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營銷近視的演化與規避

學識都 人氣:2.05W
論營銷近視的演化與規避
內容摘要:從古典營銷近視到新營銷近視的出現,營銷近視的演化沒有終結。雖然從現實中看,規避營銷近視存在着很多難點,但並不說明營銷近視症無法規避,從滿意的角度看,尋求對營銷近視的規避可從建立一個創新型企業入手,同時配合良好的戰略和規劃。   關鍵詞:營銷近視 演化 規避
  
  營銷近視症的涵義演化軌跡
  
  營銷近視症(Marketing Myopia)是美國著名的市場營銷學家、哈佛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維特(Theodore Levitt)在1960年提出的一個理論,它是指企業不適當地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或技術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求(消費需求)上,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只看到自己的產品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在變化,致使企業喪失市場,失去競爭力。
  營銷近視症作爲一種客觀存在,在哈佛大學商學院Levitt教授揭示它之前就在“模糊人們的視線”(Salai,2001),通常表現爲在市場上“看不清消費者”、“看不清競爭對手”、“看不清內部員工”、“看不清國外市場”、看不清其它營銷要素等。Levitt首先發現了營銷近視症的潛在危害性,並於196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市場營銷的近視症》(Marketing Myopia)一文,呼籲人們規避營銷近視。但是,受時代背景的制約,Levitt所揭示的營銷近視症實際上只是停留在古典階段,見圖1。隨着社會的變化,市場上的營銷近視也處於不斷演化之中,這其中包括古典營銷近視症性質的改變和新營銷近視症的出現。新營銷近視症概括起來包括兩大類:Levitt在當時的背景下未曾考慮到的營銷近視症;新出現的營銷近視症。其中新出現的營銷近視症內容比較寬泛,而且其演變也將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而不斷進行。從這個角度看,營銷近視的演化不會停止,不過營銷近視症的性質將有所改變。從演化趨勢看,營銷近視將更多地從“內向導向型近視”(inward-oriented Myopia)轉向“外向導向型近視”(outward-oriented Myopia);從忽視市場轉向忽視員工和競爭者;從規避一種營銷近視導致產生另一種形式的營銷近視。
  
  古典營銷近視觀念的'提出與評析
  
  營銷近視症最先由Levitt揭示。從發端原因看,Levitt揭示營銷近視症來源於其與Galbrait的爭論。Galbrait認爲,廣告(對產品)作爲一種有效的工具,可以“人爲地創造需求”,因爲廣告的作用即在於使顧客產生“依賴效果”(the dependence effect)並進而產生更多的購買(Gvant,1999)。Levitt則認爲,Galbrait的觀點過於注重銷售(selling),結果將使本應注重的營銷(marketing)功能減弱,Levitt堅持營銷應以顧客爲導向(customer-oriented),企業進行廣告的作用不在於創造需求而在於使顧客滿意。在此基礎上,Levitt將視線進一步擴大到“行業定義”上,並於196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市場營銷的近視症》(Marketing Myopia)一文,得出了“使行業增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的原因決不是因爲市場飽和,而是因爲營銷近視所導致的管理上的失敗”這一觀點(Levitt,1960)。
  《市場營銷的近視症》一文是成功的,它僅憑這一觀念即改變了很多企業的命運,也正因爲此,《市場營銷的近視症》一文贏得了1960年度“最佳Mckinsey獎”,Salai更是認爲,Levitt關於營銷近視觀念的提出具有“開創性的和劃時代的意義”(2001),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產品-技術導向”的缺陷性,並提出了以顧客爲導向的規避方法,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也是高瞻遠矚的。因爲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二戰結束後,產品需求旺盛,從而刺激廠商大幅度生產,將眼光盯在產品生產上不僅成了一種贏利方式,更成了一種時尚,企業沒有時間來思考顧客需要什麼,事實上顧客需要什麼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已不重要,供給決定論(供給決定需求)開始左右企業的行動,在這個時候出現“內向導向型近視症”非常自然,可是要發現它卻沒有想象中容易。Levitt不僅發現了它,而且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還指出了以顧客爲導向的規避方法,這就是Levitt的成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