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改進探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8.29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改進探析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改進探析論文

摘要:

現在,我國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堂還存在一些阻礙高效教學的因素,如,課堂活動流於形式、老師"掌控者"的地位並未改變、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等。而思想品德課程是初中生接受德育的主要課程,這些問題的存在使老師無法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因此,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爲改善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

思想品德;信息技術;課堂活動;生活化;

引言:

現在,很多中學老師雖然喊着"素質教育"的口號,但其實是"新瓶裝舊酒",並沒有改變"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初中教育階段,他們在心理上會感到一些不適應。那麼,如何改變傳統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形成健康的人格、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爲現代所有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再加上七年級學生面臨青春期的困擾,如果老師無法實施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就無法幫助他們解決青春期所遇到的困難,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革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的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下面,筆者應用信息技術、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實現生活化教學三個方面,討論七年級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改革。

一、應用信息技術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社會,在這個時代,信息技術成爲促進人類發展的最主要科技之一。現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離不開網絡與電腦,因此,老師必須要在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增加課堂的信息量,讓學生能夠直觀、生動地學習思想品德知識。首先,老師要提高自己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尤其是在教育中最被廣泛應用的多媒體技術,明確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要點。其次,老師要合理整合教材,科學選擇適合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避免片面追求信息化教學。再者,老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時候,切忌直接將板書挪到多媒體屏幕上。

老師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術所得到的教學效果應該要優於傳統教學手段所得到的教學效果,反之,則沒有必要應用信息技術。在《探問生命》一課中,主要是爲了讓七年級的學生樹立珍愛生命的意識。但是,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很少有經歷生離死別的體驗,對生命的感悟不深。於是,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出示了一些自然災害的照片,營造出比較肅穆的課堂氛圍。然後,我再找到Love Life這部與關愛癌症兒童相關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很多末期癌症兒童對生命的渴望,我以此導入課堂,讓學生思考"我們的生命是否可以永恆"這一問題。很多學生表示,他們通過觀看這個紀錄片,能夠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二、科學設計教學活動

自從新課改強調要營造"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氛圍之後,很多老師片面追求學生的主體地位,"滿堂灌"變成"滿堂跑",使這些活動與教學目標割裂開來,導致這些活動流於形式,無法獲得優質的成果。再加上很多學生可能並不想參加這些探究活動,老師強迫他們參與進來,無法達到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在設計《探究生命》一課的教學活動時,我將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結合思想品德教科書,談一談"永恆的生命"這一問題。然後,我在班級中舉辦了演講比賽,各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闡述小組觀點。一組主講,別的小組進行補充,然後老師再總結與點撥,從而促進學生理解生命的可貴。

三、實現生活化教學

開設思想品德課程的目的是爲了讓初中生能夠成爲有文化、有素質、有紀律、有理想的公民,使其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需求。然而,現在很多老師講課時,過於理論化、概念化,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不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必須實現生活化的教學,將思想品德課程與社會生產緊密聯繫在一起,使其變得充實、實際,讓學生接受真正需要的教育。在《親情之愛》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他們與家人之間的故事,並讓他們談一談他們所認識的家以及對"孝"的認識。然後,我再以學生的故事爲基本,引入教材中的知識點,將教材中的語言轉化爲一些樸實、通俗的語言。

因此,老師必須改革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程,陶冶學生的情操,淨化他們的心靈,讓學生樹立關愛他人、尊敬師長等優秀的品質。老師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科學設計教學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避免活動變得形式化;實現生活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