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與對話-淺析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內在精神

學識都 人氣:1.81W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審美觀,通過剖析中國傳統建築藝術與“天人合一”思想的關係,說明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無論造型、藝術表現形式及處理手段等都和“天人合一”的審美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內在精神,同樣也是現代建築藝術發展和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建築藝術;傳統文化;天人合一

感知與對話-淺析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內在精神

一、中國人“天”的概念與“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以至中國文化中最古老、最廣泛的概念。它不但是中國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體系,如道家、中國化了的佛家、法家、陰陽家、兵家、農家、醫家,以至風水、氣功、武術、房中術……的出發點與歸宿點。[1]
  “天人合一”學說起源應在巫術時代或萬物有靈論的時代。根據史學與考古學,中國在周以前,天的概念並不發達。發達的倒是“帝”或“天帝”的概念,大體上就是祖先神或其擴大。部落酋長或者巫師可以直接與之對話。人間一切事情都要通過占卜,得到能“降人福祉,決人休咎”的“帝”的旨意以後,才能決定。後來到了周朝,“帝”的概念爲“天”所替代。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一方面民間流行十分迷信的經緯學說,一方面大儒董仲舒又提出一個完備的“天人感應論”,把天的一切都與人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說“人有三百六十節,象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有四肢,副四時數也……”。[2]由此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確認皇帝應當“法天而治”的理論。這個理論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朝以及對後世都有長遠的影響,比如皇宮的建築就是一個例子,今天北京的故宮就是“象天設都”的最後代表。地上的紫禁城完全是與天上的紫微垣相對應的。 道家“天”的概念是對宇宙及其運行規律最徹底的抽象。老子的著名言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這中間的天就是這麼個宇宙萬物最高抽象的天。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三教合一”的文化。中國哲學成熟於宋理學,宋理學集諸家之大成並融會貫通,從而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宋理學心目中的天始終是有道德傾向的天,而人則始終是有天性善性的人。”[3] “天”的概念與“天人合一”思想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思想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二、天人感應相通與“善惡有報”
  “天人感應論”由漢朝大儒董仲舒提出,主要是把天的一切都與人的一切相比附及認爲天人感應相通等。天人感應相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感應相通,一是人與神靈之間的感應相通。這兩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合二爲一的。因爲在古人看來,神靈往往是通過一定的自然現象來顯示其存在,即所謂“天垂象,見吉凶” [4]。人們通過觀察天象就可以感知天意。故中國古代天子有用於觀天象的“靈臺”,感天意以察人事,以行其政。 天人感應的基本含義是,人的善惡行爲能夠被天所感應到,並予以反饋,給人降福或降禍。原始道書《太平經》說:“天之照人,與鏡無異。” [5]人的一言一行,均受到天地的監視。“爲善,天地知之;爲惡,天地亦知之。”[6] 天人“以類遙相感動”。[7]中國民間經常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抱”“心誠則靈”等便是對此最樸素的註解。
  “天人感應論”由漢朝大儒董仲舒提出,主要是把天的一切都與人的一切相比附及認爲天人感應相通等。天人感應相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感應相通,一是人與神靈之間的感應相通。這兩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合二爲一的。因爲在古人看來,神靈往往是通過一定的自然現象來顯示其存在,即所謂“天垂象,見吉凶” [4]。人們通過觀察天象就可以感知天意。故中國古代天子有用於觀天象的“靈臺”,感天意以察人事,以行其政。 天人感應的基本含義是,人的善惡行爲能夠被天所感應到,並予以反饋,給人降福或降禍。原始道書《太平經》說:“天之照人,與鏡無異。” [5]人的一言一行,均受到天地的監視。“爲善,天地知之;爲惡,天地亦知之。”[6] 天人“以類遙相感動”。[7]中國民間經常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抱”“心誠則靈”等便是對此最樸素的註解。
  儘管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則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環境的變化對人體會產生各種影響,人類的活動也會影響自然界,轉而又對人類造成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天人感應論畢竟是一種神祕哲學,“因果報應”更是一種唯心主義觀點,但這對中國人傳統觀念產生的深刻影響我們不能否認。
  在這裏有兩個關鍵的詞語不能不特別指出:一個是仁,一個是誠。
  “仁”最初的意思就是“仁者愛人”,本來是比較簡單的愛的觀念。但是後來一直髮展到“仁者混然與物同體”,這個仁也就成了“與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完全成了“天人合一”的自覺,而且成了溝通天人的一個形而上的概念。
  “誠”最初的意思也無非是真實無妄。但是後來就發展到了張載所謂:“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這裏說的誠就是人用以知天、同天的功夫,也成了溝通天人的一個形而上的概念。[8]
  三、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