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課堂教學

學識都 人氣:2.13W
淺議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課堂教學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 課堂教學
    論文摘要:
課堂教學是當前大多數課程完成教學任務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革與創新是大多數職業學校面臨的重要任務。本文通過一些具體課堂教學中的做法並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中等職業學校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爲主,而計算機專業又屬於對學生文化基礎素質要求較高的專業,教學的困難相對其它專業比較要大得多。所以更要施以良好的教育,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其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各類專業學生必修的文化課。在現代社會裏,對信息的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都離不開計算機,已成爲人們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的一種技能,是人們獲取新知識、應用新技術的手段。對於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是學生進入計算機領域的一個入口,它可以培養學生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使學生在畢業後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因此,這門課程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爲學生日後在計算機發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一、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現狀
  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是中考失敗者、問題學生、家長感到爲難的人,但由於學生年齡小,走入就業崗位的時機不成熟,家長爲防止小孩變壞,於是選擇了職業學校,希望學校爲自己管孩子,讓孩子度過飄搖不定的成長期。通過多年教學的觀察與調查,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主要表現有:第一學習本課程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認爲學習這門課程是比較容易的,不努力學習也可以學會,甚至認爲,通過自己的摸索也可以操作,不需要教師的講解。第二對學習本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輕視相關應用軟件的運用。因此,學生學習本課程是被動的,缺乏上進心,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效果差。
  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特點
  1.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後,我們發現新生的入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掌握水平差別很大。有的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和進行文字編輯、上網,以及收發郵件,而有的學生甚至沒有摸過計算機,這主要是由於我國中學計算機及信息科學的普及極不平衡。我們在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上必須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過多地注重課堂教學,而忽視上機操作,爲學計算機而學計算機,都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有的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上機時也能完成各項實驗任務,但是遇到實際問題仍然解決不了;而有的學生則因爲要用計算機完成某項任務,於是便很快地掌握了相關的操作技巧。此外,長時間上計算機基礎理論課會讓學生感覺到單調乏味,接觸不到真實的操作會使其產生抽象的感覺。
  3.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由於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計算機應用基礎對於各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計算機的入門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強調了計算機基本技能訓練和新技術的使用,強調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熟練的鍵盤漢字輸入和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發送和發佈信息能力等等。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熟練程度,即應用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其他計算機專業課程。因此,我們應把計算機基礎作爲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並且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三、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方法和改革
  1.我們應從學生的角度在備課時注意備學生。學生作爲知識的接受者,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取決於他們原本已經擁有的知識量,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接納新的知識。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當前所擁有的知識儲備量,即使把課上得再漂亮,學生也接受不了,這樣的課程只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到最後只會讓老師和學生都一無收穫。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多想一下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學生的立場上,把學生的知識水平考慮在其中,準備一堂簡單而精彩的課程,讓學生聽完後有收穫,那麼你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可視化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衆多信息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組裝與維修》中的“軟驅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的時候,如果單單用語言來分析,學生很難理解,其結果既浪費口舌效果又不好。根據以往的教學來看,學生很難理解本節課的內容,尤其對軟驅的內部結構更是很模糊,教學難度很大,針對以往教學效果不佳的特點,我用多媒體技術把該知識做成flash動畫,並通過3D技術把軟驅的內部結構完全呈現出來,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把整節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賦予軟驅以靈魂,把軟驅看成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把軟驅出故障看成生病,通過軟驅到醫院看病的經過,來講解軟驅故障的維修,軟驅到醫院看病的過程就是故障排除的過程。精彩地講解、立體地演示、學生動手實際操作,一個精彩的故事讀完了,我們的課程也結束了,學生也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其結果是既省時又省力,教學效果非常好。
  3.實施分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鑑於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給老師上課帶來一定的困難,我們要求老師教學中要兼顧後進生,建議在新生入學時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水平考試,以便教師掌握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在講課時,我們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他們分組,水平比較高的學生擔任組長,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後進學生,讓他們儘快趕上來,一個也不掉隊,平時鼓勵學生多上機,更多地注重課外的學習。
  4.將授課爲主的教學模式改爲自學爲主的教學模式,由於計算機基礎課程以應用爲主要教學目的,因此課程內容中知識和技巧應並重。我們應該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上課時只傳授課程的基本概念和經常用到的一些操作,以及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思路。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提倡“精講多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起引導的作用,而且應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學習、思考、體會,培養學生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自己通過該軟件的幫助系統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用不多的時間演示令學生感興趣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學生自己摸索、學習使用這個軟件,從而完成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