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渠道成員依賴性測量及實證研究綜述

學識都 人氣:2.41W
營銷渠道成員依賴性測量及實證研究綜述
內容提要:依賴性是渠道成員間最重要的關係特徵之一,學者們早期在資源依賴理論基礎上對渠道成員間的依賴性關係進行了研究,論文圍繞着這三種研究方法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綜述,最後對這三種研究方法進行了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研究的展望。
  
  關鍵詞:渠道成員;目標貢獻;角色績效;可替代性
    
  資源依賴理論是渠道成員間依賴性關係研究的理論基礎,早期主要依據資源依賴理論中對依賴性的定義,形成了渠道成員間依賴性關係的研究。後來在研究過程中逐漸演化形成了三種研究方法,即目標貢獻方法、角色績效方法和可替代性方法。對這三種研究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對我們研究渠道成員間的依賴性關係以至於對渠道成員間行爲特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文獻中涉及渠道成員間依賴性構件研究的非常少,只有一篇有關營銷渠道中依賴性感知差距對渠道衝突影響的實證研究[1]。因此,本論文圍繞着依賴性三種研究方法在渠道情境中的實證研究進行了系統的綜述,其目的是爲渠道研究者特別是國內研究者提供系統的依賴性理論,併爲進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1.渠道成員間依賴性概念的全面描述
  
  1.1 渠道成員間依賴性研究的理論基礎
  渠道成員間依賴性的研究建立在資源依賴理論基礎上,因此,資源依賴理論渠道成員間依賴性研究的理論基礎。
  資源依賴理論首先闡述的是個人之間依賴性關係,其中以Emerson爲代表。Emerson[2]將個人之間的依賴性定義爲:P行動者(Actor P)對O行動者(Actor O)的依賴性界定爲:(1)P依據O對目標貢獻產生的動機投資成正比例;(2)P在O-P關係外獲取那些目標成反比例。因此,P對O依賴性可以從以下兩點來理解:一是O對P目標貢獻越大,P越依賴於O;二是P在O-P關係外實現那些目標越難,P越依賴於O。
  20世紀70年代後開始研究組織間的依賴性,最具影響力的是Pfeffer and Salancik[3][7]合著的《組織的外部控制:資源依賴視角》一書中闡述的基本理論思想。
  首先,提出了決定組織具有依賴性的四個基本假設條件:組織最關心的是生存;爲了生存組織需要資源,而組織自己通常不能生產這些資源;結果,組織必須與它所依賴的環境中的因素互動,而其他組織包含在這些因素中。
  其次,提出了一個組織對另一個組織依賴程度的三個決定性因素:資源對於組織生存的重要性;組織內部或外部一個特定羣體獲得或自行裁決資源使用的程度;替代性資源來源的程度。因此,如果資源對組織生存非常重要,又非常稀缺,同時,關係外這種資源不存在替代性,那麼,這個組織就對擁有這種資源的另一個組織非常依賴。
  1.2 渠道成員間依賴性概念的界定
  Gill and Stern[4]是最早將Emerson[3]依賴性定義引入到營銷渠道中,闡述渠道成員間的依賴性關係。他提出:A渠道成員對B渠道成員的依賴性與B對目標上的貢獻成正比例以及與A—B關係外A實現那些目標的可替代性成反比例。還有其他一些研究者提供了與此相類似的定義(El-Ansary and Stern[5]、Cadotte and Stern[6]),而Frazier[7]將渠道成員間的依賴性定義爲:爲了實現所期望的目標必須保持與某渠道成員關係的程度。Frazier依賴性定義與以上依賴性定義不同的是他集中在依賴性產生的結果方面,即越具依賴性的渠道成員越期望保持交換關係。
  但在渠道依賴性研究中,實證研究中逐漸演化形成了三種測量理論方法:早期對目標貢獻程度和外部交易夥伴可替代性兩個方面進行測量。由於目標貢獻越大,關係外存在可替代性成員越少[8],後來一些研究者將分別開發了角色績效方法和可替代性方法。下面分別闡述這三個理論以及相應的實證研究成果進行全面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