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農業女性化與女性發展

學識都 人氣:9.58K
      論文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女性化;女性發展;新農村建設    
    論文摘要:在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過程中,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是一種重要特徵,我國農村社會在勞動力大量轉移後出現了“農業女性化”的現象。這種由農村女性勞動力轉移滯後所帶來的現象,反映了我國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性別發展的不平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關注農村女性發展問題是題中應有之義。 

   
  我國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民的非農化轉移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過進程中的一種必然。他的源泉是長期城鄉二元體制下累積起來的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動因是家庭與個人爲改善家庭生活狀況,求尋求更多發展機遇,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在比較產業和地區之間的差異後選擇的結果,是一種生存、社會和經濟的理性選擇。然而,在農村勞動力非農轉移中,男性率先從農業中流動出來,大量女性滯留在農村,成爲事實上農村常住人口的多數,主要在家從事農業生產,催生了一種新現象,即農業女性化。本文就農業女性化與女性發展問題作一個粗淺的探討。 
   
    一、“農業女性化”產生的原因 
   
  據2006年全國婦聯對全國10個省、50個縣市、100個村的近萬名成年婦女的調查中發現:74.7%的農村婦女參加農業勞動,並且女性“單獨承擔”農活的佔20.7%,比丈夫“單獨承擔”多了近7個百分點。特別是在甘肅、四川和江蘇分別達到了32.4%、33%和31.4%。農村婦女己成爲農業生產建設的主力軍。 
  1.社會分工設置限制了女性就業機會,阻礙了女性非農轉移 
  城市中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二重勞動力市場”分割[1]。對於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村女性而言,不僅不能進入正式勞動力市場,而且受身體素質的限制,她們也不能勝任一些體力活。這樣,女性相對於男性更不容易獲得社會資源,女性的就業機會少了。還有,性別間也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男性不僅僅擇業機會多,而且所獲得的報酬比女性也要多,男性出去就業,女性留守是一種成本小和收益大的理性策略。因此,在經濟理性的驅動下,家庭決策更傾向於男性外出就業。 
  2.傳統的家庭性別分工模式,阻礙了女性非農轉移 
  “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在家庭外出就業決策中起了很關鍵性的作用。女性在家持家,男性賺錢養家。女性在傳統中的性別分工主要承擔家庭事務,負責全家人的生活起居,照顧老人、小孩。女性在家務事的拖累下不能外出就業,就算有機會外出,但是在老人生病、生小孩等情況時也必須提前回家。而男性主要負責家庭的生產等經濟性事務,賺錢是首要任務。其次,農村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在家務農和外出就業產生,務農是保障家庭經濟生活的基礎,而外出就業相對於在家務農而言是一種更具有發展性,多數農村家庭在“保障”與“發展”的選擇中,婦女選擇了“保障”,男子選擇了“發展”。因此家庭決策往往是男性外出,女性留守。 
  3.農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阻礙了女性的非農轉移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其文化結構呈正相關。[2]在數據樣本中,農村婦女受教育狀況有: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高,佔50.6%;其次是“小學”佔25.9%;“高中及中專”佔16.1%;“沒上過學”佔6.3%;“大專及以上”佔1.2%。較低的學歷導致了女性缺少外出就業的知識和技能,沒有能力外出就業。也使女性對外出就業缺少自信,不願意外出。 
  總的來說,農村女性轉移的滯後性,不僅表現爲個人、家庭“無奈之舉”,這也充分體現了社會性別發展的不平等:一是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和資源上的不平等;二是在家庭分工上的不平等;三是在享有教育資源上的不平等。而其根源在於根深蒂固的社會性別文化。傳統的社會性別觀念和制度不僅在塑造着女性自身的意識和形象,同時也主導着社會的性別選擇。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論農業女性化與女性發展

TAGS:女性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