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質量控制分析

學識都 人氣:1.75W

研究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藉此初步探討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質量的管理機構及質量控制環節,建立質量控制體系,進而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質量管理與完善.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質量控制分析

摘要:研究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藉此初步探討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質量的管理機構及質量控制環節,建立質量控制體系,進而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質量管理與完善。

關鍵詞: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課程建設

醫療行業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的行業,而基礎醫學作爲現代醫學的基礎學科,其知識獲取途徑更應受到廣泛關注。隨着網絡課程的發展與推進,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逐漸成爲獲得基礎醫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但由於不同高校建設基礎不同、師資力量參差不齊,課程質量也不盡相同。因此,分析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制定相對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並對其進行管理與完善,成爲研究的重點之一。

1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

自2003年4月《教育部關於啓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發佈以來,各高校積極響應,努力推進精品課程建設。截至2011年4月,我國高校已建設本科精品課程14233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442門,包括10門基礎醫學類課程[1]。這些課程向學習者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教學資源,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1.1師資隊伍質量差距較大

精品課程建設中優良教師起着決定性作用,不同等級醫學院校教師隊伍結構和教學梯隊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擁有同等數量的'高級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經驗也有所不同,且很多院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在只能勉強完成正常本科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強行推進精品課程建設,不僅給教師造成很大負擔,也嚴重影響精品課程質量。一門優秀的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必須由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擔任負責人,帶領一批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思維活躍、責任心強、理論紮實、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着力研發,培養年輕教師,不斷推陳出新,保持精品水平。

1.2教學資源與精品課程建設脫節

醫學院校專業性很強,基礎醫學課程教師基本都是醫學或醫學相關領域出身,缺少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醫學教育的人才,課程資源遠遠滿足不了精品課程建設要求。很多醫學院校即便擁有很好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經驗,其基礎醫學精品課程也不能將課程體系、發展前言、教學大綱、課件、重點、難點、案例、習題以及學習資料、參考文獻[2]等內容完美呈現。因此,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建設向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要求其不僅具有較高教學能力,同時精通課程建設所需的軟硬件操作,能夠依據課程建設需要,靈活地將所教授課程表現出來,發揮精品課程的優勢。

1.3教學方法運用不夠靈活

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但由於網絡授課和技術掌握的侷限性,很多教學方法在精品課程中無法體現,導致現有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多以教師講授爲主、課件及學習資料爲輔,達不到“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教學改革宗旨。此外,很多教師在錄製精品課程時較爲緊張,課堂氣氛過於嚴肅;而基礎醫學又是概念性強、內容枯燥的課程,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致精品課程建設流於形式,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因此,精品課程建設中應該對教學環節多加設計,增加師生線上互動、學習討論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3]。

1.4精品課程網站更新、維護不及時

教育部將精品課程推進作爲教學發展的重點計劃,幾乎全國醫學高校都開展了精品課程建設。然而部分學校功利性太強,沒有體會到精品課程建設的精神,在通過精品課程評審後就止步不前,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甚至停滯,導致“精品”變“次品”。爲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教育部於2004年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補充規定的通知》中要求,每一門國家精品課程的網上內容要進行年度更新(新增比例不得低於10%)。應建立一套精品課程網站更新體制評價系統,詳細記錄每次更新的內容、時間及維護人員,併成立精品課程專家小組,定期對更新數據進行評價改進,維持精品課程的生命力,保證其可持續發展。

2基礎醫學精品課程質量保障體系

基礎醫學精品課程仍處於發展階段,有許多需要改進與完善的地方;各學校網站設置與建設方案也不盡相同,導致課程質量存在差異。因此,針對課程存在的問題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十分必要。經過大量文獻檢索和調查研究,發現精品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主要爲學校、院(部)、團隊三級課程質量管理機構,並最終體現在輸入、實施和輸出3個環節上。

2.1質量保障管理機構

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大多由醫學院校基礎醫學部建立,承辦單位爲相關醫學院校,主要負責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支持工作以及政策引導、財政撥款、技術支持等,起到宏觀掌控作用;主管部門一般爲學校下設的基礎醫學院或基礎醫學部,主要負責組建優秀的課程團隊、對課程進行評估與審覈,發揮着課程團隊與學校間的橋樑溝通作用;具體課程建設由相關精品課程團隊負責,其職責是制定課程細節、更新維護網站及與學生互動交流。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課程質量。

2.2教學質量保障環節

在確定教學質量保障機構後,細化精品課程建設的各個環節,設專人負責、嚴格把關,保證各環節順利進行,保障精品課程質量。輸入環節主要包括課程教學體系建設、課程內容設置以及教學方法設計等;實施環節包括學生學習、師生互動及作業練習與反饋等;輸出環節主要是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程度及最後的成績表現。只有3個環節完美契合,才能建設出一門高質量的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

總之,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向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爲醫療事業服務。通過質量保障體系來解決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管理和完善精品課程,這是一項系統而繁雜的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

參考文獻:

[1]吳炎.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問題研究[D].合肥:安徽師範大學,2013.

[2]姚恩全.“三位一體”的精品課程建設範式研究[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6(6):56-60.

[3]馬靜,杜振宗,彭慧.以醫學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推動教學創新[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