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社會心理對教師的調適和指導

學識都 人氣:2.32W
重視社會心理對教師的調適和指導
摘 要:社會心理從內容而言,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健康積極的,另一類是消極頹廢的。
關鍵詞:健康、心理、社會、主流
        社會心理從內容而言,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健康積極的,另一類是消極頹廢的。健康的社會心理,主要是指人們的仁愛、和諧、進取等心理傾向,它是社會的主流,爲廣大社會成員認同;消極頹廢的社會心理,主要是指社會心理的負面,代表着低俗頹廢的人生觀和病態腐朽的處世哲學,爲一些人羣迎合、追求和奉行。在當今多元價值的背景下,教師的心理也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表現出不同的特質。例如,功利、浮躁、惰性、倦怠等心理,愈來愈爲許多教師所默認和推崇,而過往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則越來越被淡化,甚至被教師拒認、牴觸。
        應當說,社會消極心理並不代表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心理,也不能說明教師隊伍的主體。但它借用教師某些心理失衡的暗道,在教師之間傳播、擴散,引起或明或暗的“交叉感染”,使一些教師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分辨力、抵制力和警惕性,以致教師在教育觀念上,不思進取,不把自己視作教育教學的首席,仍舊揮舞着師道尊嚴的大棒,視學生爲課堂的奴僕和看客;在行爲上,計劃抄襲,教案抄襲,論文抄襲,課件抄襲,大凡能抄襲的,一概抄之,不能抄襲的,就向學生生吞活剝地灌輸;在角色上,不講究民主和平等,強調個人價值,以自我設計爲中心,不安心甚至厭倦課堂教學,但卻非常熱衷於有償“家教”“家養”,信奉利益至上。這些問題如果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疏導,勢必會導致教師心理的進一步生鏽和扭曲,不僅會使那種不當的教育行爲繼續存在、氾濫,影響教師本人的歸屬感、成就感,而且會波及到每一個孩子,使孩子們蒙上成長的陰影,給教育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現代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受他人、羣體和公衆的促進及制約,是處於社會控制和社會行爲之間的中間地帶,就像“城鄉交接部”那樣跨越兩大領域,因人們疏於管理,產生這樣那樣的社會問題,但它卻真實地反映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因此,它具有中介作用,可以爲社會的組織系統優化與控制,使人們的心理活動適從社會規範。可以看到:它既能順從和有利於社會控制,也可能牴觸和不利於社會控制。 
從當今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將消極不良的心理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是完全可能的。爲了培養教師健康、積極、穩定的心理,應重視社會心理對教師的調適和指導,加強教師心理的溝通,就顯得尤爲必要。        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社會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規範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爲,因此,進一步強化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們心理或思想的轉化往往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因爲它需要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防止社會消極心理對教師的影響,需要做經常的、大量的、艱苦的工作,需要教育、管理、文化、輿論等各方面綜合治理。若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過去那種自上而下的灌輸說教模式和“報喜不報憂”的片面性,那麼教師消極不良心理將難以扭轉,甚至會因爲社會的陰暗面而加深教師的不滿情緒,產生逆反心理。據此,社會應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氛圍,文化應起到傳承優秀文明的功能,輿論應起到社會各羣體各階層的呼聲或意見能及時傳導的作用,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應努力在心理溝通和雙向交流上下功夫,改進陳舊落後工作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教師心上。只有工作細緻了,具體了,到位了,方能營造一種寬鬆、透明、和諧、健康、積極的社會心理,方可讓教師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到那種愜意的社會環境,使某些失衡的心理狀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平衡,並得以較快的調適。
        在學校,不能粗放式的經營管理,要“強根固本”,增強教師抵制社會消極心理的侵蝕,努力提高他們的免疫力。除了組織教師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道德準則外,着力引導教師正確看待金錢、幸福、苦樂等,着力解決好“爲誰教”、“怎樣教”等基本問題,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因此,學校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要針對一些社會心理問題 ,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做好廣大教師政治、思想、情感的引領工作,多運用心理暗示、自我提示等方法,提高教師的自律能力。例如,在教師中開展談心、交流活動,就能避免領導的話語霸權和上下級的心靈隔閡。這種按摩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活潑多樣,是抵制社會不良心理影響的一個好辦法。“士爲知己者死”,就是這種方法的成功運用。心理學主張,“人心貴在相知”。 此外,學校還應想方設法幫助教職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聘用專業的心理機構,解決教師的心理問題,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解決教師的心理衝突和心理危機。通過心理諮詢、談心交流等活動,教師與領導之間築起一道無形的“連心牆”,教師就能敞開內心世界,說出內心的感受和矛盾,工作中的壓迫感、倦怠感、失落感、不安全感甚至是被剝奪感等,就能有效有序地獲得疏解和釋放;同時,通過心靈與心靈的交流、疏導和引領,又能幫助教師走出心理的誤區,糾正認識上的一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