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主流意識的守土有責的研究

學識都 人氣:2W

摘要: 文化生產方式的改變、主導傳媒形式的革新和新興文化形態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藝術生態格局的全面變化。大衆文化的表現形式、傳播方式和運營機制對主流文化形成衝擊和挑戰。面對文化市場化趨勢,主流意識形態必須迫切要解決守什麼,怎樣守的問題。

關鍵詞: 主流意識 大衆文化 守土有責



主流意識形態是在文化競爭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較強大傳播力和廣泛的認同的文化形式。現代高新科技革命對人類當代文化的發展正在產生着以往所無可比擬的巨大影響。文化生產方式改變、主導傳媒形式的革新和新興文化形態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藝術生態格局的全面變化,封閉的,落後的,狹隘的文化和缺乏競爭力的文化,都將在文化市場中被文化消費者遺忘。一些曾經居於主導地位深受羣衆歡迎的 、十分紅火的文化藝術形式將逐步失去主導地位被邊緣化。一些傳統的文化形式經過現代技術的改造或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傳統的、民族的文化將主要依靠國家保護以維持人類文化資源的生態平衡。在現代社會裏,一切關於思想文化的有效傳播、意識形態建設和文化經濟的實現,都只有通過和藉助於文化產業的規模和手段才能實現,因此,文化經濟的競爭背後實際上是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的競爭,也是民族文化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文化敵視到文化融合,從文化輸入到文化輸出,實現文化雙贏。
大衆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營養基因,又是主流文化異化的'力量。在文化市場化過程中,文化的意識形態性可能有意無意地被人們忽略了,認爲大衆文化是消遣性文化,主要滿足人們一般精神需求,事實上,一個民族價值觀和道德文化都是通過大衆文化的傳承而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大衆文化用工業化的手段,以滿足人們好奇心爲內容傳播着人類共同價值觀念的同時,也渲染脫離現實社會的、違揹人類本性的和民族歧視的極端化傾向以誤導民衆。弱小的個人面對強大的、鋪墊蓋地的、持續不斷的大衆文化只能從形式上的主動選擇到被動無奈的接受,久而久之大衆文化所渲染的、適合人們消極意識的價值觀念就有可能成爲社會發展的障礙。大衆文化傳播意識形態消極因素的強大力量,使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必須高度重視,所謂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就是指大衆文化傳播過程中對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脅。

“守土有責”是主流意識形態歷史責任。在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中有一種不良傾向,就是把大衆文化與主流文化對立起來,用主流文化排斥或遏制大衆文化滋生和傳播。主流文化強調“守土有責”所特別強調的,它也是近年來思想文化建設所面臨諸多問題的表現。 這裏的“土”就是陣地的意思。由於對於具體的“土”的概念缺乏足夠科學的界定和把握,忽視了思想文化領域裏“土”的內涵和外延已經在形態上和本質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現實,固守傳統的思想意識、運營模式和管制手段。事實上,原來意義上“陣地”,如對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專營和審查,對主流文化的傳播採取傳達文件、班組學習、集中教育,說服談心式思想工作,對大衆文化的滋生、傳播進行強制性遏制等等。這些手段和方法都因背離於社會發展,遠離於廣大羣衆而蒼白無力。面對文化市場化趨勢,主流意識形態必須迫切要解決守什麼,怎樣守的問題。
“守”就是保持主流文化的先進性和普適性。先進文化的大衆化和大衆文化的先進化的統一,是主流文化陣地得以鞏固的根本保證。主流文化建設堅持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與民族性和科學性的要求以及社會主義的方向,都是圍繞“大衆”主體,以服務於“大衆”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在文化建設中使先進文化的特徵、性質和要求與“大衆”主體有機地融合起來,先進文化才能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環境。文化的主體是人民羣衆,大衆文化發展的程度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一個社會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它既是一個社會整體文化發展狀態和程度的標誌,也是一個社會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標誌,它爲主流文化的創新提供豐富的素養和發展動力。主流文化只有在深入到大衆的心理層面,才能反映出社會文化的主流和基本特點,才能被廣大羣衆接受並實現其功能和價值並引導和推動大衆文化發展方向。主流文化之所以成爲主流文化是因爲其形成和發展是一個自覺的漸進過程,主流文化具有了穩定性、連續性和統率性的特點是主流文化特有的文化自覺和文化生命力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