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9W

隨着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臨牀醫學教學與管理工作對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優秀醫學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醫學教學論文

高職高專臨牀醫學專業臨牀見習教學質量提升思考

【摘要】臨牀見習是高職高專臨牀醫學專業臨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種因素導致我們的臨牀見習教學質量遠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針對此現狀,本文進行認真分析並提出相關提升策略。

【關鍵詞】高職高專;臨牀醫學;臨牀見習

1.臨牀醫學專業臨牀見習現狀

臨牀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牀見習是臨牀醫學實踐教學的第一階段。由於高職高專臨牀醫學專業的臨牀見習是在各教學醫院完成,學校對各教學醫院的教學質量監控及管理鞭長莫及;各教學醫院又以臨牀醫療爲主,教學質量管理、監控也難以落實到位,由此形成臨牀教師對病人的臨牀診療全力以赴,對學生的教學敷衍塞責,甚至少數臨牀醫師視教學爲負擔,造成臨牀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而學生方面,很多醫學院校的臨牀見習只是換個教室上課,臨牀見習教學就是學生在學習室看看書,參觀參觀病房,只有極少數同學有機會與患者交流,大部分學生淪爲觀衆,缺乏參與機會,根本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使臨牀見習流於形式。

2.造成該現狀原因

2.1見習醫院數量及容納能力不足:

由於見習的特殊性,見習地點須按就近原則,一般選取與學校同一城市的'大型醫院。

2.2臨牀教師精力及水平有限:

①臨牀教師因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職業風險高、社會地位低下、受患者尊敬程度不足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臨牀醫師的工作積極性;②科研壓力、職稱壓力、日益緊張的醫患關係等等大量消耗醫務人員的精力,使很多帶教老師力不從心;③部分見習老師未經正規帶教培訓,教學能力良莠不齊,教學手段單一;④少部分老師不能完全融入教師的角色中,把帶教視爲交差,缺乏正確的教學態度,也是造成學生見習效果差的原因。

2.3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大部分學生對見習缺乏足夠重視,對見習的認識停留在好奇層面,認爲見習效果不佳也可以在來年的臨牀實習中彌補,因而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自主性,影響臨牀見習效果。

2.4患者配合度不夠:

隨着社會發展,患者維權意識加強,醫患關係緊張,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見習學生開展見習工作。

3.提升見習質量的策略

3.1吸納更多合格的見習醫院:

通過充分對本地區及附近區域醫院的病人數量、病種、診療規範性、醫療水平、醫德醫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廣泛選取符合要求的醫院作爲見習醫院,緩解附屬醫院的帶教壓力。

3.2採用多種見習方式:

建議學校鼓勵學生到生源地各級醫院開展暑期短期見習,參與簡單醫療操作、小型手術、義診等醫療行爲,使學生能提前接觸臨牀,應用所學知識,發現不足後及時糾正,這樣就更易適應將來的正式臨牀見習,有利於提升見習效果。

3.3加強見習前教育:

在見習前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正視臨牀見習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重視醫德醫風教育,對附屬醫院見習管理等相關規定進行集中學習,初步培養學生職業角色的形成;專業方面,鼓勵學生鞏固相關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內容,如問診、臨牀診斷技能操作等,提升見習效率。

3.4建立臨牀見習監督管理制度

3.4.1專人負責制度:附屬醫院相關科室每學期應抽調專人脫崗負責見習,包括制定見習計劃、理論授課、見習帶教;見習結束後,由督導組組織學生對帶教教師教學準備、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分,其成績作爲績效考覈、年終評優、職稱評審的依據。3.4.2雙向反饋制度:附屬醫院主管部門應定期召開反饋會,根據見習內容選取節點組織帶教教師、學生代表進行教與學評價。學生反映見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學所存在的不足,教師再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彙總出修改意見及建議。此舉有利於及時發現並解決見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而充分的溝通也有利於師生關係的融合。

3.5改進教學方法:

由傳統教學方法LBL,到PBL、CBL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化被動接受爲主動思考,會極大地提升學習效果。課堂中輔助微課、理實一體化、角色扮演(教師擔任標準化病人)等多種教學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學病例不足的缺陷,提升教學效果。

3.6加強患者宣教,提高患者的配合積極性:

對住院病人加強宣教,督促患者轉變角色,參與到培養醫學儲備人才的實踐中,增加患者的社會認同感和個人榮譽感,積極配合學生見習,這樣患者既獲得了精神滿足,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又可適當緩和醫患矛盾。

總之,導致目前臨牀見習質量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過帶教老師、學生、患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過學校與附屬醫院的充分監督協調,重視臨牀見習過程、細化見習流程、明確見習目標,對臨牀見習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積極修正,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不斷改進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治民.新時期醫院從事臨牀實踐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3,19(9):5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