這塵世間不再孤單,讓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脈相連。對朋友心存感恩,因爲他們給了我友愛,讓我在孤寂無助時傾訴、依賴,看到希望和陽光。感謝曾幫助過我的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我發現生命是如此豐厚而富有。感謝肯接受我幫助的人,他們用淡淡的柔弱讓我可以把這份善良延續。

感恩,能夠促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於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對抗,多些寬厚,多些友善,多些快樂,使人有積極的人生觀,有健康的心態,能夠善待他人的誤解與錯誤。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纔會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纔會理智地面對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從容地面對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帶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感激。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爲,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爲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設計思路:

根據目前絕大多數學生爲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這一特點,強調要讓他們學會對自己所擁有享受的一切懷有感激之情非常重要。只有先懂得感恩,纔會懂得關愛和回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爲,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爲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在整個主題班會過程中我們會以多種藝術形式讓同學們體會親情友情的重要性,也配合讓學生互動參與的討論環節,讓他們自己談談對感恩的體驗和感悟。最後在班主任的寄語聲中,讓學生的精神再一次昇華。

主題班會流程:

1、班主任講話導入班會主題

2、詩朗誦《感恩父母的愛》

3、詩朗誦《感謝您,老師》

4、講故事感恩他人

5、班主任總結

6、主持人領演,全班學生一起表演《感恩的心》

主題班會過程:

班主任講話:我們沐浴着愛的陽光成長,我們滋潤着人間的真情長大。我們差不多都已經習慣了接受別人的關愛與幫助,並且認爲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在美國感恩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國定假日。在這天。具有各種信仰和各種背景的美國人,共同爲他們過去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蒼的恩典表示感謝,並虔誠地祈求上帝來年繼續賜福給他們。那麼在一個這樣特殊的日子裏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課前,我們讓同學們蒐集了一些關於感恩方面的資料,現在請大家來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請幾個學生談談資料,談感受。及時總結(課件出示感恩父母、老師、)

思考:什麼叫感恩?你應該對什麼人進行感恩?

學生隨意發言

教師總結:

課件出示:小結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馨;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親情、友情,那麼這世界將是一片孤獨的黑暗。正因爲有人施恩,有人報恩,我們的生活才變得鳥語花香。現在就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激的心走入今天的活動主題——感恩。請主持人上場。

王家鵬: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六年級《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石樂萌:無論你身在何地,有兩個人,他們始終佔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他們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

王家鵬: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 那就是父母的愛

石樂萌:從父母那兒,我們索取了許多許多,對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又回報了多少?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中華兒女自古以孝爲先。

王家鵬:今天,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走進成長歲月中父母爲我們撐起的那片天空,看一看父母爲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兩位同學將爲我們獻上一篇朗誦《感恩父母的愛》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感恩父母的愛

女:是您 將我帶到人間

教會我在成長中

如何走過溝溝坎坎

是您領我認識世界

天寒地凍時

將我雙手放入懷中溫暖

您用愛心穿引的線

那一針一線

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

男:如果我是風箏

您就是拉動風箏的線

如果我是一條船

您就是燈塔是港灣

這就是父親的愛

這就是父親的情

她柔柔如水 輕輕如煙

深沉如海 恩重如山

(合)鮮花可以枯萎 滄海可變桑田

但父母的愛 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

石樂萌:要感謝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和幸福的生活。

王家鵬:我們還應該感謝老師,在人生道路上老師永遠是那盞最亮的指路燈。千言萬語都說不完我們對老師的感謝——(合):“老師,您就像辛勤的園丁,我們就是可愛的花朵;老師,您就像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

請欣賞詩朗誦:《謝謝您,老師》

謝謝您,老師

女:是誰,播下萬古遠點的夢幻?

男:是誰,耕耘遍野燃燒的心願?

合:是您,我們敬愛的`老師!

女:您將青春融入滴滴燭淚,

記下了人類永遠的讚歎。

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

在校園裏希望澆灌。

男:您用青春寫出無悔的人生。

您用真情譜寫最壯麗的詩篇;

合:您的愛,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

讓我們深深地向您鞠一躬,

真摯的說一句——

謝謝您,老師!

石樂萌:“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同學們,剛纔大家說了關於感恩父母,老師的話題。王家鵬:感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它做起來很簡單。當他人向你投來友好的目光時,你要回贈一個親切的眼神;當得到他人幫助時,你要投去一個甜甜的微笑;當你受到他人鼓勵時,你要說聲“謝謝。”

有這樣一個故事:

感恩他人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爲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着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着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爲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爲她做點什麼。

一直爲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着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麗的年輕女子沒有看懂那幾個字,她早已不再記得那個男孩和那杯熱牛奶。然而,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讓感恩走進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吧!因爲,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感恩是一種歌唱方式,感恩是一種處世哲感恩更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每個人便都會擁有無邊的快樂和幸福。

石樂萌、有一種行爲叫做感恩,擁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麗的

王家鵬、有一種行爲叫做感恩,做着感恩的事的人是高尚的。

石樂萌、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王家鵬、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內心獨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銘心之謝,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思想境界。

石樂萌、學會“感恩”,就會懂得尊重他人,發現自我價值;

王家鵬、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視,就會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重新看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

主持人合:我們應該感激朋友,是他們爲我們送來了真誠的友誼;我們應該感激他人,是他們的關愛讓我們感覺到了生活的溫暖;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是他們讓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感謝老師,是她們讓我們變得聰明而有智慧。我們要感謝我們命運的恩人,是他們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多姿多彩。下面我們請班主任講話。

班主任總結:

漫長的人生是一場苦旅,學會感恩就會變得幸福。我們不僅要感激父母,老師和生命中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們,還要感激我們生命旅途中遭遇到的所有幸與不幸。感激傷害過你的人,因爲他磨鍊了你的心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爲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那些絆到你的人,因爲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爲他教會了你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還要感激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感激我們生存的每一個空間,學會用感恩的心面對大千世界和云云衆生,把愛心傳遞給那些需要它的人們,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很幸福。

主持人1、感謝班主任的總結。2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1感激老師的培育之恩。2感激生活中他人對我們的關愛,(合)願我們大家人人都學會感恩,時時感恩。

全班齊唱《感恩的心》全體起立。

伴隨着優美而充滿溫情的旋律,主持人引領着全班同學用手語演繹着這則感恩的故事。

全體請坐。主持人宣佈: “六年級《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4

一、導入主題:

1.猜一猜

“秋高氣爽節日到,落葉翩翩來祝賀,校園到處喜洋洋,辛勤園丁好快樂。”同學們,你們猜一猜,這首小詩是說的是哪個節日呢?(教師節)教師節是幾月幾日?

2. 教師節來歷

同學們知道了教師節是每年的九月十日,但是教師節是怎麼來的,你們知道嗎?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就旨在肯定教師爲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同意了國務院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爲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3.感受師愛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二、介紹一位你最喜歡的老師

1.介紹喜歡的一位老師

同學們,現在我們是小學生了,我們高高興興地上學校,遇到了好多好多老師啊,他們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讓調皮的我們變成會體貼幫助別人的人,培育我們成爲成熟懂事的少年,在這麼多的老師當中,你最喜歡哪位老師,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我最喜歡的老師是....老師,我想對你說....)

2.學唱《我愛米蘭》

剛纔同學們介紹的一位位自己喜歡的老師,深深地打動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也感動了我,老師爲培養下一代嘔心瀝血、默默地奉獻着,有一首歌“我愛米蘭”,情真意切地把老師比作米蘭,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播放:我愛米蘭。歌詞:老師窗前有一棵米蘭, 小小的黃花藏在綠葉間。它不是爲了爭春纔開放, 默默地把芳香灑滿人心田。 ……老師窗前有一棵米蘭, 小小的黃花樸素又平凡。 它不是爲了讚揚纔開花, 悄悄地用青春把祖國裝點。啊,米蘭,像我們敬愛的老師,我愛老師 就像愛米蘭……)

三、講故事,明道理

在古代沒有教師節,但是有很多尊師故事卻廣爲流傳:(1)北宋學者楊時尊師好學,一次他和同學去洛陽拜見老師程頤。當時正值三九嚴寒,天空飄着雪花,來到老師門前,只見老師在打瞌睡,他們不願打擾,就靜靜地肅立在門前的雪地裏。程頤醒來看到他們,連忙讓進廳堂,這時門外的積雪已有一尺多厚,這就是著名的“程門立雪”的故事。(2)1937年,當徐老60壽辰之際,毛澤東特意寫賀信祝壽。他在信的開頭寫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他還號召全黨向徐老學習。

四、學生互動,你說我說

談談“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什麼樣的?“尊敬老師你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交流)

五、總結詞

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要懂得尊敬師長,學會感恩,在二十八屆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對所有老師說一句“敬愛的老師,我們感謝你!”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5

設計思想:

我在《家庭教育》這本雜誌上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流淚的蝦》,內容大

概是這樣的:兒子從小就喜歡吃蝦,媽媽每天都從菜市場定量買來鮮蝦給兒子吃,媽媽每天都是幫兒子剝殼,看着兒子將蝦肉全部吃完。儘管物價上漲,收入微薄,但媽媽仍節衣縮食,鮮蝦照買不誤。有一天,12歲的兒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媽媽買來的17只蝦,吃膩了剩下最後一隻,媽媽看着盤子裏剩下的蝦,伸手去抓,想嚐嚐多年未聞的蝦味,可是,兒子卻對媽媽尖叫起來:“這蝦是我的,不准你吃!”此時媽媽的心裏別提有多難受,流下的眼淚剛好滴在手中的蝦上,分不清是媽媽的眼淚還是蝦的眼淚。看完後我感慨頗深,我現在所教的學生都是“90後”,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而且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比較特立獨行,以自我爲中心,對父母的關愛理所當然的接受,許多人都不知道父母親的生日。學生由於住校的緣故,平時在家時間較少,跟父母的交流也自然少些,即使回到家裏也很少幫助父母分擔家務,父母的辛苦學生也很少關注。因此開展“學會感恩”主題班會活動,意在激發學生對感恩的意識,瞭解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的艱辛。

活動目標:

1、讓學生認知父母的養育之恩。

2、讓學生學會對有恩於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勞動。

3、讓學生感悟到真情的回報,不只是對父母簡單的物質與精神上的回報, 重要的是以自己成人、成纔來回報父母,從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感恩的心》,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主持人在播放歌曲的同時,講《感恩的心》由來的故事。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爲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纔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着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爲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裏,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着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爲媽媽太累,睡着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裏還緊緊地拽着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卻發不出一點聲音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爲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爲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着,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聽了上面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讓我們再聽聽兩個故事:

1、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xx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症”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麼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年輕母親捨身救兒:20xx年8月27日下午,瀋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揹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採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我的全部。”

主持人提問:想必大家還聽過許多這樣的事,如暴走媽媽陳玉蓉的故事,從這些故事裏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髮言)

二、講自己與父母的故事,感受親情。

1、請學生講: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學生思考後講故事)

2、列一個表格,列舉父母爲我們做了多少事,花多少時間。我們爲父母做了哪些事,花多少時間。

(學生互相交流後在全班交流)

1、父母爲我們做的事真的是很多很多,我們一定要感激我們的父母。下面播放一曲《燭光裏的媽媽》送給大家。

(聽歌曲《燭光裏的媽媽》)

三、理解父母,明確誤區,提高認識。

1、歌曲太令人感動了,我想不少的同學和我一樣,都沉浸在對父母的感激之中。可是,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知道理解父母,感激父母呢?下面請聽一封父親寫給南京大學兒子的信: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爲我們家幾代裏出的惟一一個大學生之後,心裏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卡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爲你驕傲。雖然現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上大學不是憑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繭巴和出身成分,有些人還要用人格去換。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爲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裏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週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着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咋樣的,你知道嗎?

後來,隨着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爲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詞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

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嫺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後我並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裏,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爲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裏,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1、聽了這封信,大家有什麼感想呢?

(學生髮言,談自己的看法)

2、大家來討論下面同學的做法:

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馬上學習。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但小林卻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餘的。

小剛是一名初一學生,在學校裏活潑開朗,可回到家卻不願和父母講在學校的事,有什麼心事也不願和父母講,總是一個人呆在屋裏。問他爲什麼,他說:“父母只會嘮叨,和他們沒什麼好說的。”

在課堂上,老師批評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贍養父母的錯誤行爲。小明說:“等我工作後,每月都給父母生活費就行了。”只是每月給父母生活費就是孝敬父母嗎?

(學生交流,明確誤區)

3、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學生髮言)

4、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用實際行動去感激父母,孝敬父母呢?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四、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

1、在生活中,我們除了要感激父母,還應該感激哪些人呢?

(學生髮言)

2、下面請聽詩朗誦

感激生育我的人,

因爲他們使我體驗生命;

感激撫養我的人,

因爲他們使我不斷成長;

感激幫助我的人,

因爲他們使我度過難關;

感激關懷我的人,

因爲他們給我以溫暖;

感激鼓勵我的人,

因爲他們給我以力量;

感激教育我的人,

因爲他們開化了我的矇昧;

感激傷害我的人,

因爲他捂滅了我的心術;

感激絆倒我的人,

因爲他強化了我的雙腿;

感激欺騙我的人,

因爲他增進了我的智慧;

感激藐視我的人,

因爲他覺醒了我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爲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凡事感激,

學會感激。

3、是的,我們要學會感恩,不僅感激父母,也應該感激所有對我們有幫助的人。“凡事感激,學會感激”,讓我們大家齊唱《感恩的心》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放音樂,齊唱)

以學會感恩爲主題的班會設計方案6

設計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

課前準備:

1、準備反映父母愛的歌曲《母親》《世上只有媽媽好》《聽媽媽的話》。

2、準備一篇震撼心靈的母愛故事。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班會正式開始前輕聲播放音樂《母親》,兩主持人在音樂聲中入場。)

男:是誰?將我們帶到了人間,讓我們有了第一聲啼哭.

女:是我們敬愛的父母.

男:是誰,牽着我們的手,讓我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女:是我們敬愛的父母.

男:今天就讓我們感恩父母吧! 合:我宣佈孟興莊中心小學四(3)班“體驗親情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請欣賞歌曲<<母親>>,以及歌曲背後一個感人的故事. 同學們,聽了這首歌,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你想對故事中的這位母親說些什麼? 1、學生自由說感受這樣感人的故事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

我們再來看:《一條未發出的短信》

寫道: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記住媽媽永遠愛你!

女: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

男:父親一直牽着我們的手;

女:父母的愛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黑暗裏的一束光明。

男: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2、同學們,從上面的兩個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其實生活中如同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枚不勝舉。我們的媽媽雖然不像故事中的這兩位母親那樣,但是她們一樣是偉大的,一樣做了許多令我們感動和讓我們難忘的事。現在請你講一下: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

同學們,父母爲我們做了很多很多,但父母並不能每時每刻都在做令我們特別感動和高興的事情,但是,孩子,請你記住,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父母對子女總是毫無私心的。總是無怨無悔地付出,

二、感恩父母(學會做人)

1、巧解誤區:

現在我們懂得了,要孝敬我們的父母,要回報我們的父母,但現在你們還是學生,是不是學習成績優秀了或只講學習就是孝敬父母了呢?下面這兩個學生的做法是否正確呢?如果不對,你認爲應該怎樣做?

①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馬上學習。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但小林卻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餘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學習成績再優秀也不行)

②一位學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爲了媽媽,我應該好好學習,等我參加工作後,每月都給父母寄些生活費就行了,也不會再讓媽媽做又苦又累的活,讓媽媽過上最好的日子。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大家很有辨別能力,我想以後這些事再也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孩子們,下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了,你打算送什麼禮物給我們偉大的媽媽呢?

下面請欣賞小品《母親節的禮物》

看小品裏的淘淘她們是送什麼禮物給媽媽?看完小品以後你再決定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好嗎?

同學們,你們決定自己要送什麼禮物了嗎?

學生自由說

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要懂得孝敬父母,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當他們幹了一天的活,疲憊地回到家時,給他們倒上一杯茶水,當他們的生日來臨之時,向他們道一聲祝福的話,我想他們就會感到非常的欣慰。現在我們就把一首寫給父母的詩奉獻給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們!請全體學生起立朗讀詩歌:

你們

──寫給父母

沒有你們,便沒有我們。

是你們,哺育了我們。

是你們,拓開了道路。

沒有你們,我們的世界是殘缺的。

沒有你們,我們的生活是跛腳的。

你們的存在,使我們的世界完整。

你們的存在,使我們的生命鮮活。

有了你們,我們纔可以超越歷史。

有了你們,我們纔可以贏獲明天。

因此,我愛你們,我們愛你們。

你們給我們的

我們也可以一樣給你們:

一片藍天白雲

一輪明月朝陽

一雙眼睛

一座家園

一顆赤子之心

同學們,我們的父母爲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寫下來。然後貼到前面的愛心黑板上。

把自己寫給媽媽的話貼到前面

通過這次班會我很高興看到大家都長大了,我們59個人,59顆感恩父母的心已經緊緊的跳動在一起,讓我們從感恩父母開始,感恩我們的老師,感恩我們的同學、朋友。感恩我麼的國家。只要我麼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發現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麗,就能永遠快樂的生活在陽光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