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形態論文

學識都 人氣:1.13W

近年來,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形態”問題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關注。該問題之所以提出,首先,基於時代的挑戰。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英國馬克思主義者伊格爾頓出版了媽克思爲什麼是對的一書,使人們再一次看到當代資本主義無可挽回的內在矛盾和根本危機,看到了馬克思對資本本質批判的正確性,也同時需要深思資本創新所帶來的一系列新時代形態、特徵和功能。知識資本和金融資本日趨緊密的當代融合,正在架構和布展一個新全球化時代,這一全球新結構具有完全不同於以往歷史的新架構和新功能,不僅成爲布控全球的新網絡,更成爲西方向全球轉嫁危機的路線圖。對這一新的網絡和結構做歷史唯物主義的新思考是完全必要的:這既是理解和解析當代資本主義本性與特點的重要理論任務,更是從歷史的長焦中革命地批判地辯證觀察資本邏輯,從而爲準確把握超越資本的歷史任務提供最爲必要的理論支點的基礎條件。其次,對全球資本主義當代變化各種特徵的理論表徵和反映,己經成爲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後現代馬克思主義”再到後馬克思。

解析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形態論文

一、新全球化時代歷史場景: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出場語境

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重新熱捧馬克思”、伊格爾頓的媽克思爲什麼是對的》聲名遠播這一事件充分表明:時至今日,當年馬克思依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對資本全球化的一般本質和規律的把握是正確的;同時也表明:當代全球的歷史場景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變化概括地說,就是出現了從舊全球化時代向新全球化時代的轉變。它具體表現在:一是在產業經濟基礎和主導生產方式上從工業資本江業文明)主導向後工業資本主導轉變,文化因素、知識生產、符號生產成爲社會生產體系中的引導性因素。

二是全球主導結構從,Z業資本—勞動”、土業資本—農業”轉變爲後工業的文化知識因素從被經濟基礎決定並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演變爲直接推動社會歷史的決定因素。與此同時,馬克斯·韋伯所說的貪婪吝音的清教徒”式的新教倫理”,被刺激消費、消費決定的縱慾倫理所取代。消費還成爲階級身份的標誌:誇耀性消費旨在刻意保持階級身份差異的行動,被造就出一種脫離物質性”內容的純粹社會交換符號。造成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次貸危機,是在這一普遍消費主義文化的語境中發生的。因此,顛覆所謂生產主義”理論模式而走向消費社會”理論模式,就成爲從福柯、列斐伏爾到鮑德里亞、阿德勒等後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思緒。

二、教條主義與後馬克思主義:理解歷史場景深刻變化的兩種偏向

而對全球歷史場景的深刻變化,在討論馬克思主義能否接受、怎樣接受這一歷史變化的問題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偏向: 第一種是教條主義—拒不承認歷史場景發生變化。它全盤接受馬克思原初語境的出場限定,爲了捍衛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而不能接受歷史場景變化的任何命題;用低於歷史水平的所謂原理來批判和抵禦任何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和後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場景變化及其理論形態需要當代化的任何企圖。這具體表現在六個方而:

其一,他們不懂得任何理論都是歷史的理論,都是被歷史語境、出場路徑等歷史條件所限定的出場形態。因此,當出場語境、出場路徑改變時就必然產生相應的理論改變。 其二,馬克思的歷史觀是針對資本全球化批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人類整個歷史做實踐批判地解釋的歷史理論,因而都具有一般原理和具體觀點、結論甚至形態兩個方而。前者是總的觀點、方三、問題的本質:資本創新與新舊全球化時代的大轉換 馬克思說過: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一,一切科學就成爲多餘的了。”②兩者的分離是上述兩種傾向存在問題的關鍵。

教條主義完全拘泥於本質的原初抽象而不知道如何上升爲理性的具體,傳統的文本至上性解釋拒絕歷史的間距性、差異性解釋,對於變化的歷史場景失去了批判力和反思力。後馬克思主義”則是感性直觀地把歷史場景的變化現象直接當作歷史本質,沒有在穿透歷史場景背後的同時而更加深刻地分析和把握問題的本質。他們都沒有達到甚至沒有提出:馬克思歷史觀的理論本質和當代歷史場景之間一致性何以可能的問題。

爲此,我們需要引入出場學原則:任何思想都是時代的思想;任何理論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語境中、通過一定的出場路徑、選擇一定的出場方式而出場的理論形態。因此,馬克思思想的出場必定有它的歷史語境和出場路徑。分析兩者之間的脫節J陛”,首先應當研究思想出場的歷史場域的變化。這一變化的關節點在於:隨着資本的創新,產生了新舊全球化時代的大轉換。

資本的本質是追求越來越多的剩餘價值,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當資本內在的根本矛盾使經濟危機週期性爆發,從而宣佈某種資本主導的經濟形態無法持續在場、剝奪者被剝奪、外殼被炸燬的時候,資本要麼就此滅亡,要麼就努力實現創新而創造新的資本主導形態,從而開闢了新的逐利空間和新的拓展領域,完成資本的新生命和新拓展。當新的因素被資本推崇爲主導因素的同時,也就相應使各種社會歷史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發生改變,因而就使歷史場景發生相應改變。從馬克思當年而對的以工業資本爲主導的全球化世界圖景,經過了工業資本與銀行資本結合而產生的金融資本占主導地位的經濟階段,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就被帝國主義時代所改變,進而全球歷史場景也發生改變。

雖然歷史場景發生了深刻的重大變化,但是,如果我們不是感性直觀地反映和表現這一變化本身,那麼,我們就應當重新站在馬克思關於資本全球化歷史批判和辯證批判的立場上,由本質重新上升爲時代的理性具體,重寫當代饋本論,重寫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形態,而不應當像後馬克思主義那樣拋棄馬克思。馬克思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而發現市民社會,從而發動哲學革命,進而創立唯物主義歷史觀,提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火類歷史是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歷史等一般形態的歷史唯物主義。而進一步,如張一兵教授所說,對資本批判創立了一種狄義的唯物主義①,那麼,馬克思的資本批判理論至少就是一種狹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在這一意義上,堅持馬克思的資本批判的一般理論,就是堅持了馬克思的特殊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堅持馬克思的資本批判原則以及關於歷史過程中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唯物主義歷史觀,我們就找到了從本質上說明歷史場景變化的根本原因的路徑。

用馬克思歷史觀關於資本深層的歷史本質去構建一種關於資本的歷史場景變化的闡釋理論需要三個基本方法論要素:歷史軸心、歷史座標和歷史場景。歷史軸心就是在歷史場景中占主導地位、起主導作用的資本。在當年馬克思時代,歷史軸心就是工業資本。作爲歷史軸心的資本軸心資本)對應地產生歷史座標。工業資本作爲當年馬克思而對的軸心資本主導下的歷史座標就是在全球布展的生業資本灑方、城市、資本)一農業文明東方,鄉村,勞動。而在這二分的座標延展下的歷史場景,就是工業資本主導下的舊全球化時代。今天,文化資本成爲軸心資本,其主導性地位的變化不過是資本創新的產物。相應地,也形成了知識資本後工業文明,文化資本,西方)製造工業江業文明,物質勞動,東方)”的新二元結構座標和相應的新全球化時代。

張賺錢的主要產業。隨着資本邏輯的空間轉向,資本的歷史規律也轉變爲空間生產的規律。由此看來,馬克思的歷史觀也需要有空間的轉向,資本邏輯的歷史規律也需要在空間轉向中得以修正。在空間和歷史的交叉點上,空間就是時間,就是歷史。反之亦然。歷史規律在轉化爲空間規律過程中得以改變。哈維所指認的馬克思歷史她理)唯物主義的理論建構在這一意義上是有一定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