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探究性學習”教學

學識都 人氣:8.23K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深化,在近幾年的中招試題中,科學探究性試題也在大量出現,這些試題均屬開放、探究性試題,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學生答題時需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符合題意的見解,這就不僅要求學生對課本掌握更熟練,理解更透徹,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歸納、推理能力和豐富的實驗操作經驗。因此這類題目在有效地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的同時,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爲教師我們如何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探索問題、研究學習、創新發展的良好習慣就顯得日益重要,需引起廣大師生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的注意。

淺談化學“探究性學習”教學

我認爲讓學生自主探索是探究性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並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觀點。探究式學習所強調的是學習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及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關注的是信息處理和知識的調用及合作競爭相互融合的理念。讓學生達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從而優化探究式學習的整個過程。我們要抓住化學學科以實驗爲基礎的特點,努力把實驗作爲提出問題、探究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並在實踐中懂得獲取新知識的途徑和獲得新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老師如何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是當前化學教學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所以我們教師特別是初級中學的教師要通過設計一些創造性的實驗,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並逐步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在化學教學中,要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究意識和願望,激發學生探究的動力,儘可能爲學生創造條件使學生主動探索和參與教學,在師生共同合作下探索新知識,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知慾,特別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敞開實驗用品,讓學生多做實驗和設計實驗能激發他們創新的火花。例如:我在講“二氧化碳的製取”時,我首先讓學生在預習教材後 ,回憶氧氣和氫氣的實驗室製法,比較實驗室製取氧氣和氫氣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檢驗氣體的方法。在學生探究過程中逐步提出 :“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是什麼、要不要加熱、依據什麼來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 ”總結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些思路。然後以提出:“

⒈實驗室能不能用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

⒉用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行不行?

⒊如果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有何缺點 ?讓學生依次分別進行探究,然後讓同學們共同討論:在實驗室條件下製取二氧化碳選哪組實驗最合適?爲什麼?

在經過討論和爭論之後,同學們得出結論:實驗室應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適。最後我從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幾個方面提出學習研究二氧化碳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並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常識中猜想二氧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質,並說明原因。這樣不僅使學生們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而且也使學生們學會了對比實驗和優化實驗的方法。

我認爲在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中實施實驗目標探究的方法,能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的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應用創新思維能力。

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也就有了學習探究的動力,但僅有興趣還是不夠的,教師還要注意正確引導。從“提出問題”到“收集證據”以及最後的實驗探究和得出結論的過程大都可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完成。然而要讓學生明白“猜想與假設”要有科學依據的而不是胡思亂想,而“設計實驗”則要讓學生懂得應該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及嚴謹的態度。“分析與討論”和“得出結論”這兩個步驟則可以讓學生親自推翻自己錯誤的猜想,從而達到使學生明白對自然世界的認識不能只以表面現象來下結論,還應該在有了猜想後進行嚴肅認真的實驗來驗證猜想的正誤。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全過程,增長科學探究能力,體驗學習探究的樂趣;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能注重事實不迷信權威。對於學生不同的實驗結果、或與課本結論不符的探究結果不應爲了省事讓學生直接記標準答案,應讓學生自己或老師與學生一起認真分析探究失敗的原因並給與再次探究的機會。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不尊重事實的現象要及時予以糾正。

另外老師還應注重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於質疑。對少數持不同意見的同學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要讓每位學生都體驗到只有對看法的尊重,而沒有對錯誤回答的指責。盲從大多數學生的意見不是嚴謹的學習態度,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如我在九年級化學《質量守恆定律》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我把演示實驗改爲探究性實驗,並增加了碳酸鈉和硫酸溶液反應,給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空間,爲學生提供了動手動腦的機會,尤其是學生親自感受,體驗到化學知識的獲得來自於實驗;另一方面又通過問題、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不斷髮現問題,積極思維,使學生始終處於研究之中。當學生展示了自己的實驗結論和實驗結果後,我首先是肯定了他們敢說、大膽質疑他人、堅持己見的科學精神,然後引導學生找出不同的原因所在,指導他們改進實驗方法,不急於給學生下結論,而是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相同的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樣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非常活躍,有的學生就提出是實驗過程不嚴密,經過學生們的討論,知道了當一個化學反應中有氣體生成時,則這個實驗應該在密封容器內進行。這樣學生再重新進行實驗,最終得到了令所有同學信服的結論——質量守恆定律。學生在這樣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氛圍中,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實驗能力,同時也使每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探究方法,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形成積極、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養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探究習慣,一切從事實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