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計量

學識都 人氣:2.83W
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計量
【摘要】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一方面暴露了決策者的決策錯誤,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價值自身的缺陷。公允價值本質上僅是一種公允價格,價格不是價值,價格波動頻繁,尤其對於金融產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優化市場環境、構建以規則爲導向的公允價值同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統的公允價值估價程序、擴展公允價值信息表露的內容和引進風險表露、加強特定行業對公允價值應用的監管纔是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理性選擇。
  【關鍵詞】 金融危機;公允價值;次貸危機
  
  發自美國的金融危機讓公允價值面臨着嚴重的考驗,由於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很多人把矛頭指向“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在國際上面臨着尷尬的處境。那麼,公允價值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如何改進公允價值的應用以加強市場約束和促進金融穩定,是當今理論界不得不面對的一個課題。
  
  一、公允價值的本質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金融工具:表露和列報》(IAS32)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爲:公允價值是指熟悉情況和自願的各方在一項公平交易中能夠將一項資產進行交換或將一項負債進行結算的金額。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則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57號——公允價值計量》( SFAS157)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爲:公允價值是計量日市場參與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獲得的或轉移負債所支付的價格。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定義與IAS32相近,將其定義爲: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其中,SFAS157的公允價值定義被以爲是目前最規範、最嚴謹的。公允價值計量被國際上廣泛認可與應用的最大理由是:其較之歷史本錢計量能使會計信息更具相關性。
  從目前的理論界來看,對公允價值本質的熟悉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以爲,公允價值是一種單獨的屬性或是歷史本錢、現行本錢、現行市價、現值等屬性的組合屬性。比如,葛家澍、徐躍(2006)以爲:公允價值是與市場價格、歷史本錢及現行本錢有所區別的一種新的計量屬性。市場價格是公允價值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是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常勳(2004)指出,公允價值盡不是一個獨立的新的計量屬性,公允價值的概念實際上已“嵌進”了各種計量屬性,使公允價值成爲一種複合(或綜合)的計量屬性。王建成、胡振國(2007)以爲:公允價值是一種在“現行市價”和“現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複合”性質的計量屬性,基於“時態觀”是其明顯特徵之一,其計量基礎是現行的或正在進行的市場交易,而不是已有的交易意願以及由此達成的契約。宋京津(2008)以爲,公允價值是其他計量屬性(歷史本錢、重置本錢、變現價值、現值等)在“真實與公允”觀上的體現,假如說其他計量屬性是種靜態的計量(現在發生、現在重置、現在處置或未來折現),那麼公允價值就是一種動態的計量。另一種觀點以爲,公允價值本身是一個檢驗標準,它是一種基於市場信息的評價,只是一種估計值。比如,李明輝(2001)指出,公允價值是價值計量,而不是本錢計量,該金額是雙方都願接受的公允交易的價格,並且交易應本着自願的原則進行,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應儘可能地小。盧永華、楊曉軍(2000)以爲: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反映的是現值,但不是所有計量現值的屬性都能作爲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本質是一種基於市場信息的評價,是市場而不是其它主體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認定。
  可見,公允價值是指理智的雙方在一個開放的、不受干擾的市場中,在同等、相互之間沒有關聯的情況下,自願進行交換的現行市價或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公允價值力圖表明,它是一種公平交易的價格,它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不同的人對同一交易的判定可能不同,即使同一人對待同樣的交易,也可能因時間、環境的改變而持有不同的觀點。
  
  二、公允價值對金融危機的影響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