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把“綠色”灑向數學課堂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2.95W

  [摘要]綠色教育就是賦予教育以生命本性的一種教育理念,它力圖教會學生認識自然`學習自然昇華自然。一切從人性的本質出發,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文從營照和諧的綠色氛圍,確保學生的心理安全,展現綠色的生活場景,感受生命之美,本文將從綠色教學環節,方法教學環境和評價體系等方面談一些看法和做法。

有關把“綠色”灑向數學課堂的論文

[關鍵詞]綠色教學自主學習“演員”“導演“

綠色食品,人們放心吃,因爲它純天然,真品質,無毒副;綠色建材,人們放心用,因爲它環保無毒,對人體無污染;綠色家電,人們喜歡用,因爲它耗電小,節能,對人體輻射少;綠色教學,即將生活時尚寓於教學領域,就是要求數學課堂教學在一定的環境中,順着學生自然的天性,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從“被動學”變爲“主動學”的一種教學。這種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

一、實行綠色數學課堂教學的背景

數學是一門理性思維很強的抽象學科,學生碰到新型題、應用題、開放性題、探究題等,束手無策。很多學生感到要真正學好這門功課有難度,爲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在題海中奮戰。所以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這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及今後的發展不相適應。作爲在教學一線的教師該怎麼做呢?

布魯納認爲,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現”的過程,要求學生用給定的材料、主動地學習,強調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應消極地“接受”知識。《國家課程標準初步設想》指出,以自我爲中心的自主學習方式是學生與生俱有的。換言之,主動學習是人的潛能,但在長期的“多講多得,少講少得,不講不得”的教學觀念指導下,學生的這種潛能受到了抑制。我們應該給學生多些思考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以充分有效地培養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內化教學要求,不斷髮展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的活動,培養出來的學習能力無疑使學生受用終生。因此綠色的數學課堂教學(下簡稱綠色教學)勢在必行。

二、實行綠色教學的幾個環節

1、創建綠色“演員”

“演員”即指學生。創建綠色“演員”就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性是天生的,但也要通過實踐來自我確認,即在主體意識指導下,通過學習行動,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

人的主體性的顯著標識就是他的能動性,包括人行爲的目的性、選擇性、自我調節性。學生的能動性有兩種,一個是被動的能動性;另一個是主動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是發自學生內心的、是自願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地作出自我調節。這種主動的能動性是我們教學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它是實行綠色教學的必要保障。

如何創建綠色“演員”呢?從微觀上看,關鍵在教師本身。

2、扮好綠色“導演”

“導演”即指教師。要進行綠色數學教學,數學教師要“綠色”。

首先教師思想要“綠色”,即必須要轉變教師的觀念。在長期的傳統教學下,許多數學教師認爲,數學教學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培養能力,教師多講學生多練,效率就高,學生自主學習反而效率低,加上數學考試不如語文、外語等學科變化大,教師能有效把握考試的方向。因此,開展自主學習不如語文、英語那樣奏效。其實這是一個觀念問題,教師將教學侷限於“數學”這個小圈子裏,而沒有站在“培養人”、“發展人”的高度來認識數學教學。事實上,數學教學是發展人的一種途徑,數學學習是發展人的一種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生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數學的必然方式,通過自主學習才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形成主體意識,發展創造性思維,養成創造性人格。因此,數學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扮好“導演”這個角色。

要擺正師生關係。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激發者和鼓勵者;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學生學習過程狀態的關注者;學生思考的啓迪者和發展者,真正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是觀衆;老師是“導演”,不是“演員”。

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知識、能力等方面只能作出基本的要求,給學生要有足夠的自主發展時間和空間,設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速度。

3、倡導綠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下面是筆者的一些做法:

其一,以學生爲中心的個性化教學。

教材中學生能看懂的內容可讓學生自學。數學內容有淺有深、有易有難、有具體有抽象,學生之間又存在着個別差異,尤其是數學感悟差異大,由於時間的限制,部分學生常常在教師分析教材、講解例題時,處在被動低效狀態,這樣的效果並不好,所以提倡“先做後說,先閱讀後聽課”,學生的情緒和效果比傳統的“滿堂灌”要好。教師針對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點撥,基本內容掌握後再讓學生做變式練習,最後與學生一起歸納要點、題型及數學思想方法。

其二,方法特殊、技巧性強的要少教。如配湊法證明不等式,方法奇特,多教少教效果差不多;只有短期效益的知識和方法少教,如求函數最值,有些參考書總結了10多種,但常見的有四五種,況且學了微積分大多數可以用求導的方法來做。

其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以語言、文字、動畫、視頻信號和聲音等可以使抽象變直觀,呆板變生動,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適時、適宜、適度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四,課本基礎知識當堂清,不要拖到回家或第二天,讓學生學得輕鬆自在,所以有必要進行一些當堂檢查,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其五,採用多種導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探索性學習。如創辦班級《數學愛好》學習小報;鼓勵學生寫數學小論文;教師提供教學有關用書,讓學生上課;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數學學習從學校走向社會,貼近生活,讓學生領略到數學就在身邊。

4、創設綠色的教學環境

綠色教學離不開綠色教學環境。

建構真實的數學問題情境。例如一堂新課的教學,可以建構與現實相類似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這種問題情境中獨立地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寬容、和諧的學習氣氛。好的學習環境是綠色教學發生的必要條件,它能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大膽探索、勇於發現的勇氣。

配置各種資源。包括信息資源(指各種參考書、輔導材料以及網絡資源)、人力資源(教師是學生可以直接學習的重要人力資源,除此之外,可以安排一些對學生學習有幫助且學生感興趣的人與學生交流)、環境資源等等。在美國,很多學校的老師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老師的辦公桌就在教室裏,可以隨時體察學生的需要。學校老師的餐廳都很簡易,但是圖書館和實驗室裏卻有成排的電腦供學生使用。

5、綠色的評價體系

佈置作業要考慮學生的負擔;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作業。作業可以分等級,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作業要有代表性。

對成績的`評定不拘泥於各次考試成績,還要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成績,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協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掛鉤,讓學習活動從課堂延伸到整個社會,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要知道學生並不是爲學習而學習,最終是要回歸社會,爲社會服務的。

三、倡導綠色教學的反思

要進行綠色教學,教材要創新。課程的多元化必然導致教材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各種教材應是創新課程的具體體現。教材的內容應富有時代感、文化交際內容和現代科技信息,教材體系的創新在反映課堂教學與應用能力的結合上應更爲緊密,使其更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要進行綠色教學,要改革目前的考試制度。新教材的實施,目標、能力要求也有所變化,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有了“綠色”的氣息,但考試內容除了增刪外,總體風格依舊,仍然偏重於考生熟練運用知識和解題能力。在一張試卷中是否能真正考出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協作精神?這些方面值得各位同仁深思。

要進行綠色教學,需要以人爲本。學生個體是各不相同的,人的能力各不相同,人的興趣各不相同,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可以開設各類班級(不是現行的重點班,它可以自由組合),佈置不同程度的作業,可以根據各所大學對數學的不同要求,讓學生自選不同程度的考試。這樣,學生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去選擇。但現在還有很大距離。

總之,按照人的心理、生理髮展規律實施教學,使學生達到學得自然,學到純真,適應未來,是綠色數學教學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