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舞與太極觀念的融合發展

學識都 人氣:3.27W

現代舞技術訓練中的放鬆組合是一種逆向性思維,與太極的“鬆、靜、柔”頗爲相似,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現代舞意識與太極觀念融合發展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查看

現代舞與太極觀念的融合發展

前言

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將內心的情感外化成舞蹈動作和高超的技藝呈現給觀衆,也是表演藝術的形式之一。舞蹈是內心情感表達到極限的再體現,情感卻是舞蹈動作的靈魂再體現。美國的伊莎多拉·鄧肯和露芙·聖·丹妮絲兩位舞蹈家爲現代舞奠定了基本的基礎和藍圖,鄧肯崇尚自由和自然其創作靈感源自於古希臘文化,她的現代舞是用自由、自然和古希臘文化揉和和加工的產物,是來詮釋舞蹈生命的表現。鄧肯創造出自己的現代舞動作體系,由於這種體系的教學是學生自己編創舞蹈動作,以致鄧肯的舞蹈創作並沒有流傳下來多少,但她的創作精神和理論知識卻影響了美國舞蹈界,後被稱爲“現代舞之母”。

舞蹈家丹妮絲和鄧肯在創作理念和吸取的理念是不同的,丹尼斯在動作上崇尚自然,在創作靈感上把東西方舞蹈進行了融合,豐富了動作的創新性同時也樹立了現代舞的新形象,其創作資料成爲美國舞蹈家們的寶貴資源。她的學生瑪莎·葛蘭姆、韓福瑞、查理斯·懷特曼也是當今的現代舞大師。在丹尼斯的衆多弟子當中,對現代舞編舞貢獻最大的是瑪莎·葛蘭姆,她將舞蹈家鄧肯的現代舞理論和丹尼斯的動作創作的源泉融爲一爐,建立了自己的現代舞舞蹈體系,使現代舞在世界的舞壇上又一次的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舞蹈並不複雜,舞蹈不過是和自然運動保持和諧一致的.人體運動罷了。”這句話說明了,舞蹈的根本法則就是研究自然運動。現代舞已發展到一個頂峯,而越來越多的現代舞者把目光轉向東方,試圖從東方的傳統文化中找到靈感和啓示。我們作爲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者,應該從“崇洋媚外”的意識中走出來,重審我們自己的文化形態。“學百家之長,研自家之功”走出一條中國現代舞技術訓練的創作之路。

一、現代舞意識與太極觀念

現代舞崇尚的是“自然”與“放鬆”,這恰恰與太極“道法自然”的哲學觀念殊途同歸。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以身體文化而言:武術、戲曲、原始民間舞蹈,都屬於這個範疇。並且有特定的文化價值,都對人體動作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和風格。在相比之下,武術比戲曲、原始民間舞蹈,更加註重人體本身,尤其以養身爲主的太極拳,則更重內在氣息調理和人體運動。太極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武術,它動作與人體內在的聯繫,有着嚴謹的邏輯關係。

道家認爲無極生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者,天之道也。因而“自然”也正是太極的最高的境界。經過人們不斷的尋求探索,不段的實踐和總結得出人的本體和運動過程都包含着太極原理,無一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理念。

動、靜有致內外合一,不動則以一動百骨皆隨,同時也驗證了“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這句話。在中國境內傳統的太極拳流派分陳、楊、吳、武、孫等多家流派,但多數是以陳式太極爲基礎的。它既區別於戲曲動作的“表現性”語言,又超越於民俗舞的“地域性”。因此,說太極是中國人身體之變化的“純舞蹈”,也被譽爲“中國最古老的舞蹈”,正是由於它的“純粹”和“自然”,使它成爲我們構想中國現代舞訓練體系的“源動力”。

可見,現代舞“崇尚自然”研究自然運動法則的意識,是和我國道家的“道法自然”哲學觀念的確是殊途同歸的,同時也有着內在的聯繫。“意”則爲意念,“意”者心知所思也。在現代舞中揉進去太極的觀念,不但有助於推進他的發展和找到根本的科學根據,更能使它成爲“我國現代舞”的“動力源”。

二、現代舞和太極的氣息

節奏是舞蹈的靈魂,舞蹈可以沒有音樂卻不能失去節奏。只有將節奏和呼吸相互配合,併合理運用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無論是中國古典舞中的“提、沉、衝、靠、含、腆、移”“還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都離不開對“氣”和節奏的運用。在現代舞中對“呼吸”和節奏也有着嚴格的要求,現代舞的“氣”,運用的好壞對節奏有着“質”的影響。很難想象:當一個舞蹈演員在鬆、沉時提“氣”,在跳躍時呼“氣”,將會是怎樣的一個場面。

在練太極時,非常講究“氣”的運用。通過呼吸和動作的配合,與周圍的環境融爲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動作快慢不一不同的動作應該配合不同的呼吸方式,要運用得當不然會造成練拳時缺氧。同時要保持在靜心的狀態下配合動作的開合、起落自然呼吸,在動作張開時吸氣、合時呼、起時吸、落時呼連綿不斷形成細水長流之勢以求自然。太極屬於內家拳其內家拳以煉氣爲目的,要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氣”在太極中顯得十分重要,“氣”是萬物之源“氣”的流動決定着其它事物和動作本質上的走向。“氣”也分陰陽是根據天時地利四季的變換而得。將內氣外形揉和在一起互爲影響和變化,已達到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效果。“氣”在中國傳統思維領域裏,是一項最主要的哲學範疇。“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自然界包括人的肌肉的演化,最終都是有氣的變化決定的。這種氣一元論的思想從另一角度上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

在現代舞練習中所要求的“氣場”“核心”與太極的“天地人氣合一”頗有相似之處,綜上所述,將太極的呼吸融入到現代舞訓練中如果運用得巧妙,還可以使現代舞的韻律變的更加圓滑與豐滿,使舞蹈演員的感覺會由內到外得到延伸,形氣並練的方法是對現代舞的發展是有着一定幫助的。

三、隨力而舞的“力”

力量是現代舞技術課的重要部分,力量是不同動作的質感亦不同,從而形成風格的不同。例如,頓挫、衝擊性的力量與身體中心源的能量交合。構成瑪莎在痙攣扭曲中的一種獨特質感的風格;而韓芙麗的“倒地一復起”遊移於地心引力之間,透露出一種重力的美。由此可見,力量在舞蹈技術中的重要性,人體是一個複雜而精密的儀器,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是由簡單的一種力量來支配,而是由多種力量的協調組合而成,因此,我們稱謂“勁力”。

而人體本身蘊藏着巨大的氣,要想使這種氣釋放出來必須藉助鑰匙的引導,而太極正是引導這種氣的鑰匙。在確立身體的“丹田”之氣爲能量源時,由內製外,在學會發力的基礎上,強調如何使“勁”,如何以鬆制長,在最鬆的狀態下,用力、發力,鬆弛既不執着。現代舞有一種自己獨特的“勁”力,是在外力牽引下,一種被動的動力方式,在太極中稱之爲“借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借力用力等。在借力用力之間,身體進入一種流動,鬆弛運動狀態,這就是動力的靜有有動,動中有靜的基本原理。“借力”四兩撥千斤,都是一種安靜狀態下順勢而行,隨力而舞。

因此,做爲一個舞者,對力量要求是不言而述的,而吸取太極這種以“丹田”爲能力源,以內製外,以意爲導,用力發力,對現代舞來說一是個促進和飛躍,能體現一種本質的美,舞出隨心所欲的“力”。

四、現代舞的“放鬆”與太極的“鬆、靜、柔”

現代舞技術訓練中的放鬆組合是一種逆向性思維,它與傳統的現代舞技術的發力方法相反和太極的“鬆、靜、柔”頗爲相似。一旦出現緊張,馬上就會產生某種故作姿態,某種心理負擔這實際就是回覆人體本來的自然狀態而進行無強迫的運動。因此,對於一個舞者來說,有鬆纔有弛,有靜纔有動。太極要求在身體保持放鬆的狀態下靜心、靜氣,形成寬鬆豁達的情結,纔會進入正常的狀態,達到心無雜念,內外合一。當身體做升降開合、左顧右盼的動作表現時,抓住了太極中提倡的用意不用力的原則,就能讓身體在流水般的舞動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連貫的“傳神”效果。這種傳神如同人們看到的流水般的書法作品,在承上啓下的點線表現中,我們能欣賞到上下氣韻的所在。在這種鬆沉有致、虛中有實、剛柔並進、穩定的狀態裏,此時的一舉一動都是合體的,且比較自然地符合藝術審美的要求。對於舞蹈來說,太極的“鬆、靜、柔”與現代舞的放鬆組合都是來訓練舞者身體過於僵硬的方法。

隨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與影響,現代舞到本世紀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從鄧肯的“自由之舞”到瑪莎·格萊姆、杜麗斯·韓芙麗、荷西·林蒙的三大大體系,而今走向多極化。其中最爲顯着的趨勢就是動作趨於自然理念、調整呼吸、把握節奏、隨力而舞、鬆弛並進,而且更多的舞者把目光移向東方,學習喻咖、太極,從中吸取營養。可見,我們總認爲東方代表傳統,西方代表現代。“現代舞”在西方的後頭,我們不能只在作品上用中國的音樂,穿上中國民族服飾來標榜自己的品牌,我們要從傳統中走出來,拋開西方這個所謂文明的柺杖,從自己傳統中吸取精華,將現代舞和太極融合在一起加以創新和錘鍊,才能別開新徑走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訓練之路。而且有助於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精神,也是我們每一個舞者的使命。走出一條既有現代性,又富於民族文化精神的、獨特的中國現代舞創作道路。

參考文獻:

[1]向開明·着.《太極文化與東亞舞蹈文化》.民族出版社,2006.

[2]【法】卡琳娜·伐納着鄭慧慧譯.《舞蹈創編法》.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3]《氣韻論》.上海美術出版社,2000.

[4]鍾躍英·着.《太極拳》.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5]周山·着.《周易文化論》.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歐建平·着.《現代舞欣賞法》.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

[7]劉青戈·着.《西方現代舞史綱》.上海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