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階段高職會計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

學識都 人氣:1.16W
我國現階段高職會計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

[論文摘要]高職屬於應用型教育,學生接受完系統教育後,必須具備能夠勝任一般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實現“零距離”上崗,爲此高職院校必須開展對學生的實訓教學。文章指出了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

[論文關鍵詞]會計實訓 實訓教學 高職會計實訓

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針對的就業崗位主要是一線會計操作人員,因此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應該把實訓教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傳統的實踐教學是由學校聯繫實習單位,學生到實習單位進行所謂的頂崗實習。但是現實的操作並不盡如人意,企業的會計部門具有嚴密的組織和分工,如果學生進行短期的實訓,無法在企業中安排具體的崗位,所以所謂的頂崗實習也就流於形式,學生很少接觸企業的憑證、賬簿、會計報表,往往就是在一旁看看流程;如果實訓時間安排過長,又會對正常的校內教學工作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設計和實施會計實訓,實現培養動手和適應能力強的會計專門人才的教育目標,爲社會提供高技能的會計人才或者熟練的社會勞動者,成爲各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研究的當務之急。

  一、高職院校會計實訓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普遍對會計實訓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將原來單純的頂崗實習改爲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相結合,校內按照課程進度和會計工作流程安排會計單項實訓、會計綜合實訓、會計手工實訓與化實訓等實訓內容,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幾點不容忽視的問題。

1 會計實訓教學的教育觀念落後。對於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動手能力強是他們參加工作以後的主要競爭優勢,也是他們在本職崗位上的立足之本。目前,我國高職會計教學仍然停留在較低層面的“師父帶徒弟”的方式上,這主要是由於受到理論教學占主導地位的教育觀念的影響。在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只是一味地將自己的做法和觀念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則只是照搬照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師理所當然地認爲會計就應該是一項枯燥無味的工作,因此在實訓的過程中給學生設置一些業務,學生按照實訓的要求完成從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直到編制會計報表的一套會計工作流程,這樣使學生感覺在整個的實訓過程中比較被動和盲目,對會計實訓失去興趣,缺乏積極主動性,而且這種實訓的素材大多數都是按照教材的體系編寫,與現實情況相脫離,學生難以領會會計工作生成對企業有用信息的真實價值和真正意義,不能起到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再學習能力的作用。

2 會計實訓教學的教學欠完善。在當前情況下,會計實訓一般都要在專門的實訓室裏進行,因此會計實訓室是完成會計實訓教學的重要條件。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建立了手工會計實訓室和會計電算化實訓室,設置了類似於部門的仿真工作環境,使學生能夠實際模擬和操作會計流程。但是隨着需求以及實訓教學內容的更新,在企業的實際業務中,會計部門已不再是孤立存在的部門,而是和其他部門高度整合進行會計信息共享。因此,在實訓教學當中,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比如在進行手工實訓教學時,不能進行涉及、、稅務等相關部門的實訓內容;而會計電算化實訓室中也沒有相關硬件或軟件的相應設施的配備,僅侷限於財務軟件等會計實踐教學,更沒有配備使用包含供應鏈、生產製造、資源等模塊的ERP軟件以及集團財務管理軟件等。這樣就造成大部分高職院校所進行的會計實訓內容是孤立的,在當前這種企業和社會信息高度共享的情況下,用這種實訓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

3 會計實訓教材不合理。會計的實訓教材應該包括會計專業的主要課程,即不僅應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還應包括稅法、財務管理、等相關課程。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實訓主要集中在前三者,後三者幾乎沒有相應的實訓教材。這樣一來,學生的實訓學習內容不全面、不完整、不繫統,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只會會計覈算等基本的操作,而對於如何報稅、納稅和合理避稅,如何進行、財務決策,以及如何進行內部審計都無從知曉,當然他們在這方面的操作能力也就比較差。另外會計實訓教材一般只是某一企業的經濟業務,而現實中第三產業已經成爲會計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領域。實訓基本不涉及商業企業、物流、、稅務、海關、保險、證券、房地產等業務過程,這樣就使得實訓教學與就業崗位不符,使學生產生所學內容用不上,用的內容沒有學的感覺。再有教材中缺少指導學生運用職業判斷創造性地提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容,使實訓變成了理論知識的.翻版,沖淡了會計實訓的應用性和寫實性。此外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會計實訓資料可操作性較差,有的過於強調真實而使實訓陷入簡單業務無限制重複的境地,而有些模擬資料又與實際相差較遠。

4 高職會計實訓的指導教師實踐經歷缺乏。從高職院校會計專職教師的來源看,目前主要是從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中直接選拔,具有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能的學術帶頭人、骨幹教師非常缺乏。由於受到傳統精英教育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影響,他們中大部分會計教師較少甚至沒有實踐經驗,更談不上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多數教師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實訓能力都處於弱勢。再加上從事會計工作,企業的待遇比學校要高很多,因此很多會計學博士和碩士畢業後不願從事教學工作,也就直接導致了高校會計教師缺乏,從事會計教學工作的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沒有精力參加進修培訓,沒有時間下廠實踐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