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基金化的思考

學識都 人氣:2.16W

從國外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未來銀行資管行業將會是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並存的局面,銀行理財基金化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

銀行理財基金化的思考

摘要:

本文介紹了我國銀行理財基金化的起源及發展現狀,分析了由此帶來的挑戰,並對銀行理財基金化的未來路徑進行了思考。本文認爲,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銀行資管行業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並存,因此可以預期,我國銀行理財基金化的探索之路將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

銀行理財;剛性兌付;基金化

資產管理業務的蓬勃發展已成爲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的一道風景。截至2015年底,我國資管行業總規模突破77萬億元人民幣,連續第二年超過GDP總額;即使剔除重複計算,資管行業規模也有望超過40萬億元。這其中銀行資管經過年均40%的高速增長,規模突破20萬億元,達到了23.5萬億元,佔據國內資管行業的半壁江山,達到了誕生十年以來的新高度。不過,當前國內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以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爲主,銀行出於自身聲譽風險,對到期的理財產品進行“剛性兌付”,脫離了“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銷售初衷。同時,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將受到較大沖擊,理財業務產品格局也將隨之重建,理財產品基金化正在成爲銀行理財的重要發展方向。基金化運作模式也稱爲淨值型模式,產品無預期收益率,實行定期開放,定期披露淨值,投資者可按淨值進行認購與贖回,並根據開放日的淨值,計算上個投資周的收益率。目前我國基金行業的產品大多采用了這種運作模式,但證券投資基金虧損現象較普遍使客戶對淨值型產品缺乏信心。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銀行資管行業依然是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並存的局面,因此可以預期,我國銀行理財基金化的探索之路將任重而道遠。

資管產品基金化運作的國際實踐

從全球和主要發達國家情況看,銀行在資產管理行業中佔據重要地位。在多數國家,銀行都是最主要的資管機構類型,其中既包括摩根大通銀行、匯豐銀行等全功能銀行,也有瑞銀集團、道富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資產管理專業性銀行。這和銀行在金融機構中所處的地位、專業能力是相匹配的,表明銀行的品牌信譽、渠道網絡、專業人員優勢,在資管業務中一樣可以發揮作用。資產管理是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業務之一。彭博列示了2014年3月末資產管理規模(AssetsUnderManagement,AUM)數據,其中歐美金融機構有261家,資產管理規模合計52.57萬億美元。前10名資產管理公司(見表1)中,按母公司主業歸類,商業銀行繫有4家(包括了道富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兩家專業資產管理銀行),投行類有2家,保險公司繫有1家,投資公司有2家,還有1家信託公司。

理財產品基金化的好處在於其收益率隨投資收益率而波動,公開透明,有助於打破剛兌,實現投資者風險自擔。從國際經驗來看,產品基金化運作確實是全球資管行業的一個主要方式。按普華統計,2012年末全球資管產品餘額中,共同基金佔42%,委託資產管理佔48%,另類投資佔10%。根據歐洲基金及資產管理協會(EFAMA)的數據,2013年末歐洲資管行業AUM中48%是投資基金,52%是委託資產管理,其中德國投資基金佔比高達82%,法國是46%,英國是31%,荷蘭最低爲15%。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到,全球資管產品中基金化運作比例較高,但同樣面臨着利潤率不高的殘酷現實。2014年高盛年報顯示,其財富管理業務平均有效管理費爲40BP。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貝萊德公司2014年末AUM高達4.7萬億美元,但淨收入僅爲33億美元,淨收入除以AUM僅爲7BP。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2015年資產管理業報告,2014年全球資管行業利潤1020億美元,除以年初和年末AUM平均值,利潤率低至1.43‰。

我國銀行理財基金化的起源與現狀

2004年9月,光大銀行發行我國第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開啓中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元年。金融危機後,人民幣理財逐漸替代外幣理財,成爲理財市場中的主流產品。在此之後,銀行理財快速發展,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59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理財業務,其中2015年新增66家。銀行理財已經超越信託成爲資管規模最大的行業。隨着銀行理財規模的擴大,銀行通過建立資金池的模式,依靠期限錯配實現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在這種操作方式下,我國1年以下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超過了90%,理財產品的短期化造成了負債端和資產端的“期限錯配”,當理財產品到期而對應資產沒有到期時,就產生了沒有資金兌付到期的理財產品,因此,“滾動發售、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的運作模式成爲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操作方式。

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客戶認爲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即客戶所得實際收益,銀行與投資者之間實際上形成一種約定利率的借貸關係,而非受託資產管理關係。而銀行往往出於市場份額和聲譽考慮,選擇承擔隱性擔保職責,對產品進行剛性兌付,產品投資風險並未真正實現買者自負,與此相關的報道層出不窮。由於銀行主要使用預期收益率的產品發售方式,不論理財產品是否保本,基本上都會按預期收益率進行兌付,因此,銀行實質上是運用了“削峯填谷”的辦法來保證產品兌付。這種業務運作模式使得理財產品不論是否保本,均成爲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存款替代品,偏離了資產管理行業的軌道。

因此,銀行理財的發展需要加快向真正資產管理的轉型。2013年3月27日,銀監會下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8號文),對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類業務進行規範。8號文明確了銀行理財投資管理模式的轉變方向,產品投向具體透明、收益分配以真實投資資產收益爲基準的基金化理財產品,將是未來銀行理財的發展方向。在2014年末,銀監會出臺了徵求意見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其中更多參考了公募基金管理辦法,提倡理財產品改變以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爲主的現狀,向開放式淨值型轉型。在此情形下,多家銀行開始嘗試改變理財產品的收益結構,摒棄此前侵佔理財產品超額收益、將理財產品“類存款”運作的做法,向基金化運作邁出第一步。以招行爲例,截至2015年6月,其淨值型產品規模4539.20億元,較年初增長87.07%;淨值型產品佔理財產品運作資金餘額的比重爲27.65%,較年初提升0.93個百分點。

從全市場來看,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2015年末淨值型理財產品資金餘額1.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81萬億元,同比增長144.64%,市場份額從3.73%提升至5.83%(見圖1)。再以銀監會大力倡導的資產管理計劃爲例,從2013年10月開始試點資產管理計劃業務開閘僅僅一週時間,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就率先試水各自首款自主理財管理計劃,產品爲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規模上限從1億元到75億元不等。截至2014年底,發行理財管理計劃的銀行已經達到約20家,並從國有、股份制等大中型銀行延伸至少數大型城商行。截至2015年6月,全市場理財管理計劃存量規模約爲4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