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DCF和期權價值的戰略評價方法

學識都 人氣:9.71K
基於DCF和期權價值的戰略評價方法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創新已經成爲獲得長期競爭上風的關鍵。由於圍繞創新而進行的戰略決策必須在不可猜測、甚至混亂的環境中作出,加之經常由於依靠存在缺陷的傳統財務評估而使企業喪失良好的市場機會,因此,根據活動和企業治理的內在,揭示傳***略評估方法的不足,吸收期權和方法的有關成果,完善戰略評價方法,是戰略治理的內在要求。


一、傳統評價方法的缺陷


價值最大化是企業治理的基本要求,戰略方案的價值評估是戰略選擇的主要依據。一般的戰略評價方法基本上都是基於財務上的折現現金流(DCF)技術,當預期未來某一時期的現金流進大於現金流出時,淨現值大於零,企業的價值增加;反之則企業的價值下降。DCF技術已經被廣泛接受和運用。但是實踐證實,在對創新性的戰略方案進行評估時,它還存在着一些明顯的缺陷。


1.DCF技術在理論上的缺陷


DCF技術的運用隱含着這樣的假設條件,即未來的收益是可以清楚界定的,治理職員用不着在未來變動的環境條件下發揮積極的能動作用。這個假設條件不夠辯證,缺乏理論支撐。事實上不確定性是企業戰略治理不可迴避的,猜測的正確性是相對的,不正確性是盡對的。在DCF的運用過程中,對不確定性的處理通常是確定一個風險係數β,用風險報酬來予以彌補。風險係數的確定依據是過往的經驗和統計數據。題目是,創新性的戰略方案很難在過往找到相似的類型,經驗和統計數據難以反映未來的變化和機會,因此,β係數的確定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與此同時,加上風險係數和無風險利率以後的折現率成爲一道高不可攀的門檻,很多創新性的戰略方案被無情地擋在了門外。而實際上,風險越高,機會也就越大,戰略方案的價值可能也就越高。


治理職員既是戰略的制訂者和決策者,也是戰略的執行者。在戰略決策過程中,限於當時的熟悉水平和有限的信息,戰略方案經常難以正確預見未來。在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治理職員可以根據環境條件的變化對戰略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調整,使原有的方案動態地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條件,從而大大增加戰略的價值。治理職員積極的能動作用是戰略價值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制訂戰略價值評價方案時,不可忽視治理職員的主觀能動性。運動和變化是事物發展的常態,尤其在技術飛速發展、市場變化莫測、知識和信息更新與傳播越來越快的今天,不承認、不發揮治理職員的能動作用,任何既定的戰略都可能一錢不值。


2.DCF技術在操縱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1)既有思維模式的。既有思維模式是指治理者原有的心智模式和選擇性感知,是治理者根據原有經驗和知識對企業、市場和中複雜關係的一種簡化的思考框架。它對信息的組合與利用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在DCF分析中,與治理者原有的思維模式不一致的信息將被有意無意地遺漏或者忽視,所得到的結果不能充分反映當時信息的全部內涵。


(2)機會主義行爲。假如某種戰略方案被以爲只是組織的最優選擇,而不是某些個人的最優選擇時,機會主義行爲就可能產生。這樣,信息傳遞受到限制,猜測被人爲操縱。而且,大多數部分及其專業職員都擁有一定的技巧和手段編制對自己部分或職位有利的財務數據。這樣,戰略決策經常被人爲誤導,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害。


(3)比較的基準題目。在戰略方案的評價過程中,評價的參照物往往是企業現行戰略的執行狀態。而且,這往往被假設爲是一種可持續的狀態。當考慮到市場日益變化的需求、競爭對手咄咄逼人的攻勢以及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週期時,這幾乎總是一個有缺陷的假設。以現狀作爲比較基準,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即新的戰略方案所產生的累積現金流不足以證實它的公道性。但是,當繼續執行當前戰略所產生的現金流預計出現停滯和下降時,新戰略應該是更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