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新生兒聽力篩查假陽性的因素分析

學識都 人氣:1.59W

 【摘要】 目的:探討臨牀上新生兒聽力篩查假陽性以及複查率的影響因素。方法:對來本院篩查的4080例新生兒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對所有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將初篩不通過的436例新生兒作爲試驗組,設置研究前初篩不通過的436例作爲對照組,比較兩組複查結果。結果:6組新生兒每組有680例,A組中110例初篩不通過,且81例假陽性;B組95例初篩不通過,57例假陽性;C組67例初篩不通過,40例假陽性;D組78例初篩不通過,62例假陽性;E組49例初篩不通過,24例假陽性;F組37例初篩不通過,18例假陽性;試驗組新生兒出生42 d後349例進行復查,複查率爲80.1%,高於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早期干預聽力障礙的重要手段,臨牀上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新生兒複查率。

影響新生兒聽力篩查假陽性的因素分析

【關鍵詞】 新生兒; 假陽性; 影響因素; 聽力篩查

聽力障礙是臨牀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複雜,誘因也比較多,且疾病類型也比較多,患兒發病時臨牀上主要表現爲:耳鳴、聽覺過敏、耳聾、幻聽,嚴重患者將引起聽力喪失等,給患兒帶來很大痛苦[1]。近年來,聽力篩查在新生兒中使用較多,並取得理想效果。這種方法主要是指新生兒在出生一定時間內進行準確、客觀的聽力檢查,這種方法能夠對聽力障礙等疾病早發現、早干預,降低了臨牀致殘率[2]。爲了探討臨牀上新生兒聽力篩查假陽性的影響因素,對2012年9月-2014年9月來本院診治的4080例新生兒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來本院篩查的4080例新生兒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根據新生兒初篩時出生時間長短分爲6組,每組各680例,即:A組:新生兒出生後48~72 h;B組:新生兒出生72~96 h;C組:新生兒出生96~120 h;D組:新生兒出生120~144 h;E組:新生兒出生144~168 h;F組:新生兒出生後168 h以上。研究中,將初篩不通過的436例新生兒作爲試驗組,並選擇本次研究前初篩不通過的436例作爲對照組,不同組患者對其治療方案、護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初篩方法 新生兒出生後,護師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常規檢查,如:血壓、心率、脈搏等,並對所有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儀器爲Madsen公司生產的Accu-screen手持式耳聲發射儀,所有新生兒初篩時均利用耳聲發射(OAE)。試驗中,由持證護師對6組出生不同時間段的新生兒進行初篩,篩查過程中保持環境的絕對安靜,根據新生兒情況選擇相應的探頭,篩查過程中讓新生兒保持仰臥姿勢,並將其頭偏向一側,然後對兩耳進行檢查,每隻耳朵檢查1~2次(兩耳均通過表明通過)[3];對於不通過的新生兒,告知其家屬次日再進行復檢測,如果新生兒兩次均不通過則確定爲初篩不通過;對於初篩不通過新生兒在出生後42 d再次進行復查,複查通過新生兒視爲假陽性,而對於不通過者則需要進行其他輔助檢查,如:聽性腦幹反應(ABR)等,幫助新生兒進一步確診[4]。

1.2.2 對照組 對於初篩不通過的對照組護師根據新生兒情況進行簡單的分析,並告知患兒家屬在出生42 d時進行復查[5]。

1.2.3 試驗組 試驗組爲研究過程中初篩不通過新生兒,此時護師要向患兒家屬進行宣傳教育並進行詳細的溝通,告知新生兒家屬可能出現的疾病,對於聽力確實存在問題的新生兒要及時發現,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干預,避免錯過最佳的干預時機以造成新生兒致殘的發生,讓家屬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新生兒治療依從性;對於初篩不通過的新生兒,篩查護師和責任護師要反覆叮囑家屬在新生兒42 d時進行復查[6]。

1.3 觀察指標 研究中,責任護師要詳細、準確地記錄新生兒初篩時間、初篩不通過例數、複查例數、複查不通過例數,從而計算出假陽性例數和複查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軟件對患者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採用 字2檢驗,以P<0.05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 試驗組新生兒篩查結果比較 本次研究中,6組新生兒每組有680例,A組中110例初篩不通過,且81例假陽性;B組95例初篩不通過,57例假陽性;C組67例初篩不通過,40例假陽性;D組78例初篩不通過,62例假陽性;E組49例初篩不通過,24例假陽性;F組37例初篩不通過,18例假陽性。由此看出:隨着新生兒出生年齡的增加,不通過率也在不斷下降,見表1。

2.2 兩組複查率比較 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新生兒出生42 d後349例進行復查,複查率爲80.1%,高於對照組301例複查,複查率爲68.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3.3489,P<0.05)。

三、討論

聽力障礙是臨牀上常見的耳科疾病,這種疾病機制複雜,誘因也比較多,且在新生兒中發病率較高,新生兒出生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確診、治療將會造成幻聽、聽力模糊,嚴重患兒將造成耳聾等,造成殘疾[7]。目前,臨牀上對於新生兒聽力障礙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常規方法雖然能夠改善患兒聽力,但是長期治療效果不理想,患兒治療後併發症也比較多[8]。因此,臨牀上探討積極有效的方法對聽力障礙儘早診斷、治療顯得至關重要。

3.1 新生兒篩查時間及其假陽性率分析 近年來,聽力篩查在新生兒聽力障礙中使用較多,並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6組新生兒每組有680例,A組中110例初篩不通過,且81例假陽性;B組95例初篩不通過,57例假陽性;C組67例初篩不通過,40例假陽性;D組78例初篩不通過,62例假陽性;E組49例初篩不通過,24例假陽性;F組37例初篩不通過,18例假陽性,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結果類似[9]。由此看出:隨着新生兒出生年齡的增加,不通過率也在不斷下降。此外,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在6組新生兒中A組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通過率最高爲19.1%,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於新生兒出生時間相對比較短,並且新生兒耳道內可能存在少量的羊水等干擾[10]。

臨牀上,新生兒在進行聽力篩查時如果未到篩查時間進行篩查,將會造成較高的假陽性例數,對於聽力篩查初篩不通過的新生兒其結果對產婦及其家庭容易產生較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11]。此時,護師要加強家屬及其產婦宣傳教育,告知產婦提早出院雖然能夠減少醫療費用,但是對新生兒相關功能的篩查是很不利的,對於確實需要在24 h內出院的產婦爲了降低假陽性率可以暫時不做聽力篩查,讓產婦在新生兒出生72 h後到醫院進行聽力篩查,對於篩查結果出現異常的新生兒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聽力障礙相關疾病的漏診或誤診,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