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機制的創新分析

學識都 人氣:2.58W

摘要:由於專升本院校沒有有效進行科研管理的機制,所以他們在對科研進行管理的時候通常會參照本科院校的管理方式,但是這嚴重忽視了專升本院校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發展特點,必然會給本院校帶來嚴重的科研管理問題。本文就專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介紹,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專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機制的創新分析

關鍵詞:專升本院校;創新;科研管理

科學研究是指運用嚴密的科學方法,從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認識客觀世界,探索客觀真理的活動過程,是對研究變量或指標的共同的本質的概括。專升本院校加強對科學研究的管理創新能夠有效地提高院校的科研水平,促進其又好又快的發展,爲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一、專升本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1)科研是專升本院校不可或缺的職能。科研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它最終會落實到兩個方面上:一個是學生對學生的培養水平,另一個就是學校的師資水平和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要想使這兩個指標能夠不斷的得到提高,就要不斷進行科研,使其成爲最直接、有效的推進器。

(2)科研是專升本院校教師服務社會、實現專業價值的重要途徑。我國專升本的院校只要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他們能夠具備生產、管理和服務等一系列操作的技能,同時又具備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在進行知識的水平上能夠不輸於本科院校的學生。這就使得專升本院校的教學工作要更加嚴峻,教學工作更加繁忙,使它成爲了學校的中心工作,但是這些都不能妨礙專升本院校進行科研活動。可以說,適當的科研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兩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係,專升本院校的教師通過進行科研,能夠對科學領域的新知識和新技術進行探討,從而發明出新的工藝,能夠爲教學工作注入新的內容,從而使教學工作能夠有源源不斷的知識點和實際範例

(3)應用性研究是專升本院校科研工作的重心。專升本院校的主要目標是爲社會提供更多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讓他們不但具備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的實際的操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知識的學習,使他們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需要在院校內培養一批“雙師型”的教師,另一方面專升本院校需要與從事這些工作的企業或者單位要建立起密切的聯繫,從而使得教師能夠隨時帶領學生進行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等的練習,從而使他們能夠掌握其中的流程和特點,能夠對過程中出現的生產工藝及時進行學習,滿足日益變化的社會的需求。同時,與企業和單位建立密切的聯繫,也能夠實現學校爲企業提供更多的人才,使學校以企業單位的實際需求爲依據,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創新技術和材料,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專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機制出現的問題

(1)科研管理機構缺乏規範化。我國目前的專升本院校來看,基本上沒有設置有效的科研管理機構,學校裏面進行的科研工作,大多是由其他職能部門進行操作和行使,這種工作方式使得專升本院校的管理職能的不明確,沒有辦法形成統一的科研管理模式。

(2)科研管理的投入不足。我國高校的科研管理的投入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科研管理經費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關於科研管理人才的投入。專升本院校本身進行科研的基礎就很薄弱,再加上科研經費的投入不足更加劇了院校進行科研以及科研管理上的難度,無法得到較快的發展。就目前專科學校進行科研管理的隊伍狀況來看,極大程度上缺少專業的科研管理人員。在當今的科研工作進展中,當前的管理人員已經很難肩負起尋找市場信息、尋找可供轉化知識的重任。所以,要想提高專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就需要投入從事管理的人力資源。

(3)對科研管理目標缺乏正確認識。專升本院校科研的總體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進行的科研課題也都是學校進行教學工作的科研人員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所擅長的知識而提出的,並不是依據市場的需求對課題進行論證申請,導致了水平低、重複性的項目偏多,這都給專升本院校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再加上對其進行科研管理的時候,只注重數量,重視課題和論文的數量,不追求質量,導致專升本院校的科研成果精品少,轉化率低。

(4)科研管理的激勵機制不健全。專升本院校對科研管理缺乏有效的科研激勵機制也是造成院校科研管理出現許多問題的重要原因。因爲沒有有效的獎勵機制,不能充分調動起進行科研的人員的積極性,導致了院校中部分優秀的科技人才的流逝,沒有這些人的帶領,使得學校的科研不能順利的開展,也就無法取得優秀的成果。而進行院校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有效地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專升本院校能否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成爲了院校能否建立一支高水平、穩定的科研隊伍,創造出高質量科研成果的關鍵。

三、專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機制的創新

(1)科研管理觀念的創新

1、要確立以人爲本的管理觀念,就必須要在科研管理的創新中,充分考慮人在這個過程中的首要作用,也就是以人爲本,實現關心人才、培養人才、重視人才的目標,從而能夠使科研人員能夠在這種氣氛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大潛能,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的研究中,爲實現科研目標和成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從而不斷提供服務。

2、確立市場的觀念,這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課題的立項、成果的鑑定以及對於成果的推廣和在實施過程中的開發,這些都要求以市場作爲導向,從而不斷提高市場經濟和科技轉化的意識。

3、通過聯合攻關的觀念,從而將分散、個體的科研力量集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進性有組織、有序的科研,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同時要不斷地爭取較高級別的資助項目和重大的科研課題,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科研隊伍和學校獨有的研究方向,創造出更多、更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逐步提高社會對專升本院校的認可。

4、要確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觀念,抓住這個核心,並將其進行結果轉化作爲重要目標。我們要加大對於知識產權的宣傳力度,從而使科研人員能夠有效地進行科研,獲取保護自身權利的知識和途徑,充分調動他們進行科研的積極性,不斷地將成果進行轉化,以提高專升本院校的科研水平,實現知識產權在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

(2)科研管理模式的創新

1、創新專升本院校對於科研的管理制度,不斷地完善激勵機制,加大對於科員人員進行科研結果的獎勵力度,充分激發科研人員進行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爲他們提供一個輕鬆的工作環境,根據自身院校的特色和優點進行校內科研基金的合理分配。通過項目的申報操作,做好陪審的工作,爲申報國家級、省級的科研項目做好充足的準備,努力爭取上級部門對於本校科研的資金支持。同時,專升本院校要增強科研的精品意識,設立一系列學術著作基金,爲院校的科研成果獎勵奠定良好的基礎。

2、專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需要與社會的.需求相互結合起來,這就需要院校不斷加強政策的指引,不斷促成成果的轉化,以滿足市場的需求。首先,院校需要加強本校科研隊伍的建設,着重培養和選拔一批高素質和骨幹人員,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改變分散的科研的現狀,逐步形成統一的學術團體,爲進行科研聯合攻關提供必要的前提。其次,院校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將科研管理與經濟結合,提高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加快對於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3、加強院校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將專利文獻檢索作爲主要依據,進行科研的選題和項目的驗收工作。這樣做的原因是爲了避免項目出現重複研究的現象,同時又不會造成侵權行爲,既保證了院校選題的新穎性,又實現了項目成果的創新。

(3)科研管理方法的創新

1、在進行院校的科研管理的時候,需要和科員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從而能夠滿足科研人員在一些方面的需求,及時的爲他們提供科研政策、情報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議,引導科員人員的研究朝着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關注社會需求,向學科前沿靠攏。

2、專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需要與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向符合,爲了進一步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要及時的調整科研計劃和方向。在進行科研的過程中,不但要追求科研成果的數量,也要注重科研的質量。在進行科研項目的申請立項、成果轉化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做好,實施對知識產品的實時跟蹤管理。

3、在進行科研的過中,要處理好教師在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之間的矛盾,不能顧此失彼,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科學的人才保障政策體系,充分調動教學進行教學和科研的積極性,合理安排時間,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又能夠不斷進行科研活動,創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提高專升本院校的科研水平,爲社會和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4、也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進行學術交流。比如通過舉報學術報告會、學術會議和科學講座等一系列的活動,採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方法爲院校的科研提供更加有利的環境。同時要注重科研管理人員的素質,對他們進行定期的專業管理技能的培訓,使他們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綜合組織,積極地投入高專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來,爲院校科研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四、結束語

總之,科研管理對於專升本院校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專升本院校要想實現進一步的開拓發展,就必須創新本校的科研管理機制,從而促進教學與科研的雙向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實現其科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添錦.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機制創新途徑探析[J].商業時代,2008(1):57-58.

[2]張敏.專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機制創新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8(23):34-35.

[3]陳小健,屈文斌.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創新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3(1):21-23.

[4]耿蘭芹,曹淑蘭.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機制的創新[J].成功(教育),2013(8).

[5]韓宇,付萬榮.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機制創新與建設的實證研究――以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爲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1):65-66.

[6]徐元俊.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機制創新的探析[J].甘肅科技,200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