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中教師的重要作用

學識都 人氣:2.94W

導讀:由於當前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還存在相當多的不利於自身開展的現象。分析一下在校本教研中的開發者及教師的重要作用。校本教研中教師的重要性分析。

淺析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中教師的重要作用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教師

隨着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啓動與發展,校本課程開始成爲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校本課程開發已進入由試驗到推廣的新階段,梳理和總結我國校本課程開發的一些理論與實踐問題,對於深化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升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水平,推動校本課程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由於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僅要解決認識上的問題,更要深入研究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這樣,關係到校本課程開發建設的策略性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和必要。這裏,我們依據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依據實踐內容與對象對理論的反思,分析一下在校本教研中的開發者及教師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教研中教師的重要性分析

校本課程開發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正確的校本教研的理念,這有利於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學校應當在明確教育到底應該怎樣、在目前的客觀條件下又能怎樣的基礎上,確定學校獨特的教育目標和發展方向。我們也深刻地體會到兩點:一是學校獨特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體現,是實現辦學目標的橋樑和手段;二是校本課程開發極需要正確的教育哲學、辦學目標、教育宗旨的高層面指導。不過,學校的辦學理念之所以具有方向性,是因它具有三個特點:宏觀統領、中觀具體、微觀可行。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指導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由此可見,沒有學校辦學理念的形成,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也難以深度進行。明確了校本教研的教學理念,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教師在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

從開發主體中的校長、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方面看,教師在整個課程開發活動中處於核心地位。對教師而言,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課程意識與課程觀念,課程知識與課程開發能力,參與意識與合作精神,行動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怎樣才能保證教師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呢?對校長而言,應該履行的職責在於:確定明確的辦學理念,建立合理的課程結構,建立良好的校內溝通網絡,協調影響校本課程開發的各種因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校長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領導能力、規劃能力、創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際(合作)能力。

在開發校本課程必需的所有條件當中,教師的認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變革,如果得不到教師的支持都無法成功。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專業能力不斷成長的過程,是學校的教育理念不斷明朗的過程。

二、提高教師素質級能力的對策

由於當前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還存在相當多的不利於自身開展的現象,這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校本教研的健康開展,也阻礙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我們應當採取切實可行的策略,指導校本教研的方向,促使其健康發展,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第一,提倡學習,激發校本教研的參與熱情。學習,對教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爲支撐的。理論學習是校本教研的基礎。因爲時代飛速發展,知識在快速更新,新的知識在不斷涌現,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了,作爲新時代的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充電”,使自己在新課改中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然而在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着一種“只教不學,不思上進”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倡導學習,使教師認識到“學習是研究性教師成長的保鮮劑”,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才能對校本教研的內涵、實質、作用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學習也是研究的基礎,教師們只有通過學習,具備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才能相互補充,相互提高,校本教研纔不至於在淺層次上徘徊。因此,我們要極力鼓勵教師參與理論知識的學習,爲教師購買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和報刊雜誌,讓教師們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第二,互動交流。它以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爲切入點,引導廣大教師展開平等、坦誠的心靈對話與思想碰撞,在各種觀點的交鋒中,通過個人的反思領悟,達成共識。如針對多數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困難問題,英語學科組的老師可以共同相討對策論文的格式,每個人各抒己見,最終達成共識。又如,在期末複習前,各學科組的老師也可以共同討論,提出最佳方案,爭取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效果。

第三,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個人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爲對象,對其中的教學行爲、教學現象和教學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研究,從而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同時,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教師在反思中彌補“遺憾”,改進教學。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實現自我超越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們在開展校本教研中把它作爲重點來抓。通過反思,教師可以直面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改善教學行爲,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育現象、教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不管是現場診斷和案例剖析,還是課題研究,都要以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爲研究的立足點,通過分析和不斷地實踐探索,不斷解決存在的困惑或問題。這樣有助於教師瞭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可以促進自身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雲鵬.中小學教育教研基礎[M].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曠明.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 教育科學論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