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論文範本

學識都 人氣:7.87K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聯繫生活的教學策略,目的在於使學生擁有豐富的直接經驗。《英語課程標準》也進一步強調教學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儘量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英語教師作爲實施新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於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理想的課程爲現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造潛能。爲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做到了以下幾點,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感悟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論文範本

一、創設英語學習氛圍,寓教於一言一行

1. 課堂英語化。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老師儘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從第一節課起,我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以後每節課堅持循環使用,並逐漸增加句數。這樣經過日積月累,學生就基本聽得懂簡單的課堂用語,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爲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教學表情化、動作化。學生的英語思維空間有很大的侷限性,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聽說英語,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作到表情化、動作化。通過老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來演示、說明教學內容,即以姿勢說話。如教listen這個單詞時,我就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後,同時做傾聽動作。反覆幾次後,只要我半握拳手放耳後,學生便心領神會。經過同樣的訓練,只要我雙臂合攏輕輕向上擡起,學生便知是whole class齊讀。這樣節省了教學時間,加大了學生聽說英語的練習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生活常規英語化。小學英語一週三節課的教學,從時間量的角度來說,確實少得可憐,學生需要掌握的語言量大,而運用語言的機會少。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從語言發展的需要,人文關懷的角度,大範圍、多層次地創設學習英語的氛圍,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拴”住學生的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優劣,對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係很大。外語教學的實踐性強,因此,就要以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針對小學生喜說愛動、爭強好勝、善模仿等心理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於興奮狀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針對教材特點,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1. 玩中學,在遊戲中學有所得。遊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基本活動。靈活運用各種遊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不但鼓勵學生玩,還組織學生玩,和學生們一起玩,引導學生玩得有意義。如在學習自我介紹時就採用“毛線纏繞”的遊戲,在學習“boy、girl、monkey”等名詞時採用了“矇眼辨音”的遊戲,在學習動物時採用了“快速表演叫聲”的遊戲等等。這些遊戲由於帶有比賽的性質,參加遊戲的學生都抱着渴望獲勝的心理,有助於克服學生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遊戲中,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發了表達的慾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歌中練,在歌聲中鞏固所學知識。小學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針對這一特點,每一堂課我都利用或編寫了與學習內容相符的歌曲或歌謠(chant),並加以動作表演。如在學習表示小動物的單詞時,我採用了這樣的歌謠:

A dog says “Woof, Woof”,

A cat says “Meow, Meow”,

A crocodile sings,

But I don’t know how,

A duck says “Quack, Quack”,

And yes! I know how.

Quack! Quack! Quack!

每一種動物配上其叫聲,和着錄音節拍,再加上學生們繪聲繪色的表演、誇張的語氣,使學生在活潑歡快的氣氛中自然地獲得了英語知識與技能,開闊了視野,發展了智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3. 畫中樂,在塗﹑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低年級學生情緒活躍、開朗,具有穩定性、專一性差的年齡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僅僅鍛鍊學生的“動嘴說”,還讓學生“動手畫”,如用水筆塗風景,用簡筆畫小夥伴,用線條連單詞,用毛線裝飾小動物卡片等等。學生們在塗、畫中,與同伴團結合作,相互交流,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4. 情景體驗,在交流中創造性運用知識。低年級英語的教學內容多是兒童喜聞樂見的英語單詞或簡短的小對話,這些單詞和對話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習慣性語言,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在教學中,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這樣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單詞和對話的內容。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學生興趣很濃,表演時全身心投入,神態惟妙惟肖,對內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難。如在學習顏色的單詞時,我讓學生走出座位,尋找教室內多彩的事物,學生在尋找中得到體驗,並急於表達學會的單詞,遇到不會的顏色單詞渴望我的幫助,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再如學習做自我介紹時,學生有可能將新舊知識結合,做出新的句子。這時即使學生出現了不可避免的語法錯誤,我也不急於糾正,而是鼓勵其大膽地、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這樣就大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表達慾望,從而積極地參與對話活動,加深對對話內容的理解。

以上這些教學方法都是採用任務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運用語言發展思維,發揮想象,動手動口,合作參與,在實際交流中發展交流的能力。同時也體現出學科間的融合及文化滲透,強調靈活開放,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巧用現代教育媒體

在教學中,應該利用VCD、電腦等現代教育媒體讓教科書動起來、發出聲來,使“活”的教科書震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學習“What’s this?”、“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句型時,我運用了“望子成龍”系列教學軟件中的“英語樂園”。這套軟件創設了“在森林中”、“在動物園”、“在學校裏”、“在家中”等十大場景,在每一場景中,多媒體技術顯示出其巨大的優越性,使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四、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學習最大的快樂在於經過艱苦努力而獲得成功。成功的學習再受到教師的表揚,能推動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因此,在對任何一個學生進行評價時,切不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在評價中我經常用深情的讚許或熱情的鼓勵,以鞏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也會準備一些小禮物獎勵他們。與此同時,我還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指出存在的不足與優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保持他們學習的興趣。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這些嘗試,我的英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作爲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悅。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