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控制在水電站智能解鎖箱中的應用

學識都 人氣:1.04W

理論和實踐證明,無論多複雜的算法均可通過順序、選擇、循環3種基本控制結構構造出來。每種結構僅有一個入口和出口。由這3種基本結構組成的多層嵌套程序稱爲結構化程序。所謂順序結構程序就是指按語句出現的先後順序執行的程序結構,是結構化程序中最簡單的結構。

程序控制在水電站智能解鎖箱中的應用

摘要:通過對問題的認真分析總結,在既要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又要不違反現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只能對智能解鎖箱的程序進行優化升級。即在智能解鎖箱中加入程序控制模塊,實現批量解鎖及調用歷史解鎖功能。

關鍵詞: 水電變電所;智能解鎖箱;應用;程序控制

一、變電所解鎖操作分類

變電所防誤操作解鎖類型主要分以下五類:第一類:操作中裝置故障解鎖。指在正常操作過程中,操作正確但防誤閉鎖裝置(系統)故障需要進行的解鎖操作。第二類:操作中非裝置故障解鎖。指在非正常運行狀態下或採用非正常操作順序(程序),且防誤閉鎖裝置(系統)無故障需要進行的解鎖操作。第三類:配合檢修解鎖。指在檢修、驗收工作過程中,配合檢修工作需要進行的解鎖。第四類:運行維護解鎖。指防誤閉鎖裝置、鑰匙箱、機構箱、開關櫃等檢查、維護需要,但不進行實際操作的解鎖。第五類:緊急(事故)解鎖。指遇有危及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等緊急情況需要進行的解鎖。現在重點需要解決第四類運行維護解鎖中出現的問題,因爲大量的開箱檢查都屬於第四類解鎖。

二、變電所解鎖操作程

目前智能解鎖箱中程序使用的解鎖流程主要爲以下幾步:

第一步、當需要解鎖時,點擊解鎖界面中的“選擇解鎖設備”按鈕,系統自動彈出選擇“解鎖原因”對話框,在選擇解鎖原因對話框中選擇相應的解鎖原因。

第二步、在選擇完解鎖原因後,選擇解鎖設備,由用戶用觸摸筆點擊需要解鎖的設備,系統下方提示解鎖設備名稱。

第三步、 解鎖設備選擇完成後,點擊系統右上方的“結束解鎖”按鈕,系統將剛選擇的解鎖設備生成列表,提供給解鎖確認人確認。

第四步、確認人在確認界面檢查解鎖設備,同意解鎖點擊“確認解鎖”,拒絕解鎖點擊“駁回解鎖”。

由上述流程可見,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二步進行“選擇解鎖設備”時。如果選擇解鎖設備比較多時,在圖上點擊多個設備會比較繁瑣,費時費力。因此,只需加入程序控制模塊,實現批量解鎖及調用歷史解鎖功能,便可以解決問題。

如圖1所示,執行第二步進行“選擇解鎖設備”時,在其餘執行步驟及流程要求不變的情況下,只需點擊圖中選擇框“批量解鎖”或“調用歷史”便可以直接將事先設定好的需解鎖設備或歷史解鎖記錄調用進來,極大簡化了選擇大批量解鎖點的工作。

對“批量解鎖”及“調用歷史”按鈕的作用及要求說明如下:

批量解鎖:(1)此批量解鎖點要求能通過管理員口令進行預設,並可以預設多個批條目。如:“220kV所有閘刀機構箱”、“110kV所有機構箱”、“全所所有閘刀、開關機構箱”等,這些條目的名稱可以用戶自定義。一個批條目下面可以任意設置多個解鎖點。(2) 當需要批量解鎖時,點擊“批量解鎖”選擇框後,彈出“是否加入批量解鎖”詢問框,選擇“是”後,彈出一個預設的多個“批條目選擇框”,如上面舉的例子“220kV所有閘刀機構箱”、“110kV所有機構箱”、“全所所有閘刀、開關機構箱”等。選擇好其中一條後,自動導入預設好的多個解鎖點。

調用歷史:程序自動將完成的解鎖記錄保存在歷史記錄中。當需要調用歷史解鎖時,只需點擊“調用歷史”按鈕,然後選擇某日某條具體記錄,點擊記錄後自動導入解鎖設備。如一星期前解鎖過5個點,當前又需要解鎖相同的5個點,這樣就可以使用“調用歷史”功能調取上次的解鎖記錄,選中後自動將5個點導入本次解鎖,不需要再次一個一個點的'選擇。

通過對程序的多次開發、驗證。已經對部分變電所的智能解鎖箱程序進行了優化升級。即在智能解鎖箱中加入程序控制模塊。從實際應用的情況看,對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非常明顯。以220千伏柯巖變電站爲例,經過程序升級後,運維人員按照操作要求對即將進行開箱檢查的所內閘刀機構箱進行批量智能解鎖預演。100多個防誤點,解鎖預演僅花了不到1分鐘。而在程序升級前,類似柯巖變電所近百個閘刀機構箱的解鎖預演,耗費時間在半小時以上。在大量時間和精力付出的同時,因涉及解鎖點衆多,還容易出現選擇出錯、遺漏的情況,造成運維人員往返操作。

三、結束語

在智能解鎖箱中引入程序控制,增加批量解鎖及調用歷史功能,使得大批量的解鎖作業簡化,在節省時間,減少運維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也保障瞭解鎖的正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試點應用良好的情況下,將對所有變電所智能防誤解鎖鑰匙箱進行系統升級,添加程序控制批量解鎖功能。

參考文獻:

[1]介磊.面向通信機房的動力及環境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3.

[2]劉海忠.智能變電站視頻及環境監控系統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