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對接性探析

學識都 人氣:8.25K

近年來,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對於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方面都有了極大地進步.語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基礎階段的教育都高等院校的教育,語文這門學科都貫穿其中,可見其重要性.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對接性探析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漢語言文學教育之間的斷層現象及斷層成因,一方面從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語言學與文學兩大分支入手,深入探索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之間基於學科本質的內容對接性;另一方面從縱向與橫向維度入手,探索了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之間基於學科滲透理論的全面對接。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 語文教育 對接性

語文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對我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於受到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一直存在斷層[1]。從學科本質來講,二者在對接過程中的內在聯繫未被充分挖掘,從學科滲透理論來看,二者在對接過程中未能有效結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目標。因此,在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應實現有效對接。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出現斷層現象

1.教學內容斷層

語文教育包括多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學生都有其各自特點,且不同階段的教學方法與目標也各有所異,因此語文教師要能夠全面深刻地把握不同階段的教育目標,根據相應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將漢語言文學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傳授。然而,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存在明顯的教學內容斷層現象。中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未能將漢語言文學中的語言及文學知識全面、系統化地向學生傳輸,實現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有效對接;另一方面也未能將語文教育與文化傳承及思想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使中小學生不能自覺地從國內外優秀文學作品中汲取先進文化及思想。

2.教學過程斷層

無論是漢語言文學教育,還是語文教育,其目的都是爲了培養具有過硬實踐能力的人才。漢語言文學教育作爲培養優秀語文教師的重要途徑,必然要高度重視教育的實踐性。然而,目前我國漢語言教育的現狀卻是實踐課程極少,甚至一些非師範類專業院校並未對該專業學生安排實習機會,這難免會造成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對接的教育過程斷層,使中小學語文教育不能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極大地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斷層成因

1.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我國的傳統教育理念是將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應試上,即使語文考試能拿高分,也不一定能具備很強的語言表達與應用能力,這種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理念,無論是在人際交往,還是文學創作中都未有效發揮語文教育的重要性。近年來,儘管我國制定了以素質教育爲宗旨的新課程標準,各中小學正努力實施與改進,但應試教育理念依然存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是造成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斷層的根本性原因,過於注重應試教育,使得語文教育忽視了對學生語言文學素養及文化內涵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升。

2.語言與文學教學內容有限

漢語言文學教育應通過對大量文學作品的解讀及語言現象的分析,讓學生去發現語言發展與延續的規律,去領悟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優秀文化與思想。但是,由於從事語文教育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所接受的語言及文學教學內容有限,致使他們不能廣泛涉獵國內外各方面文學典籍,也未能深入研究各種語言現象及語法規律,致使其無法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語言及文學內涵的滲透,豐富學生的思想,造成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的斷層,同時也影響了語文教育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3.忽視了學科之間的融通性

任何學科之間都存在着一定的聯繫,語文教育亦是如此。漢語言文學是語文教育中的一個分支,因此,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必然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繫。但除此之外,語文教育作爲一門語言藝術教育課程,也必然會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等學科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繫。但是,由於我國教育理念中長期忽視學科之間的融通性,致使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出現斷層,並深刻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中小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基於學科本質的內容對接性實現路徑現代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從學科內容方面探索二者的對接性,重建我國現代語文教育的高素質和高質量,弘揚我國語言文化精髓。

三、基於學科本質的內容對接性實現路徑

現代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從學科內容方面探索二者的對接性,重建我國現代語文教育的高素質和高質量,弘揚我國語言文化精髓[2]。

1.以語言現象爲基礎

漢語言文學關注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強調優秀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而語文教育是一門以語言教育爲主的學科,因此,二者的對接應語言現象爲基礎,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一是應在課程教學時,將語言作爲學習的養料,讓文學中蘊含的深層次文化內涵深入學生心靈,久而久之,使學生在談吐間都能表現出強烈的文學與理性光芒,提升其人文修養與品格;二是應加強對中小學生進行現當代文學及傳統古典文學的優秀文學作品鑑賞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將文學作品中的精華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文學創作當中,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而且也實現了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有效對接。

2.以文學情感體驗爲媒介

情感體驗在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以,二者對接應以文學情感體驗爲媒介,重視情感體驗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在語文教育中自覺投入到文學作品情感意境中,深入體會文章深意,真切地感受大千世界的真實、善良與美好。3.以文化傳承爲關注點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作爲我國優秀文化的延續和發展的搖籃,在二者對接過程中,我們還應針對不同的語文教學內容,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文化傳承爲教育關注點,向學生傳遞更多語文教育中的優秀文化思想,將漢語言文學中的優秀理念和思想融入目前的語文教育中。

四、基於學科滲透理論的全面對接實現策略

1.開放教育理念的對接

在目前新課程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都開始發生新的變化,開放性成爲其重要特點之一。爲此,一方面教師應多給學生灌輸開放性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在授課過程中不斷改進自身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上還要多給學生提供上臺講解的機會和小組討論的機會。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在未來從事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才能真正落實到實踐中。

2.建構知識的對接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知識體系和建構知識的方式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在高等院校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知識方面的對接,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頭腦中自覺地將所學知識聯繫起來構造一幅知識結構圖。當漢語言教育專業學生自己掌握了知識的建構方式時,就可以幫助他們在未來從事語文教育時也帶領學生進行知識建構,從而實現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的對接。

3.人文關懷的對接

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對接,既要考慮二者關係的對接,又要考慮二者與課程、教師及學生之間的對接,這主要體現在以人文關懷爲連接紐帶,教師對學生情感的關懷。因此,在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之間實現人文關懷的對接,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語言文化知識,還能塑造其良好性格與品格,達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4.社會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對接

教育的目的就是應用於實踐,學生能夠把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並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才表明其真正掌握了所學習的知識[3]。所以,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對接還可通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來實現。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語言現象爲基礎,以情感體驗爲媒介,以文化傳承爲關注點,通過學科本質性探索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有效對接;以開放教育理念的對接,建構知識的對接,社會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對接,人文關懷的對接爲切入點,通過學科滲透理論探索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之間的全面對接。

參考文獻:

[1]韓家勝、康佳瓊:《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對接性思考》,《語文建設》2014年第20期,第21頁。

[2]郝國榮:《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的四個有效對接》,《教育探索》2012年第3期,第54-55頁。

[3]徐景宏:《淺談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年第32期,第164,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