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術元素的運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2.46W

小學語文作爲基礎文化教育科目,對學生中華民族文化啓蒙與認知具有至關重要的引導意義。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信息技術的發展,爲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物質、理論、實踐支持,使教學理念不斷理性迴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美術元素,有利於推進小學高效課堂的建設。

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術元素的運用論文

一、美術元素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促進性作用

美術元素的納入能夠有效地促進對語文教學的連續、漸進發展,有利於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養育、人文思想的積累以及人文意識的內化。而且語文教學是通過語言的抽象形式達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潛在性與抽象性,然而,美術具有直觀審美特性,將其引入語文教學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趣味化和立體化化,具有持久的激勵性,能夠使學生不僅僅對知識的“單純記憶”,還能實現知識的創造性“消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二、引入美術元素優化語文教學

1.以先進教學理念爲指導,建立美學教學機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模式,建立美學教學機制。基於此,應加快推進小學語文課程體系的革新,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美學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

2.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觀念的轉變是納入美術元素迴歸語文教學本質屬性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體系,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美術元素的刺激手段,導入學生的認識系統,並通過有效的外界引導,實現知識的內化升級。比如,講述《遊山西村》詩作中,可以通過影像和動畫導入此詞中的場景,再現詩作的情景氛圍,使學生受到美學情境的感染,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然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如果你是作者,面對此景你會作何詩作,鼓勵學生自主創作。美術元素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激發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將美術元素有效地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審美性,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