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9.17K

摘要:新時期下,隨着中國城市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化,中國的對外傳播需要更多不同層次的雙語人才。本研究基於相關調研,力圖對國內新聞傳播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現狀進行總結梳理,並以重慶工商大學爲例,探索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的建構框架,最後提出雙語課程體系建構過程中值得重視的環節和方面。

新聞傳播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關鍵詞:新聞傳播;雙語教學;課程體系

伴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劇和中國“一路一帶”戰略的逐步成型,特別是途徑亞歐大陸橋直達歐洲的“渝新歐”“鄭新歐”等列車陸續開通,全球資本的疆界逐漸深入中國傳統腹地,許多中國內陸城市的對外開放步伐也明顯加快。城市的傳播力如何儘快跟上經濟對外發展的速度亟待思考,既懂信息傳播專業知識又具有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成爲業界渴求的對象。縱觀國內許多高校的新聞傳播雙語教學,雖然都在規模和數量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也在課程類別和實踐方式等方面有了豐富的積累,但總體上雙語課程種類不一、名稱繁雜,在具體運作方式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相關課程體系亟待梳理和重新建構,不同高校基於自身辦學特色和學生特點,也應對雙語教學課程建設進行由點到面的反思。本研究在對北京、上海、南京、廣州、西安、成都和重慶的部分高校開設的新聞傳播類雙語課程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相關用人單位對新聞傳播雙語人才的具體要求,以及高校同行老師的雙語教學心得,力圖對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的現狀進行總結,對新時期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的新框架進行初步建構,並對該過程中值得重視的環節和方面進行審視和思考。

一、新聞傳播雙語課程建設的現狀問題

根據調研,目前國內新聞傳播雙語課程的開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課程建設缺乏系統性

目前,國內高校開設的新聞傳播雙語課程多是以任課教師爲中心,由教師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一門或幾門開設,整體上雙語課程成規模和體系的較少。在我們的調研中,雙語課程成體系開設的學校僅佔33.3%。以西部爲例,課程開設較系統而豐富的是西安外國語大學和四川音樂學院。其中,西安外國語大學開設了《英語新聞報道與寫作》、《新聞編譯》、《英語新聞聽力》、《英語新聞閱讀》、《商務英語口語》等課程,四川音樂學院開設了《英美報刊選讀》、《英語新聞視聽說》、《新聞翻譯》、《英語節目主持人概論》、《美國文化簡史》、《新聞採寫》、《新聞翻譯》等課程,兩個學校在雙語課程的設置上都兼顧了不同專業和不同學期。此外的大多數學校在雙語課程開設的學期與課程之間缺少緊密聯繫,雙語教學的系統性和承接性還有待增強。許多雙語課程的開設初衷都是學科建設和特色辦學需要,但課程設置的時間卻並不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有的課程開設斷斷續續,甚至會由於教師的.外出訪學等原因暫停或取消,雙語課程建設缺乏持續性積累和時間保證。

(二)課程建設缺乏規範性

一些雙語課程主要依授課教師個人的興趣和條件而定,具體執行也由任課教師自己把關,學院沒有針對雙語課程的整體規範和具體要求。一些雙語課程在必修課、選修課和學分設置上還存在不合理現象,如一些理論性強的非基礎類課程對學生水平要求高,嚴格限制爲必修課欠妥當,一些需要大量實踐練習的業務類課程學時分配不夠,不足以保證學生在英文環境中足夠的專業知識浸潤。另外,一些新聞傳播學的基礎性課程,如《傳播學概論》、《英語新聞採訪與寫作》等雖然在不同高校開設較爲普遍,但是缺乏較爲統一成熟的雙語教材,各高校基本各自爲政。在具體調研中,明確有教材的雙語課程佔到48%,主要依賴教師自編講義的課程佔到52%,教材建設依然薄弱,不能有力保證雙語教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課程建設缺乏針對性

國內高校開設的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類型較雜,名稱各異,總體上可以分爲四類:第一類,基礎史論類課程,如《傳播學概論》、《外國新聞史》、《大衆傳播學》、《國際傳播學》等。第二類,業務實作類課程,如《英文采編》、《雙語播音主持》、《西方新聞採訪與寫作》、《公關寫作》、《廣告策劃與創意》等。第三類,國外傳媒鑑賞類課程,如《英文報刊導讀》、《國外電視概覽》、《國外經典廣告》、《新聞傳播學專業英語》、《傳播學經典著作導讀》、《外國媒介集團研究》、《經典新聞作品賞析》等。第四類,專業方向性細分課程,如《國際新聞》《輿論學》、《美學基礎》、《發行營銷學》等。調查發現,除了專業背景較強的部分高校比較注重結合人才未來走向來設置課程以外,很多學校的雙語課程都是針對性不強的普通課程。一些普通院校還照搬重點大學的課程設置,在課程性質和類型的設計上缺乏針對性。

(四)辦學特色結合不夠

目前,開設新聞傳播雙語課程的高校主要分爲綜合性重點大學、專業特色明顯的普通地方高校和在語言教學上具有優勢的外語院校三類。這三者之間的雙語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定位理應有所區別:綜合性重點大學學生基礎好、師資充沛,可以更多注重雙語素養的綜合提升,同時開設理論性較強和實際操作性較強的雙語專業課,爲綜合型雙語人才培養做儲備;專業特色明顯的普通地方高校則應結合自身優勢專業,把雙語教學的重點放在更具針對性的業務技能教授與訓練上,以更好地保持在專業領域的應用優勢;外語院校的課程設置則應在國際關係、外事禮儀等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加強對財經、商貿、政法等專業知識的講授,幫助學生及早將新聞傳播專業技能與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總之,要更好地體現雙語人才培養的特色,一是要注重學生的專業基礎和現實水平;二是要注重與業界需求的實際對接。

二、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的框架建構

雙語教育要穩定、富有成效地推行下去,首先必須要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各高校的現有條件與學生水平不同,要因地制宜地開設符合自身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但無論具體課程的開設有何差異,都應在整體上形成以幾門課程爲核心且課程間相互關聯支撐的課程體系。史論性質的課程,如《傳播學概論》、《外國新聞史》等可以作爲學科雙語基礎課,業務性質的課程,如《英語新聞採訪與寫作》、《雙語播音主持》等可以作爲學科雙語主幹課,而擴大知識面的方向性課程,如《英文報刊導讀》和《新聞傳播學專業英語》等則可以作爲學科雙語選修課。基礎課、主幹課和選修課之間互爲關照,並與其他先行或後續的漢語和英語課程相配合。一些適用面較廣的基礎課和主幹課可以在教學重點和學時設置上形成較爲統一的規範和標準。事實上,適宜雙語教學的課程應當是在概念、表述和操作上相對具有國際規範和共識的課程,以便於學生的專業學習直接與國際接軌。在條件和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宜優先開設實用性強的雙語課程,以更好地服務專業實踐。除專業課程外,還應適度增添外語類語言課程作爲輔助,以更好地解決語言問題。以重慶工商大學爲例,根據其學科特色和現有辦學條件,我們對未來的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作如下構想,即以“主體課程體系爲核心,輔助課程體系爲支撐,特色課程體系爲亮點”的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架構(如表1)。在上述框架建構中,主幹課程是建設主體,重點在課程的分類建設和彼此的銜接配合。輔助課程作爲補充支撐,更多的是提供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支撐,因此除了專業課以外,語言課的設置也宜貫穿始終。至於特色課程,可以根據專業來設置課程要求和知識難度,或者作爲選修課程提供給基礎較好並有真正興趣的學生,以便讓特色課程的開設更具針對性。總體上,基礎課宜開設在低年級,主幹課宜開設在中低年級,方向課則宜開設在高年級。

三、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建構的幾個着力點

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的建構,必須以師資建設爲根本、課程管理爲核心、交流實踐爲依託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展開,具體有以下幾個着力點:

(一)師資的引進和建設亟待合理規劃

雙語課程的體系建構不能僅靠一兩門課程的開設和兩三名教師的自我學習,必須以學院爲主體,以學校爲平臺,從整體上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設計,在師資的專業背景、未來走向、年齡層次和職稱結構等方面做出綜合考慮。學校一方面要根據條件大力引進海外人才或具有雙語背景的教師,並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和課程體系規劃對他們進行方向上的引導和系統培訓;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專業教師隊伍的雙語培養,通過分批次、有重點地派出教師訪學進修,對亟待推行雙語教學的課程進行優先建設。對普通高校而言,積極打造現有團隊是雙語師資建設的重點。

(二)課程的協調和管理需要加強配合

課程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需要各部分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統工程,需要以具體的課程建設爲基礎,由點到面,步步爲營。不同雙語課程的教師之間、本學院與其他學院教師甚至與業界雙語記者編輯之間需要相互配合,這包括相關課程在知識和技能學習上的設計是否原則一致、相互照應,知識結構和內容安排是否銜接恰當,不同學院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過程中涉及的課程管理歸屬問題,還有“主幹課程體系”“輔助課程體系”和“特色課程體系”間的協同建設,以及不同專業的階段性雙語課程建設目標是否衝突等。這些都對課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通過細化分工、明晰權責、加強監督和強化溝通來實現。

(三)框架的調整和建構需要調研反饋

雙語課程體系建構還要保持和高校同行及業界的暢通交流和溝通,從不同方面調研蒐集信息、聽取合理化建議。與高校同行交流可以瞭解不同學校雙語課程的名稱、類型、教材、開設專業、開課學期以及教學手段、雙語比例等基本情況,爲本校的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建構提供參照;與業界同行交流可以瞭解媒體和相關機構對雙語傳播人才的具體需求,把業界急需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與學校的課程設置緊密結合起來;此外,還應注重對雙語教學中學生接受能力和滿意度狀況進行調查,特別是學生對雙語課程類型、雙語授課形式和比例的偏好等。沒有充分的調研與溝通反饋,課程體系建構的科學性就沒有保障。當然,新聞傳播雙語課程體系的建構還有許多值得注意和加強的方面,但總體上都應緊緊遵循“學科建設響應實踐發展”、“課程設置配合學科建設”、“以課程養師資”、“以師資養教學”的基本思路,這樣才能更好地理順教學改革中各個方面和環節的關係,從而更有力地推進雙語教學實踐在未來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