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與改革探討

學識都 人氣:2.91W
    摘 要:國際貿易實務作爲一門實踐性的科學,主要反映國際貨物買賣的內在規律及其表現形式。目前,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偏重理論,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院校在教學內容上缺乏明顯差別,教材不能很好地滿足外貿實踐的需要,對該課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以及教材的編纂等微觀層面。如何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時效性,如何加強校際合作以整合資源,如何細分課程以彰顯特色成爲當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和改革的重點。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課程改革
  《國際貿易實務》主要涉及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國際金融、國際運輸與保險等學科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知識的運用,是國際貿易專業的主幹、核心課程之一。設置此課程的目的就是要探索並總結國際貿易實踐的一般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進一步指導實踐。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如下特徵:一是注重操作性和實踐性。學生學習該課程後能從總體上把握進出口業務操作的全過程,並熟練掌握具體操作的細節,具備比較豐富的國際商務知識、風險防範意識和實際業務操作能力。二是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該課程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外語基礎和計算機處理能力,並要求掌握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市場營銷學、經濟法、保險學、國際物流等領域的相關知識。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在二十世紀初進入我國的高等院校。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內學者開始立足本國國情,積極致力於國際貿易實務本土化研究。[1 ]新中國成立後和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全面恢復,許多大專院校紛紛設立國際貿易專業,一大批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相繼問世,涉及的對象幾乎涵蓋國際貿易實踐的所有環節。各院校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建設上不斷創新,努力嘗試雙語教學、實踐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模式。當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建設要從國際貿易實踐的一般規律及其所表現的新特點出發,緊密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的`層次和對象,同材施教,培養優秀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不能很好地理論聯繫實際
  國際貿易實務在本質上是一門實踐科學,該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必須與實踐結合。然而,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和其他專業的畢業生相比,除英語能力較強外,其他方面缺乏明顯優勢。這主要因爲當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片面強調理論知識和已有經驗,在課堂教學中爲了使授課內容能夠以更加形象。生動、豐富的方式得以體現,過分注重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模式,而不是將重點放在教學內容本身的時效性和操作性。教師的講授從書本到書本,容易與外貿實際業務脫節。
  2、教材編纂和選用方面比較混亂,教學內容滯後於實踐
  目前,開設有國際貿易專業的院校多達數百所,這些院校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材編纂和選用上缺乏差異性和針對性。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院校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上大同小異,教材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的教學需要。據統計,截止2007 年3月有關國際貿易實務的教材多達300 多個版本,這些教材雖名稱各異,但在內容和結構體系上差別不明顯。[ 2 ] (各院校之間缺乏充分的交流與合作,不利搞校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此外,由於國際貿易局勢變化較快,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往往滯後於實踐。一般而言,新政策的出臺和新理論的出現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其作爲教學內容被納入教材則耗時更久。例如:UCP600 於2007 年7 月1 日正式生效,但許多2007 年以前出版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仍然以介紹UCP500 條款爲主,這類教材由於不能及時更新就會滯後於國際貿易實踐,使用這類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
  3、實踐性教學環節較少,學生動手能力差當前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實踐性教學環節普遍較弱,學生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與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