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管理應用軟件SAPR3系統內部結構剖析(一)

學識都 人氣:1.63W

本文介紹了大型管理應用軟件SAPR/3系統的性能特點、內部結構以及各個功能模塊的特點和模塊間數據溝通的方式,最後給出了一個運行實例。
關鍵字:SAPR/3、組成、結構、模塊
引言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進程迅速推進,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機制、組織結構及市場行爲方式的巨大轉變,引發了對先進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渴極思飲的需求。許多國外的企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對於業界和非業界人士也由素所未聞變成耳熟能詳。
諸多知名廠家當中,在世界範圍內ERP/MRPII軟件市場上獨執牛耳的當屬德國的SAP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72年,一直致力於SAP系列軟件的開發。97年初引進了開放新戰略後,業務增長趨勢更爲強勁。在國外品牌先後看好中國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而紛紛涌入的潮流中,SAP自然不甘示弱。它在1996年歲末就已宣佈其產品的漢化全部完成,1997年又捆綁了多種軟件,爲推進其R/3系統的實施擂鼓助陣。從SAP1997年在中國市場上的積極表現來推測,1998年它將以更靈活的策略,力求迅速在中國紮根、開花、結果。
鑑於以上情況,爲更有效地取人之長,繼而推動國內管理軟件業的發展壯大,筆者認爲,對SAP系列管理軟件包括SAP公司本身有所瞭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筆者接觸到的企業管理人員、財會行業人士當中,對SAPR/3系統這一大型管理應用軟件,知其名者居多,曉其實者誠少。原因不外兩點:其一,國內使用這種功能強大同時又價格昂貴的管理軟件的企業尚爲數不多;其二,介紹SAPR/3系統性能特點及其內部結構的資料也寥寥無幾。因此,筆者擬從內部組成結構和運行實例分析兩個角度來對SAPR/3系統作一簡介,特別用較多筆墨介紹了SAPR/3系統各個模塊的功能特點及模塊間的數據溝通,希望能與關注SAP管理軟件的讀者共同討論。
SAPR/3系統概述 
SAPR/3中的S代表系統(Systems),A代表應用軟件(Applications),P代表產品(Products)。R/3意味着這是SAP軟件第三次發佈的版本。用一句話來概括,SAPR/3是SAP公司開發的客戶機/服務器環境下的套裝軟件,可用於處理一個公司中幾乎所有的經營管理任務,常見的諸如發票支付、生產資源的管理、財務控制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下文我們將陸續介紹這些內容。SAPR/3系統的性能特點可以簡要歸納如下:
 1.功能模塊化。
SAPR/3運用應用程序模塊(通常簡稱爲“模塊”)來處理上述任務。這些模塊常用其英文首字母來命名。比如,SD表示銷售(Sales)和分發(Distribution),MM表示物料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CO表示控制(Controlling)。諸多模塊分成三大類:物流(Logistics)、財務(Accounting)與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比如物料管理(MM)在“物流”類中,控制(CO)是“財務”類的一個模塊。它們相互協作,共同作用,來處理公司中的經營管理任務。
R/3系統的模塊結構如圖1所示。

大型管理應用軟件SAPR3系統內部結構剖析(一)

圖1R/3系統的模塊結構
2.信息高度共享。
R/3各模塊使用共同的數據庫工作。這就是說,由一個部門輸入到系統中的信息,所有其他部門都會馬上得到。比如說,財務部可以獲得來自銷售部的信息,生產計劃部又可以獲得來自財務部的會計信息。這樣,每個部門使用的都是最新的信息。即使公司的部門之間存在着各種分割,這些信息仍然被各個模塊共享使用。
圖2說明了這種共享關係。

圖2R/3系統各模塊間的信息共享
R/3系統之所以要保證高度的信息共享性,是因爲R/3的設計開發人員認識到各種企業在實際運營中就是這樣處理事務的。舉例來說明,有一份訂單鍵入到系統中,訂單中包含的全部新信息都被寫進數據庫。R/3系統能夠認識到,要完整地執行此次業務處理的話,幾個不同的模塊都需要用到這些信息。“物流”類模塊需要這些信息來安排訂單上指定產品的生產,“財務” 類模塊要處理原材料款項的支付和發票的簽發,“人力資源”類模塊則需要這些信息來作出人力的安排。
3.開放性。
首先,R/3能夠與公司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實現軟硬件的全面兼容。隨着公司的成長,現有的系統可能已經包括了大量不同類型的計算機,比如說,該系統的網絡上連接着個人電腦、膝上機、小型工作站以及大型機。如圖3所示。

圖3網絡上各種不同類型的計算機 
而R/3系統,恰恰能夠在如此複雜多樣的計算機系統基礎上工作。
在以前,許多大型企業使用的是大型機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計算機或終端遍佈於公司各部門,而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卻是集中的。數據必須從大型機經過網絡的傳送,才能在終端運行的`程序中使用,然後再傳回給大型機儲存起來。這個過程代價昂貴,又浪費時間。近來,許多公司已經轉向開放式系統或客戶機/服務器環境。這樣,數據的組織就更復雜了,集中的和分佈的數據存儲、處理以及管理的情況將混雜在一起。SAPR/2主要是針對大型機環境開發的,R/3則主要用於開放式系統或客戶機/服務器環境。R/2與R/3使用同一種ABAP/4編程語言,這意味着數據可以很容易地在大型機與開放式系統之間進行傳送與兼容共享。
其次,更重要的是,R/3可以不斷擴展,使得R/3能夠跟得上公司不斷的成長。R/3主要是爲大中型企業設計開發的。然而,它同樣是小型企業的理想選擇。這些小企業成長起來以後,也無需改換他們的系統。在公司的成長過程中,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特有的組織、控制和計劃的流程。已經經過專門設計的R/3系統,可以適應於所有現代組織中發生的連續不斷的變化。R/3的適應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3模塊可以根據公司的特殊技術需要進行“本地化”;模塊可以對來自公司已有程序的數據進行轉換;公司可以只安裝當時自己需要的模塊,當業務需要發展時再加上其他的模塊;R/3中的術語可以修改,與公司使用的專業名詞配套。如圖4所示。

圖4R/3系統的開放性
4.用戶界面友好。
R/3系統的設計始終從用戶的需要出發。一個程序要能夠處理大範圍的管理任務,不得不變得相當複雜。儘管這樣,R/3仍然保持了友好的用戶使用界面。它使用的是用戶已經非常熟悉的windows技術,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任務。所有的R/3模塊都是菜單驅動的,指引用戶很容易地使用整個系統。R/3應用軟件包含大量圖形對象,用戶只需看上一眼,就能說出它們的功能,大大節省了時間。如圖5所示。

圖5R/3系統友好的用戶使用界面
5.高度安全性。
在管理經營業務的過程中,R/3系統必然會處理到對公司來說是高度機密的信息。比如說,系統中會包括涉及公司產品、財務、未來戰略和全體員工詳細情況等等各方面的信息。所有這些數據的安全性必須要得到保證。
首先一點,就是隻有被授權的人才能訪問這些數據。每個R/3的用戶都有他自己特定的訪問權限,這種權限嚴格規定了系統中的哪些數據是該用戶可以讀、寫甚至修改的,以及用戶可以執行哪些功能模塊的操作。用戶的工作性質決定了用戶被授予何種訪問權限。這種授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用戶工作性質的變化,相應地擴大或縮小授予用戶的權力。
其次,同樣非常重要的一點是,R/3系統能夠不斷地更新工作日誌,將用戶的每一次操作都準確及時地記錄下來。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