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優秀教案

學識都 人氣:8.29K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優秀教案

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優秀教案1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讓學生學會如何感恩,進而把這種行動內化爲一種習慣。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3.形成一份倡議書,發動全校學生接受感恩大教育。

 [活動準備]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其對父母的理解程度,並對數據進行統計。

2.一位學生家長的來信。

3.收集部分學生及家長的照片。

4.收集學生成長經歷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5.製作ppt班會課件。

[活動設計]

一、 引入

師:今天,我們也就“感恩”這一話題來聊聊。首先,我想知道同學們是如何看待“感恩”的。你們認爲爲何要“學會感恩”?請同學們踊躍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感恩大討論

師:啓發,鼓勵、引導學生,適時補充,概括要點。

1. 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作用上。

2. 從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上。

3. 從上海在國際上所處的地位及改革開放的需求上。

4. 從現在的社會風氣來看。

5. 從學生的自身發展要求來看。

6. 從“感恩節”的作用來看。

┄┄

師:是啊,有位哲人曾說過:“這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何以成人;沒有老師的教誨之恩,我們何以成材;沒有朋友的友愛之恩,我們何以快樂;沒有大自然的賜予之恩我們何以雨露……我們的成長,時時接受着各方面的恩賜。相信,同學們已經打開記憶的閘門,那麼,讓我們一起來分亨你們的成長中的感動吧!

三、感恩故事大搜索

倪莉琪的故事:

張宇的故事:

薛琛的故事:

沈春霞的故事:讀父親的一封信

師舉例:1)2000屆一位學生的殘疾家長堅持每次家長會到場,只爲掌握第一手信息。

2)2003屆一位學生的母親克服種種困難來撫養他和智障的姐姐。

3)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

四、感恩大調查

問題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

問題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狀況嗎?

問題3:你知道家庭的教育費用所佔的年收入嗎?

問題4:你能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嗎?

……

師:從剛纔的調查結果中可看出,我們對父母的付出較以家長的付出是多麼地微不足道啊!我們的家長,爲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省吃儉用到教育條件好的地方買房;我們中考失利,家長把從牙縫裏摳出的2萬元掏出,只爲進重點班學習;爲了照顧孩子,家長寧願放棄優厚待遇的工作來陪孩子;只要聽到對孩子有益的書籍,營養品等,家長們毫不猶豫地掏錢。而面對幾十元一件的心儀的服裝卻斟酌再三;每一次考試,比你們還緊張,整夜輾轉反側的是你們的家長。“再若不能甘孩子”,所以家長們爲你們多了一絲絲華髮,添了一道道皺紋。孩子們,我們可以爲一個陌生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父母給予我們的種種恩情,這實是一種道德扭曲啊!感恩不待時,拿出我們的實際行動,向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感恩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五、感恩方法大奉獻

(1)爲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聊聊學習情況,談談收穫,講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

(3)多體諒、理解父母,不與父母爭吵,多爲父母着想。

(4)學會擁抱父母,說聲“謝謝”。

(5)爲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煩惱。

(6)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

(7)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8)學會尊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時送上溫暖。

(9)多做慈善事業,儘自己最大的力量爲社會、國家、人民作貢獻。

(10)列一張感恩表,記下要感恩的人,要做的感恩事,值得努力的方向……

┅┅

師:讓我們課後整理之後,形成一份倡議書,發動全校每一位學生學會感恩吧!讓我們學會不但要感恩父母,還要感恩所有關懷過我們,所有惠賜予過我們的人和物。

六、結束語

師:心存感激,生活中會少些怨氣和煩惱。

心存感激,心靈上纔會獲得寧靜和安詳。

心存感激地生活,纔會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愛大自然的一切惠賜。

心存感激地生活,纔會時時感受生活中的“擁有”而不是“缺少”。

感激不只是一種心情,而是

一種素質。

不僅要心存感激,還要學會感恩。

同學們,讓這種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吧!

倡議書

同學們:

讓我們人人行動起來,說感謝之話,懷感動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謝

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激社會的關愛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讓“感恩”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歌曲《感恩的心》

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優秀教案2

活動目的:

1、給學生一個自我反思的機會。

2、使學生了解,成長的過程需要感激使你成長的人。

3、讓學生懂得怎樣感恩,怎樣報答。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地點:多功能教室。

主講人:曹玉紅

活動過程:

一、老師宣佈活動開始,請主持人上臺,並預祝成功。

主持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難的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境;在迷茫的時候,有人爲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在跌倒的時候,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峯……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麼,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

下面我宣佈“《在陽光下》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介紹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 giving day)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於1621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爲國家假日,並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The fourth thurs day in november)爲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藉着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慶祝感恩節的習俗代代相傳,無論在岩石磷峋的西海岸,還是在風光旖旎的夏威夷,人們幾乎以同樣的方式慶祝感恩節,感恩節是不論何種信仰,何種民族的美國人都慶祝的傳統節日。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於中國的中秋節。

三、概括怎樣感恩

心存感恩,學會感激,我們要感謝母親孕育我生命;感謝父母養育我長大;感謝老師教育我知識;感謝同學賜予我友情;感謝生活藏滿理想夢幻;感謝大地哺育萬物生靈。

心存感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優秀教案3

班會背景:

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一家人圍着,疼都疼不過來,在一些孩子的心中認爲父母等對自己的關心、養育都是理所當然的,大多“以自我爲中心”,忘記對父母的付出說一聲:“謝謝”。孩子對父母的養育變的冷漠,在家任性、霸道。人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纔會充滿愛。針對當前孩子存在這方面問題,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

班會目的:

1、通過這次活動啓迪學生去體會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懂得學會感恩的良好品質是青少年學會做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2、理解學會感恩能從多方面利於青少年成長,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張重要的“通行證”;能夠聯繫實際,說說學會感恩,擁有良好道德的意義。

3、學會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於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懂得體會,感謝,學會與他人交往,爲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班會準備:

1、發動全班學生蒐集關於感恩的材料,佈置相關的討論題目

2、排練詩歌朗誦。

3、排練情景劇。

4、準備好獻給老師的花。

5、排練《感恩的心》手語劇,學習手語舞。

6、製作多媒體課件

7、佈置多媒體教室

8、打印

班會過程:

一、放一曲有關母愛的歌曲,創設氣氛,進入班會主題。

主持人開場白。引出主題: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爲我們付出了無私的愛,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着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黑暗裏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

出示“感恩父母”課件圖片

1、通過充滿真情,充滿溫馨的圖片,回憶以前跟父母一起的快樂時光,瞭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

2、提出問題:

爲什麼現在跟父母的溝通也少了,跟父母的埋怨多了?

二、班會主題: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三、班會目的:通過此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父愛、母愛的偉大以及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從而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意識,學會感恩,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班會時間:20xx年x月x日

五、班會地點:

六、班會對象:

七、班會形式:討論、表演

1、導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班會主題。(出示幻燈片5分鐘)

美國把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爲感恩節。我們中國雖然沒有感恩節,但是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及中國人基本做人原則中,都有“感恩”。比如熟語當中就有很多是與感恩有關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等。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享受着父母的愛,接受着父母、師長、朋友的關心,我們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很少想過“感恩”二字。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用心來體會如何感恩。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應該時刻感謝這些幫助你的人,感謝上天的眷顧。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衆的恩惠。

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沒有大衆助益,我們何能存於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條件!面對現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強感恩教育尤爲重要。

2、討論:觀看《感動中國》視頻材料,談談對感恩的認識(8分鐘)

學生1:所謂“感恩”,就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心懷感恩,因爲他們幫助了我們,

使我們的生活更精彩,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報答那些給自己幫助的人。

學生2:我認爲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幫助父母,要爲父母多做點家務,因爲父母生我養我不容易,要多體諒老師,努力學習,那就是感恩。

學生3: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們只有學會了感恩,生活纔會快樂,生活中才會有真摯的情感。

學生4: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

教師總結:剛纔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師想,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爲他們生養了我們;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爲他們教育了我們;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爲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雖然,現在我們不會賺錢沒什麼收入,但是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點的讓我們的父母,老師,親朋好友感動,放心。

3、小品《種瓜得豆》(6分鐘)

“講述一個女孩在父母的呵護下從小學上初中考上重點大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可當父親病了母親需要與女兒商量如何給父親治病的時候,女兒說:“我又不是醫生,你跟我商量有什麼用?”當母親讓女兒把沾滿了父親口水的溼毛巾拿到廚房清洗的時候,女兒極不情願的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着什麼穢物”.

問題1:這個小品能讓大家思考,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女兒,你會怎麼做呢?問題2:再深入的想想長這麼大是否爲父母倒過50杯水?

4、討論問題:(5分鐘)

(1)爲什麼要感恩父母?

(2)爲什麼要感恩老師?爲什麼要感恩自然和身邊的人?

(3)學生先自己考慮,然後再進行小組交流。

5、繼續討論:(4分鐘)

(1)怎樣感恩父母?

(2)怎樣感恩老師?

(3)怎樣感恩自然和身邊其他的人?

學生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討論,而後教師總結。

6、觀看尊師重道的視頻(7分鐘)

無論是誰只要走進我們學校的大門,都會感受到同學們濃濃的尊師之情。每天清晨,執勤的同學在校門口親切地問一聲:“早上好”,教師節,同學們會向老師送一張精美的賀卡。這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張張美麗的賀卡,都折射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在當今時代所綻放出的絢麗色彩。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的,當我們剛入學還不懂事的時候,是老師從細小的事情入手,耐心地指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當我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或是彷徨無奈的時候,又是老師循循善誘地啓迪我們,彷彿是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把我們的人生引向光明的彼岸。如果說學校是知識的源泉,那麼在我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最離不開的就是老師了。

尊師重教是全社會的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今中外就有許多名人尊師的故事流傳下來,成爲佳話。毛主席在給他的老師徐特立老先生的生日賀信中說道:“你是我二十年以前的老師,現在仍然是我的老師,將來必定還是我的老師。”這段話已成爲世人的座右銘,爲全國人民樹立了光輝的尊師榜樣。讓我們來舉行一次講故事比賽,聽一聽各小組收集的尊師故事。

各組尊師的故事都很精彩,接下來讓我們再來看一首膾炙人口的童謠。隨着我們慢慢長大,它可能已經被忘卻。一個體恤學生的老師,隨着慢慢長大,卻永遠忘不了。看完這首童謠,然後回答問題。

問題一:你以前有過那些不尊敬老師的行爲?

問題二:你打算今後怎樣尊敬老師?

學生1:當我犯了錯誤,受了老師的批評,總是不服氣,有時還要頂撞老師頂。其實我錯了,老師批評我,教育我,都在教我做人的道理。以後我一定虛心接收老師的批評教育,並積極改正錯誤。

學生2:我有時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開小差。有時還要講話,影響課堂紀律和老師的講課,這是對老師勞動不尊重的表現。我們應該尊敬老師,上課專心聽講,獨立思考,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完成作業,支持老師的工作,這是老師的欣慰。

       學生3:我有時在校園裏碰到老師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就低着頭從她身邊走過,沒有和她打招呼,這是對老師不禮貌的表現,以後我在校園裏一定主動向老師問好,不管她是不是我們班的任課老師,都要有禮貌。

主持人:同學們都說得很好,也認識到了我們平時行爲中的一些錯誤,並將積極改正,做到尊師重道。

八、感恩小故事(3分鐘)

1、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症”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麼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

也不能看着你死!

2、年輕母親捨身救兒:2004年8月27日下午,瀋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揹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採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某某某某的全部。”

3、《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捱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爲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4、孝順兒捐腎救母: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症後,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後,瞞着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