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的探析

學識都 人氣:1.07W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爲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育事業也隨之改革。對於高職學校來講,培養的是面向社會的人才,所以對於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教學格外重視,只爲培養出操作技術型的人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類比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的探析

 摘要:本文從類比教學法的定義、意義和作用,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從知識點、類比對象、類比方法、類比的背景和目的等四個維度給出了《計算機應用》課程中典型的可類比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的類比教學方法在三個不同的典型案例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抽象概念;類比教學法

一、應用類比教學法的原因分析

(一)課程分析

《計算機應用》,是計算機學科領域的基礎課,也是中職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理論部分含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識點,距離學生生活經驗較遠,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較大挑戰。

(二)學情分析

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以前的成績比較差,大部分都沒有把學習當成樂趣,處於青春叛逆期,但智力素質並不差,動手能力比較強,喜歡挑戰,只要願意,還是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識。

二、類比教學法概述

(一)類比教學法的定義

類比教學法,就是找兩個相似的事物,從這個事物的相同處遷移到另一個事物的學習中,也就是,聯繫舊知識,聯繫生活,聯繫經驗,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類比教學法的意義和作用

1.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爲主動學習。學生在類比教學情景中,從自己知道的,自己會的東西上去發現規律,自然有信心去學習新的知識,久而久之,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可以改變以前的學習模式,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2.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類比教學法,就是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類比變得容易化,把學生難以記憶的知識變得簡單化,通過概念性、方法性、過程性等類比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的知識點。

3.啓發學生的思維,利於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從一個事物中尋找規律,把這個事物的規律遷移到另一個事物中,求同存異,從而找到另一個事物的規律,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聯想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靈感思維和創造思維可得到進一步的培養。

三、類比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應用現狀分析

計算機教學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和抽象性,如果只憑借教材和相關輔助資料進行教學,將難以確保教學質量,所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有着重要作用。類比教學法在許多學科領域中都有着廣泛應用,這種方法主要將相似的兩種事物、概念或者方法進行對比,對學生較爲熟悉的內容進行拓展,突出事物特性,之後再將這種特性轉移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根據一種事物的特性去了解另一種事物,明確課程內容的規律、概念。很多教師在講解計算機病毒、計算機回收站等內容時都採用了類比教學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通俗易懂,能更好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學科知識。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病毒時,教師可將計算機病毒與生物病毒進行對比,生物病毒能侵入機體,並對機體造成一定破壞,具有潛伏性、隱藏性、破壞性等特徵。計算機病毒亦如此,所以做好殺毒處理至關重要。

四、類比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具體實踐

(一)《計算機應用》可類比的教學內容

類比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的應用,按照教材順序(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版爲例)記錄在表格中。如下表1如下:

(二)類比教學法的應用過程

1.概念性類比——以計算機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爲例。計算機系統類比於學生所熟悉的人體,硬件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軀幹”,是物質基礎;軟件系統則是建立在這個“軀幹”上的靈魂。在講解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時,先讓學生討論,提到計算機,大家會想到哪些部件?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都能說出看得見的.鼠標、鍵盤、顯示器、主機等。除了這些,還有哪些部件,這些部件的功能又是什麼,學生往往比較難理解其中的知識點。將人體的各器官類比於計算機的各部件組成,這樣,學生就能理解計算機的各個部件的功能,知道CPU是核心部件,相當於計算機的“大腦”,輸入設備類比於人類的“眼、耳、鼻、口等感覺器官,內存類比於大腦的記憶功能等等。再參考人體結構圖,引導學生畫出計算機硬件系統的連線圖,由此讓學生理解計算機的各部件之間的關係。一個人有了健康的軀體,若沒有靈魂是不行的,計算機系統也是如此,只有硬件系統的計算機是“裸機”,還不能正常工作。人類是靠思想來推動和主宰軀體,計算機是靠軟件系統來操作硬件。一個正常的人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靈魂,同樣的,一臺計算機要能夠正常運行,也必要要有完好無損的硬件系統,還要有健康穩定運行的軟件系統。

2.方法性類比——以二進制的數制特點爲例。講解二進制的知識之前,先帶着學生一起數數,從0粗略的數到100。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十進制的規律。接着,我們就知道了二進制的位權規律,詳解如下:之後再根據十進制的運算和進退位規律和方法,類比出二進制的運算,逢二進一。實踐證明,用十進制的知識類比遷移到二進制的學習中來,學生能快速掌握所學的知識。

3.過程性類比——以計算機信息存取爲例。計算機信息的存取過程:外存→內存←CPU,上課的時候,先問學生吃飯的時候我們是怎麼把鍋裏的人吃到嘴裏,鍋裏的飯裝到碗裏,人吃碗裏的飯,電腦也是一樣,外存的信息放入內存,CPU從內存讀寫數據。另外,用不同的碗具吃飯,不同的容量大小,吃飯的速度也是不同的,相同的,CPU的兩大性能指標字長和主頻,也是一樣的道理。字長即每次處理多少位數據,可類比爲吃飯中的每口吞多少飯,主頻即每秒處理多少次,可類比於每秒吃幾口飯,這樣就可以將CPU的單位時間數據吞吐量與人單位時間內的吃飯速度類比聯繫起來。

五、結語

本文將類比教學法應用到《計算機應用》的課程教學,筆者於實際課堂中,按照該方法開展教學,學生都能容易理解和掌握課程中的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全國計算機MSoffice一級考試的通過率。

參考文獻

[1]曹瑞.類比教學法初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6):5-8.

[2]江志華.淺談類比教學法在操作系統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8,(08):203-204.

[3]張曉燕.信息技術抽象概念與原理應用類比教學法的適應性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309-310.

[4]何志鋒.朱文昌.吳德福.計算機應用項目教程[J].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8.1.

[5]李宏林.類比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成效[J].情報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