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黑豆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學識都 人氣:2.68W

摘要: 總結了黑豆主要病害,如大豆花葉病毒病、大豆細菌性斑點病、霜黴病、鏽病和大豆孢囊線蟲病的危害症狀,並提出防治方法。

關鍵詞: 黑豆病害;症狀;防治方法

  我國大豆病害以真菌性病害最多,有23種以上,如霜黴病、鏽病等;細菌性病害只有2種,即細菌性斑點病和細菌性斑疹病;病毒類病害以大豆花葉病生理病爲主;線蟲病主要是大豆孢囊線蟲病;還有一些缺素症和生理病。

  1大豆花葉病毒病
  1.1症狀
  受花葉病毒感染的植株葉、莢、豆粒或全株變形。病莢畸形,主要特徵是無毛。病粒粗糙無光澤。葉片症狀有以下5種類型:一是輕花葉型,葉片有輕微淡黃色斑駁,抗病品種或生育後期感病的植株多有這種表現。二是皺縮花葉型,病葉黃綠相間而皺縮,葉脈褐色而彎曲,後期葉脈變赤褐色壞死;結莢稀少並彎曲無毛。三是芽枯型,病株莖尖變赤褐色且萎縮捲曲,最後枯死;一般在開花後期出現症狀,發病急,蔓延快,嚴重矮化;結莢極少,多爲畸形。四是矮化型,病株葉片皺縮,節間縮短,結莢少或爲畸形莢。五是黃斑型,常與輕花葉型和皺縮花葉型混生;下部葉片出現黃色斑塊,呈不規則形,葉色變褐。

  1.2防治方法
  目前生產上尚無有效農藥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根據大豆花葉病毒病的傳播特點(種子帶毒、田間蚜蟲傳播),可採取以下防治措施:
  (1)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不同品種的抗病性有較大差異,較抗病毒病的品種有山西省的嵐縣天鵝蛋和繁峙大八仙黑豆等。
  (2)播種前嚴格選種,剔除帶毒種子。帶毒種子表面粗糙,無光澤,有褐斑。
  (3)建立無病留種田,嚴格管理,徹底拔除病株並深埋。
  (4)及時噴藥防治蚜蟲,特別是防治有翅飛蚜,這對切斷田間傳播途徑十分重要。
  2大豆細菌性斑點病

談黑豆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2.1症狀
  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也侵染幼苗、葉柄、豆莢和種子。葉上病斑起初爲褪綠小斑點,以後擴大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褐斑,病斑背面常溢出白色菌液。一般是植株下層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上層葉片發展,病斑中央部分壞死,葉片乾枯脫落。病株莖和莢上也生出紅色小點,形狀不規則,以後變爲黑褐色。種子被侵染後,出現半圓形淡褐色斑點,斑點處凹陷,有明顯痕跡。


  2.2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和耐病品種。
  (2)播前嚴格選種,剔除帶病斑的種子,並用藥劑處理。
  (3)收穫後及時處理帶病植株,實行輪作,以減少病源。
  (4)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70%四基託布津或50%退菌特800倍液噴霧,有一定效果。


  3霜黴病

  3.1症狀
  成株葉片上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黃綠色斑點,以後逐漸變爲褐色,散生或連生在一起。病葉背面有灰黴(病菌的孢子囊梗及及孢子囊)。病斑連接成大斑無塊後,葉片乾枯死亡。染病植株矮化。病粒表面附着有不規則形、灰白色的霜層,是病菌的菌絲和卵孢子。

  3.2防治方法
  (1)培育和推廣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高抗霜黴病的黑豆品種有:黑龍江省的尚志黑豆、吉林省的安圖黑大豆、內蒙古的哲裏木盟黑秣豆等。

  (2)嚴格選種,清除病粒。選用無病菌種子並進行種子消毒。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100g藥劑可拌50kg種子。

  (3)採取綜合性農業防治措施。深耕能深埋潛伏在殘株落葉上越冬的病菌,減少翌年侵染源;實行3年以上輪作,同時前作不能選擇帶病菌的寄主作物。

  (4)發病初期及時噴灑農藥。可選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等,噴藥2次,用配製好的藥液2 250L/hm2。


  4鏽病

  4.1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