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臨牀心理特點及護理特點

學識都 人氣:1.68W
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臨牀心理特點及護理特點
作者:董聿麗,劉衛權,徐冬玲,李 麗,潘曉紅

【關鍵詞】 老年;血液病;心理特點;護理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臨牀心理特點,探討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 回顧2004年5~12月收治的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137例,對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結果 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臨牀心理表現爲焦慮、懷疑和僥倖、悲觀和絕望、坦然和求生。結論 對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採取以心理護理爲重點,全方位的個體化護理,可以減輕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障礙,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 老年;血液病;心理特點;護理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老年惡性血液病佔較大比例,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嚴重威脅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國內外許多研究均發現癌症的發生、發展及預後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通過心理行爲干預,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質量。本文對137例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進行回顧性分析,以進一步探討和完善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特點,並提出護理對策。
1 臨牀資料
137例均爲我科2004年5~12月住院患者。男70例(51.09%),女67例(48.91%);平均年齡62.64歲(50~86歲),其中:50~59歲63例(45.99%),60~69歲52例(37.96%),70~86歲22例(16.06%)。本組血液病患者中白血病38例(27.74%),多發性骨髓瘤27例(19.71%),惡性淋巴瘤29例(21.17%),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徵13例(9.49%),再生障礙性貧血9例(6.57%),過敏性紫癜10例(7.30%),其他11例(8.03%)。
2 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表現
2.1 焦慮和恐懼 一經初診爲惡性血液病,往往給患者和家屬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由於醫學知識的缺乏和社會對此類疾病的觀念,患者初期表現爲焦慮緊張、驚恐不安、行爲失控等恐懼心理狀態。以至於患者出現食慾不振、睡眠不良、血壓波動、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等。同時由於輸血、化療的嘔吐、脫髮等副作用以及病友的痛苦或死亡的影響等造成的心理負擔,將自己陷入死神即將來臨和極度恐懼狀態之中。
2.2 懷疑和僥倖 患者常因發熱、反覆鼻出血,或者嚴重的貧血入院。因此,在焦慮和恐懼的同時,患者不相信會患如此絕症,對診斷持懷疑態度,甚至抱有僥倖心理,而希望僅僅是感冒、勞累等原因。
2.3 悲觀和絕望 多數患者難以接受這一診斷,但一經確診,其心理上的支撐和期望徹底破滅,就背上了“不治之症”的思想包袱。表現爲情緒低落,整日抑鬱寡歡,沉默少語,不願與正常人接觸。加之治療上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會產生強烈的憂傷和悲觀厭世甚至絕望的心理。這一時期的患者往往拒絕接受治療和易於發生意外事件。
對於病情反覆、長期臥牀的重症患者,經過長期的藥物治療、數次化療、放療,效果仍不明顯,甚至越來越差,其心理狀況尤爲令人擔憂。伴隨着時間延長和身體免疫力的下降,各種併發症,如感染、出血、發熱、低蛋白血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其心理承受能力也達到了極限,對治療完全失去了信心。此時患者往往對家屬和醫務人員語言行爲產生敵對心理,臨牀表現爲不與醫務人員合作,拒絕治療,因此也是意外頻發時期。
2.4 坦然和求生 部分患者性格豁達開朗,心理素質好,加之與身邊病友的交流,對所患疾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因此有坦然面對,並積極配合治療。醫護人員對這一部分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也更具信心,也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3 討論
由於老年人閱歷豐富,易於溝通,因此心理護理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尤爲重要。
3.1 基本心理護理
3.1.1 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的好壞能影響病情的發展。焦慮、緊張、恐懼、絕望等情緒能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促使癌細胞快速增殖,從而使病情惡化。相反,積極快樂的情緒能使機體免疫力增強,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發展,有利於患者的康復。因此,對於疑似病例,不輕易做出診斷,不能向患者透露病情,或者流露出暗示的表情。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應適當確切,避免引起或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對已確診的患者應以熱情、體貼、和藹、充滿信心的語言和態度接待患者,給患者以深切的同情和安慰,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喚起患者對未來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