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節水管理中的應用

學識都 人氣:2.98W

摘要:爲了應對日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目前狀況,必須轉變現有的浪費嚴重的用水方式,大力發展抗旱節水新技術,走節水農業之路,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出了最大的效益,這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大國尤爲重要,是保證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試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節水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節水管理

水是農業的命脈, 我國農業生產用水總量爲 4.0×103 億立方米,佔全國總用水量的 70%左右,而灌溉用水量佔到農業生產用水量的絕大部分(約爲 90%)。長期以來,受傳統農業耕作模式和生產水平限制,我國農業灌溉用水存在浪費嚴重現象,利用率僅爲 45%,遠低於農業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70%~80%),特別是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中遭遇的嚴重乾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例如在 2010 年年初,我國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和重慶西南五省市地區遭遇嚴重乾旱,部分旱區旱情持續時間長達 5 個月,耕地受旱面積達 1.11 億畝,農作物絕收面積超過110 萬公頃,經濟損失超過 350 億元。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節水農業發展中的應用

1、數據採集與分析

以計算機爲工具,建立農田水資源利用的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Support Systems,DSS),提 高 節 水 農 業 決 策 的 科學 化 ,它 是實 現 處 方 農業、精確農業的核心。 所謂 DSS 是指通過決策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數據、模型,以人機交互方式輔助決策者進行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節水灌溉系統是一個典型的 DSS 能解決的理由,通過模擬作物的產量和需水過程的關係,預測農田土壤鹽分及水分脅迫對產量的影響,制定農田科學的灌溉措施,實現適時適量的精確灌溉,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達到節約和高效利用水資源之目的。農田灌溉 DSS 以支持模型運算必需的各種靜態和動態數據的數據庫和反映不同地區自然生態條件等作物栽培和用水管理經驗知識以及具有知識推理機制的專家知識庫作爲基本信息支撐,通過總控程序構築灌溉用水決策支持系統的運轉環境,輔以友好的人機界面和人機對話過程,有效地實現了信息查詢、用水管理和系統制約等主要操作功能。

2、地下滴灌

地下滴灌技術(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SDI)是指通過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將農作物所需要的水、肥、藥以均勻、緩慢、準確地滲入到作物根部的新型灌溉技術,尤其適合我國乾旱的西北地區。 地下滴灌具有顯著的節水優勢 (採用地下滴灌方式水的利用率可達 95% 以上),且有利於作物生長,提高農產品品質以及改善土壤環境等多方面優點。採用計算機灌溉系統,可以自動制約地下滴灌作業,主要是採用ADI 壓力補償管理作業。 該技術已被許多農業發達國家所應用,其主要設備 ADI 壓力補償滴灌管採用滴頭雙入口、寬流道、梯形迷宮式結構以降低水流壓力,並與上部的彈性片配合調整流道的寬度,從而達到穩定出水口流量的目的,對提高節水效率非常明顯。

3、智能化灌溉管理

智能化灌溉管理是通過配備先進的監測系統、通信系統和數據處理系統,實現對氣候的準確測量,自動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灌溉,或由此確定何時進行灌溉等,自動發出信號,進行遠距離遙控,實施灌溉作業。該系統完全依靠計算機自動操作和執行的,無需人爲干涉,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動化作業。通過監測設備得到的數據可以自動啓動或關閉灌溉程序,如通過雨量計得到的數據,自動確定灌溉水量,通過土壤溼度計確定灌溉的深度。 操作人員可以通過電話或計算機網絡監視、查看、獲得並制約正在發生的一切灌溉數據和動作,系統自動紀錄所有發生過的事件的詳細數據。操作人員和管理者根據過去發生的紀錄數據,進行分析,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決策,真正達到農業灌溉管理系統化和科學化。

 4 、動化灌溉制約

自動化的灌溉制約技術是指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通過由計算機制約的中央灌溉管理系統,根據地塊和作物的要求適時、適量進行自動灌溉的技術。這種自動化灌溉管理系統可通過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參量,預先編制好灌溉程序軟件,灌溉機械自動地按照程序指令,按規定時間、不同地塊要求,提供不同的灌溉水量。 該系統加上遙控裝置後,能夠儲存數據,通過個人計算機和通訊網絡,實現遠程灌溉制約和管理。

 二、計算機自動控節水灌溉的設計研究

1、大棚(或連棟)溫室自動化灌溉的設計

在日光溫室中,由於栽培空間封閉,環境狀況優越,用於系統自動制約的設備可達到較高的精確度。其研究設計採用計算機統一管理全部參數數據,電腦工控機制約所有的操作對象,如溼度、溫度、電導率、PH值、CO濃度、徽噴或滴灌時間、施肥、風機、水簾開閉、自動閥門、加壓泵、電子加藥泵等等。將遙控和自控相結合,達到全過程計算機制約自動化。

(l)計算機自動拉制系統

計算機自動制約系統由微機、主控機、分控機等組成。其中徽機和主控機安裝在中心制約室,每個溫室配備一個分控機。主控機主要是採集各分控機反饋的溫室實際狀況(如溫度、溼度、PH值、電導等)並傳遞給微機,微機用來軟件編程、翰人、修改各種數據,管理人員通過顯示器瞭解環境的狀況和參數變化,用鍵盤或鼠標向各分控機發出工作命令,由分控機自動關啓溫室的水泵、風機、照明和微灌系統的閘閥等開關,實現定時定量灌溉。系統的配套管理軟件採用模塊化結構,主要由主程序、數據巡迴採集及處理子程序、顯示子程序、鍵盤中斷服務程序、打印子程序及定時中斷服務程序等組成。

整個系統不需要體力工人直接參與,通過預先編制好的制約程序和根據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參數可以自動啓閉水泵和自動按一定的輪灌順序進行灌溉,人工的輔助作用只是調整制約程序和檢修制約設備。

(2)自控設備及工作流程自控系統中,除一般常用的灌水器、管道、管件及水泵、電機外,還包括有計算機、主控機、分控機、自動閥、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水位傳感器和雨量傳感器等)及電線等。

其中土壤水分傳感器就是真空負壓表,表上顯示出的數字即是土壤含水量的大小,需根據不同作物所需適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來確定真空負壓表讀數的上下限,預備灌溉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