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孝對青少年的影響

學識都 人氣:9.71K

導讀::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第7課《陳情表》中有句話說:“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李密用烏鴉反哺之情打動晉武帝,希望求得奉養祖母到最後。古人評論“讀《出師表》不哭則不忠,讀《陳情表》不哭則不孝”。

傳統文化孝對青少年的影響

“孝”與“忠”構成了中華傳統道德兩大基本準則。當代青少年瞭解孝文化有助於學習中華文化,擴展知識;有助於健全人格,提升自我;有助於與人共處,促進和諧。珍惜青春,品味傳統;珍惜親情,孝敬父母;珍惜生命,建設國家。

關鍵詞:孝,青少年,傳統文化

一、珍惜親情,孝敬父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論文網,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我們年輕,而我們的父母卻正在一天天老去。如果我們不願留下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悔恨,那麼,天下的兒女們,早點行動吧,獻上我們的一份孝心,趁着父母還沒有老去。

《論語·陽貨篇第十七》有一章如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

曰:“安。”

“汝安,則爲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爲也。今汝安,則爲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父母乎!”

或許正因如此吧,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他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多麼令人嚮往的共享天倫之樂的圖景。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篇第四》)

耳畔彷彿響起那動人的旋律:“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哪怕幫媽媽涮涮筷子洗洗碗……老人只圖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二、珍惜青春,品味傳統

當代青少年瞭解孝文化有助於學習中華文化,學好語文知識,尤其是文言文知識。

1、“以孝治天下”

李密說:“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爲尤甚。”其實,豈只是晉朝“以孝治天下”,中華古國泱泱千年,盡皆如此。《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所以,孝敬父母,忠君愛國,立身揚名,都是孝。換一句話說,“以孝治天下”只是中華孝道的一部分。從皇帝的角度說,是個人實踐孝道的終極目標;從臣民的角度說,是孝子實踐孝道的必由之路。

那麼孝子如何事親呢?《孝經·紀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論語·爲政篇第二》“孟懿子問孝”章原文如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在這裏強調的是不要違背禮節:父母活着,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古人強調三綱五常,“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種道德觀念強調的是把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放置在個人利益之上,先追求集體利益然後再滿足個人需要。而這種觀念一旦深入人心,便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神力”。必修4第12課《蘇武傳》讓我們爲忠於大漢的蘇武所折服。蘇武牧羊北海,強留匈奴十九年,堅貞不屈,捍衛了大漢國威。是什麼讓他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威武不屈呢?我們來看看蘇武自己的回答吧。

李陵受單于委派來到北海,“爲武置酒設樂”,告訴他兄死弟亡,母故妻嫁,兩個妹妹與三個孩子“存亡不可知”;“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爲乎?”蘇武的言行讓李陵慨然而嘆:“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蘇武是怎麼回答的呢?蘇武說:“武父子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爲父死,無所恨,願勿復再言!”“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爲父死,無所恨!”驚天動地泣鬼神!蘇武一家爲了漢武帝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怪不得歷朝統治者極力弘揚孝道。“以孝治天下”,確實有其獨特的威力。

2、侍湯藥未廢離

李密說:“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臣侍湯藥論文網,未曾廢離。”爲親人治病,精心照料病人是履行孝道的人一定會做的事情。古人用藥,親人會先嚐試一下甘苦冷暖,覺得合適飲用了,再讓病人服用。不要說普通百姓這樣,即使是坐擁天下貴爲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會如此。西漢文帝劉恆就因爲爲母親薄太后親嘗湯藥,照料病母,三天三夜沒有休息而被載入史冊,成爲中華歷史上的“二十四孝”之一。

《論語·爲政篇第二》“子夏問孝”章原文如下: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必修3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了賈母用餐的情景。請看這樣的細節: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賈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李、鳳二人立於案旁佈讓……寂然飯畢……賈母便說:“你們去吧,讓我們自在說話兒。”王夫人聽了,忙起身,又說了兩句閒話,方引鳳、李二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